追觅要造车了,我第一反应是,这事儿有点悬。
一个做扫地机器人的公司,突然说要搞超豪华车,还是布加迪、劳斯莱斯那种级别的,听着像做梦。
你扫地机掉根头发都能卡住,现在说要上路跑三百码,谁信?
何小鹏以前在罗永浩节目里说过,想害谁就劝他去造车。
这话不是开玩笑。
看看威马,高合,前两年还热闹,现在呢?连声儿都没了。
理想蔚来都快拼出人命了,追觅这时候跳进来,还是直接冲顶奢市场,胆子太大了,大得有点发飘。
更吓人的是节奏。
2025年8月28日刚宣布要造车,9月17日就甩出一辆对标布加迪的概念车。
9月24日又放风说要做劳斯莱斯库里南的对手。
9月25日,首款SUV直接在合作会上亮相了。
不到一个月,全齐了。
别的车企磨个概念要半年起步,它倒好,跟赶集似的,三下五除二全端出来。
这速度不正常。
太急了。
像是怕错过末班车,闭眼往里冲。
可造车不是发微博,不是你说有就有的事。
从图纸到量产,中间多少坑?技术要一遍遍试,零件要一处处磨,冬天冻着测,夏天晒着跑,哪样省得了时间?
还有个事儿让我看不懂。
追觅嘴上说着靠中国供应链,背地里却把第一个厂建在德国柏林。
就在特斯拉旁边,面积比特斯拉还大1.2倍。
你说你要扎根国内,怎么第一步就跨到欧洲去了?
欧洲市场确实认豪华车,地头熟,配套也全,省点成本。
可问题是,你从来没做过车啊。
现在直接空降国外建大厂,管理跟不跟得上?钱烧不烧得住?螺丝拧歪一个,都是几百万的损失。
这不是布局,这是赌。
他们老板俞浩说,AI时代扫地机和汽车是一回事。
高速马达,智能算法,都能搬过去用。
话听着顺,实际差得远。
扫地机在家里转悠,地板平的,墙角清清楚楚,脏了顶多再拖一遍。
汽车呢?零下三十度能启动吗?暴雨天自动驾驶敢踩油门吗?颠簸山路跑三天,零件会不会散架?
车规级的要求,是拿命换的。
错一次,就是事故。
可你看现在的扫地机,时不时把自己卡住,或者把猫砂推得到处都是。
这种水平,怎么让人相信它能搞定L3以上的自动驾驶?
戴森当年也这么想。
马达牛,电池强,结果造出来的车预估卖129万,成本压不下来,2019年直接砍项目。
追觅现在走的路,跟戴森一模一样。
技术迁移没突破,光靠家电那点经验往上套,迟早撞墙。
最麻烦的还不是技术。
是品牌。
超豪华车卖的不是车,是身份。
你买劳斯莱斯,不是因为它加速快,是因为别人看见你知道你是谁。
布加迪为什么值几千万?因为它几十年都在干一件疯狂的事——打破极限。
这些故事,是钱堆不出来的东西。
追觅呢?成立才几年,大家知道它是做吸尘器的,做空气净化器的。
没人把它跟“奢华”两个字连一块儿。
你现在突然说要做百万级SUV,谁买?
就像街边新开的小店,说自己要抢爱马仕生意,你说有人信吗?
有钱人不傻。
他们愿意为历史买单,为稀缺买单,但不会为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名字买单。
没有故事,没有沉淀,参数再漂亮也没用。
所以我说,追觅这步棋,勇气有余,踏实不足。
你想进汽车行业,可以。
但别一上来就奔着山顶爬。
先把底盘做稳,把品控做实,找个小切口站住脚再说。
现在又是德国建厂,又是对标顶级品牌,又是AI又是电驱,摊子铺太大,容易扯着。
新能源车需要创新,但也最怕浮躁。
真想做成,不如收收心,少发点概念图,多蹲几天生产线。
否则到热闹一阵,又是个退场的。
像戴森那样,留下一句“其实我们认真做过”,然后消失。
那就不只是可惜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