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发生了一件很魔幻的事,就是马自达,那个一直端着架子、满嘴“人马一体”玄学的理工男,突然不装了,摊牌了。他甩出来一台叫EZ-60的中型SUV,增程版起步价直接干到了11.99万。
我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反应不是震惊,而是觉得好笑。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的煤气罐给点着了,高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一堆新势力是把蛋糕上的奶油刮走了,那长安马自达这次就是连盘子带桌布,甚至连隔壁桌老大爷的金牙都想顺走。
讲真,现在的汽车市场就是个大型精神病院,每个车企都觉得自己是掌握了宇宙真理的雷电法王。一会儿发布个半固态电池,一会儿搞个能养鱼的智能座舱,各种名词堆得比我脸上的褶子都多,主打一个“虽然我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啥用,但听起来就很666”。尤其是在15万这个价位段,那更是重量级病友交流区,参数表一个个拉得比裹脚布还长,但你真开起来,就发现全是“薛定谔的好用”——配置表上啥都有,实际用起来啥都闹心。
就在这么个群魔乱舞的背景下,马自达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突然掏出了一把西瓜刀,对着自己的大腿就是一刀,然后把血淋淋的价格签拍在桌上,对着所有人说:就问你怕不怕?11.99万起,中型SUV。这操作,三体人看了都得从飞船上掉下来,太阳都得打一个趔趄。
关键是,他不是单纯的降价减配,那叫耍流氓。他是“加量还降价”,属于流氓中的战斗机。什么价值5000块的高阶配置权益免费送,什么Max版直接给你21英寸的大脚,还是米其林竞驰4的胎,要么就换一套赛博朋克风的电子后视镜。Pro版还升级23个喇叭的豪华音响。最离谱的是那个终身零燃权益,7999块,不限车主不限里程,这不就是卖车送了个无限续杯的加油卡吗?同行看了都得哭晕在厕所。
我专门去店里把这台“小紫电”开了一圈,高速山路市区全溜达了一遍,就想看看马自达这次到底是开窍了,还是彻底颠了。
先说外观。这车的外观设计,就是马自达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什么叫“理工男的闷骚”。前脸那个发光的“标识之翼”贯穿灯,做得特别深,足足60mm,不像别家就是一条光带,它那个感觉像是在一块水晶里雕了条龙,晚上点亮之后,立体感直接拉满,典中典。引擎盖上那两条线,你以为是设计师随便画的?那是正儿八经的风道,据说油泥模型师为了这个曲面,雕了700多个小时,改了三百多稿。写到这里我得承认,这个故事多少有点玄幻,但你用手摸上去,确实能感觉到那种力量感,像压缩到极致的弹簧。
侧面那个21英寸的深凹花瓣轮毂,简直就是这车的灵魂。48.5mm的凹陷深度,直接对标保时捷GT3,让整个车轮显得特别有劲,有种趴在地上准备随时弹射出去的姿态。配上电子外后视镜,整个侧面光溜得像一块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鹅卵石。马自达还在车身上丧心病狂地搞了9个风道、19个真风口,说是能降风阻、减风噪,高速上语音清晰度能提升8%。就这股子抠细节的劲儿,你说他不是处女座我都不信。
还有那个星云紫的车漆,这玩意儿已经不是工业产品了,这是艺术品。珠光粉粒径控制在2-12微米,阳光下能从紫色里泛出蓝色,跟道诡异仙里的法术似的。据说这漆面工艺的误差比一根头发丝的1/14还小。疯了,真的是疯了。
拉开车门坐进去,内饰给我的感觉是,马自达好像悟了,又好像没完全悟。他终于知道搞大屏了,一块26.45英寸的5K一体屏,没有拼接缝,显示效果细腻得像我大学时偷偷看的苹果发布会。尺寸也刚刚好,再大一寸就挡视野,再小一寸就没气势。讲真,我一直觉得大部分车的内饰设计师,上辈子都是装修包工头,审美堪忧。但EZ-60这个“飞翼环抱”设计,把仪表台和门板连成一片,没有多余的线条和装饰,坐进去感觉很开阔,不压抑。
车机用的是4nm车规级芯片,比现在主流的8155快了1.6倍。注意,是“车规级”,这三个字很重要。意思就是它能在零下40度到125度的环境里稳定工作,抗震耐造,不像某些用手机芯片的车,夏天晒一会就烫得能煎鸡蛋,用两年就卡得像PPT。它的系统UI也挺有意思,叫“东方极简风”,卡片式布局,背景还有水墨特效,操作起来非常丝滑。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作为一个开过不少电车的中年人,最烦的就是那种“一脚电门人起飞,一松电门头点地”的傻瓜式调校。开那种车在市区里,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是在玩节奏大师,乘客不吐就算成功。但EZ-60这台车,不管是纯电还是增程版,动力输出都调得极其线性、顺滑,有传统2.0T燃油车那种从容不迫的劲儿,但又比油车安静平顺。踩多少有多少,新手也能开得很稳,不会让你感觉车比人凶。这才是人开车,而不是车开人。
底盘和操控,这块是马自达的祖传手艺,也是他们的“品牌玄学”所在。麦弗逊加H臂多连杆,听起来平平无奇,但配上那个能毫秒级响应路况的连续可变阻尼悬架,味道一下就对了。标准模式下过减速带,车身“Duang Duang”两下就过去了,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晃动。切到运动模式,悬架立马变硬,在山路上劈弯,侧倾抑制得非常好,车身姿态稳得像焊在地上一样。
这就是马自达最拧巴也最可爱的地方。当所有人都告诉你,未来的车就是装了四个轮子的手机时,他还在跟你叨叨“人马一体”,还在跟你抠悬架侧倾刚度提升了20%这种细节。他就像一个痴迷于铸剑的老师傅,别人都在玩激光枪了,他还在坚持手工打磨一把宝剑的重心和手感。
这种坚持有意义吗?在过去,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市场不认。但现在,当大家都开始用同样的电池、同样的电机、同样的芯片,当所有车开起来都越来越像的时候,马自达这种对“驾驶感”的偏执,反而成了一种稀缺品。
当然,光有驾驶感是不够的,你还得面对现实。现实是什么?是自动驾驶。关于自动驾驶,我一直有个暴论:决定这玩意儿成败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而在中国街头那些骑着“老头乐”横冲直撞的大爷们。那些大爷们就是自动驾驶算法的终极考官,是行走的天灾级Bug。他们的走位比脚本还随机,他们的逻辑比混沌理论还复杂,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所以EZ-60这套L2级辅助驾驶系统,我没敢全信,但它的逻辑是“温和派”,主打一个安全第一。不会突然给你来个急刹或者猛打方向,更像一个经验丰富但有点胆小的老司机在旁边帮你看着。对于新手和家庭用户来说,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设定,反而最让人安心。
所以,这台车到底怎么样?它就像一个原本孤傲的武林高手,被人打断了腿之后,突然想明白了,开始修炼“吸星大法”,把别人的内力(性价比、大屏、智能化)全吸了过来,但自己的独门心法(人马一体的驾驶乐趣)还没丢。
它浑身充满了矛盾。它用一个掀桌子的价格,去卖一台在细节上无比“较真儿”的车。它用上了最时髦的一体式大屏,但开起来的感觉却无比“古典”。它向市场妥协了,但又没完全妥协。
最后,你会发现,买这台车的人,可能根本不在乎它是不是比对手快了0.1秒,也不在乎它的屏幕是不是比别人大了两英寸。他们买的,可能就是马自达身上那股子“我知道你们都在发疯,但我选择一种更体面的疯法”的劲儿。毕竟,在一个所有人都在裸奔的广场上,那个还坚持穿条裤衩的,反而成了最特别的那个。这本身,就是一种性价比。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