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现在买个15万上下的家用SUV,大家的眼睛都盯着“聪明”这回事儿了。以前光看空间、看省油,现在智驾好不好用,感觉重要性噌噌往上涨。这不,深蓝S07就带着它跟华为一块儿捣鼓的乾崑智驾,硬是想在这个被宋PLUS DM-i霸占已久的场子里搅点浑水。
我这人对开车体验比较敏感。深蓝S07那套东西,光看名头就挺唬人。实际拉到高速上遛了一圈,说实话,真有点出乎意料。
开启智驾模式后,它自己就跟个老练的司机一样,稳稳当当跑,不需要我手脚去干预。遇到该限速的地方,速度自己就下来了。
最让我省心的是,上下高速匝道这种有点小复杂的操作,它也能自己处理得妥妥帖帖,高速上的领航能力,确实是拿得出手的水平。
再到市区里溜达,这车的全向防碰撞系统就像多长了几双眼睛,前后左右都盯着。真碰上点紧急情况,它能主动介入,帮你一把,感觉挺踏实。
尤其是拥堵路段,需要变道超车的时候,深蓝S07的表现就像个在城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反应挺快,也灵活。
对比之下,宋PLUS DM-i的智驾,虽然功能清单上该有的L2、高速领航、自动泊车啥的也都有,日常用问题不大。
但在城里开起来,同样是打开智驾,我个人觉得宋PLUS DM-i在应对复杂城市路况时的表现就显得比较“中规中矩”了,只能说合格吧。
不过,宋PLUS DM-i有个记忆泊车,对于那些停车位难找的地方,确实能提供不少方便,算是它在特定场景下的一个亮点。
再聊聊开起来的感觉。深蓝S07用了后驱单电机,而且是基于全电数字平台打造的。这个基因跟宋PLUS DM-i那套油改电、前置电机的插混系统就不一样。
纯电起步的时候,深蓝S07那种电机直接响应的迅捷感特别明显,动力随踩随有,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特别是在城市里钻小路或者掉头,后驱的特性让车尾随动性更好,一把就能过,操控起来感觉轻巧又丝滑,在拥堵的城市里开着并不觉得笨重。
宋PLUS DM-i开起来舒适度也不错,但要说纯电起步那一下的爆发力,或者转向时的那种灵活度和手感,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深蓝S07的表现。
车里头的科技感也是影响体验的一部分。深蓝S07的内饰设计挺有想法的,取消了好多实体按键,主驾前面直接用一个55英寸的HUD抬头显示代替了仪表盘。
导航信息直接投射在前方,开车时不用低头看仪表或者中控,这个设计对驾驶者来说非常友好,找路方便多了。
中控那个15.6英寸的屏幕里塞了高通8155芯片,配合Deepal OS系统,语音交互挺智能的,能听声辩位,还能像聊天一样对话。
人脸识别、疲劳监测这些也都有,方向盘上的按键还能自定义功能,平时用起来,不管是听歌导航还是其他操作,都挺顺手的,智能化程度确实高。
动力系统方面,深蓝S07的1.5L增程加后驱单电机,纯电续航CLTC有215km。一周上下班通勤,可能充一次电就够了,电费比油费省不少。
它的电池还支持3C快充,30%到80%电量只要不到15分钟,这个速度在外面临时补电非常给力,减少了纯电续航的焦虑。
综合续航能跑到1210km,NEDC亏电油耗才4.1L/100km,经济性确实没话说。宋PLUS DM-i纯电续航是160km,相对来说,深蓝S07的纯电使用效率更高一些。
当然,车子不光是开,还得坐。深蓝S07毕竟定位是中型SUV,轴距2900mm,比宋PLUS DM-i的2765mm要长一截,体现在内部空间上确实有优势。
我身高178cm的朋友坐后排,腿部空间能有两拳多富余,感觉很宽敞。前排副驾还有零重力座椅,带腿托,坐起来特别舒服。
宋PLUS DM-i的空间也不小,坐进去同样不觉得挤,但同样是那位178cm的朋友,坐后排腿部距离大概一拳多,跟深蓝S07比,确实能感受到一点差距。
最后说到价格,深蓝S07在成都这边终端有优惠后,入手价大概在16.49万。而宋PLUS DM-i目前没什么优惠,售价是16.58万。
这么一对比,深蓝S07在提供了更好的智驾体验、更舒服的乘坐空间和更强的操控感之后,价格反而还低一点。
尤其在今年大家越来越看重智能驾驶的趋势下,深蓝S07带着华为这套“乾崑”系统,加上它自身的增程技术和平台优势,感觉确实给长期霸榜的宋PLUS DM-i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