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睡醒一觉了,还没轮到我呢!”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辰女士在湖南官庄服务区充电排队四小时的痛苦,可能真的很难说服人去理解国庆假期新能源车主的心酸。这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抢电大战”,就像是为新能源车挂了颗醒目的问号:城市代步的轻松便利,到了长途出行就变成了眼睁睁看时间流走的折磨。
从市区开新能源车,确实很香。每天通勤几十公里,充电成本比加油便宜得多,晚上回家插上充电桩,第二天又是满电出发,谁不说一句“钱省了,心也舒坦”。充电桩日益增加,让不少车主觉得,油车?落伍了,那是上一代人的玩意!于是大批破天荒新能源车主在充满信心中冲向国庆高速——然后,“时间就是金钱”的名句,在服务区的充电长队里成了响亮的嘲讽。
服务区的现状可以说是两秒戳破了新能源车的“黄金滤镜”。拿个49号牌,前面几十辆新能源车,平均每车用40分钟充电,自己算算要等到什么时候?第二天睡醒都未必轮得上。和燃油车一对比,这差距立刻就像是城里和村里的网络速度之别:油车2分钟加满油扬长而去,新能源车则苦等到“疑人疑鬼”,还得边等边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车电池也会来个“燃情岁月”。高频的着火事件,俨然像是给长途出行阻击战加上一个定时心跳炸弹。
要说新能源车不是没有优点。毕竟别说省钱了,现在连环保标签也贴得挺足。城市里开着它,不光别人投来羡慕的眼神,自身感受到的科技感也是满满的。但一到了高速,个中滋味立刻从“觉着挺香”变成了“时不我待”。问问你旁边这个在车里裹着毯子睡到眼肿的人,你愿意换位吗?大家要面对一台服务区的充电桩仿佛变身防爆存钱罐,能不能轮到自己都是疑问,看着别的新能源车充完电就走,还得忍受车里油腻的零食包装袋和不断减少的手机电量,这酸爽你体验过吗?
所以话说回来,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到底哪家强?其实也不用非黑即白,因为归根结底,问题不在于车,而在于配套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速度能否跟得上新能源车的扩张步伐。城市里面“插一下,爽一天”的自得,到了高速服务区就变成了“等一下,堵一天”的无奈。
也就是说,市场倒逼技术这事儿可迫在眉睫了。更多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更快的充电技术、更靠谱的电池安全性,这些早晚都得提上日程,别让新能源车主一次假期回来就表情从“真香”骤降到“真怕”。消费者选择燃油备胎还是电池先锋,其实每个人心里的权衡公式也很清楚:方便+安全>花哨+麻烦。
那么,你选择燃油车是图一劳永逸,还是努力充电却一肚子的“夜班服务区无奈”?你打算为环保妥协,还是继续享受燃油车两分钟加满油的潇洒?新能源车,好是好,问题是,咱到底啥时候能真开出“全程标配”的感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