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日韩车占优,中国车出海路长

曼谷的街头热得像个蒸笼,老王站在天桥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这位干了三十年汽车销售的老江湖,眼睛死死盯着下面川流不息的车龙。

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日韩车占优,中国车出海路长-有驾

整整四十五分钟过去了,他愣是没找到一辆中国车。

"邪了门了,"老王把烟头狠狠摁灭,"咱中国车在国内卖得风生水起,怎么到了东南亚就跟人间蒸发似的?"

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日韩车占优,中国车出海路长-有驾

在越南河内的一家咖啡馆里,当地汽车经销商阿勇正跟中国来的客户侃大山。"不是我不愿意卖中国车,"阿勇嘬着冰咖啡,"去年进了十台某国产品牌,结果三个月才卖出去两辆。现在仓库里那八台,天天吃灰呢。"他指着窗外呼啸而过的现代汽车,"人家韩国车在这儿扎根二十年,连修自行车的老头都能说出起亚的发动机型号。"

泰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系车在当地市场份额高达78.5%,而中国品牌加起来还不到3%。这个数字让老王这样的老汽车人直挠头。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曼谷最繁华的暹罗广场,中国手机广告铺天盖地,可停车场里清一色停着丰田和本田。

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日韩车占优,中国车出海路长-有驾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陈教授研究东南亚汽车市场多年,他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日系车在东南亚就像老字号的肉骨茶,味道未必最好,但当地人就是认这个味儿。中国车要想打开市场,光有好食材不够,还得学会熬制老汤。"

不过转机正在悄然出现。雅加达郊外的一个工业园区里,上百台中国产的电动大巴正在试运行。司机巴尤开了半个月后跟同事感慨:"这车空调够劲,电池也耐用,就是充电桩太少了。"这话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再好的电动车也跑不起来。

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日韩车占优,中国车出海路长-有驾

马来西亚的二手车商阿明发现个有趣现象:最近来问中国车的年轻人明显多了。"他们在中国短视频上看到那些智能汽车,觉得比日本车酷多了。"阿明翻着手机上的询价记录,"可惜现车太少,很多人等不及就转头去买丰田了。"

在泰国清迈,一家中资企业给员工配了二十台国产电动车作为公务车。半年后,当地竟然陆续出现了同款私家车。公司后勤主管笑着说:"现在我们去修车,师傅都要专门打电话问怎么拆电池。"这种口口相传的效应,比砸钱打广告实在多了。

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日韩车占优,中国车出海路长-有驾

老王后来在菲律宾马尼拉遇到件趣事。他坐网约车时,司机骄傲地介绍这是中国某品牌的新能源车。"比日本车省油多了,"司机掰着手指算账,"一个月能省出两顿全家聚餐的钱。"下车时老王特意看了眼里程表——已经跑了八万多公里,车况依然良好。

曼谷出租车司机协会的负责人透露,他们正在考虑采购一批中国电动车试运营。"中国产的电动大巴在曼谷跑了一年多,故障率比预想的低。"他说,"就是维修点太少,换个零件要等好几天。"

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日韩车占优,中国车出海路长-有驾

回国的飞机上,老王翻着这趟东南亚之行拍的照片。清一色的日韩车流中,偶尔出现的中国车显得格外醒目。他突然想起三十年前,日本车刚进入中国时的情景。那时候满大街跑的还是桑塔纳和捷达,谁要是开辆丰田,那可是了不得的稀罕物。

"得给年轻人一点时间,"老王合上相册,望着舷窗外的云海,"就像我们当年慢慢接受日本车一样,东南亚的消费者也需要时间认识中国车。"空姐推着餐车经过时,他注意到餐车上印着的正是某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广告。这个细节让他会心一笑——改变,往往就是从这些不经意的地方开始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