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900搭载EM-P智能电混,实现动力与续航平衡

面对当下新能源市场对综合能力的更高要求,单一动力或过度强调某一性能维度的产品,已难以满足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多重诉求。为此,领克打造的EM-P智能电混系统,试图以更强适应性和协同效率,构建一个涵盖城市通勤、长途行驶、极端天气以及性能驾驶等场景的混动解决方案。在领克900这款旗舰车型上,EM-P智能电混技术被完整呈现,形成高度集成的全场景出行方案。

领克900搭载EM-P智能电混,实现动力与续航平衡-有驾

动力形式多样化,性能释放高效率

领克900基于EM-P智能电混平台构建的动力系统,以前置主电机为中心,提供160kW功率输出,在电驱动工况下即可实现迅捷响应。在2.0T探索版中,系统进一步集成高效燃油机与后电机双电驱架构,整车综合功率可达650kW。其0–100km/h加速成绩达到4.3秒,足以媲美高性能车型。

EM-P智能电混系统支持串联、并联、发动机直驱以及纯电模式切换,由混动三挡变速进行扭矩分配和输出优化。该结构让车辆在电量充足或电量不足的状态下都能保持稳定、高效的动力响应,真正实现全功率段动力覆盖,有效避免传统混动车型在中高速加速阶段的“动力真空”。

领克900搭载EM-P智能电混,实现动力与续航平衡-有驾

智能模式识别,适应多元驾驶环境

领克EM-P智能电混系统并不依赖驾驶者频繁手动干预,而是通过传感器与控制策略自动匹配行驶需求。例如在城市通行阶段,车辆在88km/h以内优先以电驱方式工作,减小振动与噪音,提升乘坐舒适度;而当高速行驶或需要持续动力输出时,系统会根据负载变化主动切换至并联或发动机直驱模式,实现能耗与动力的平衡。

系统还融合路况识别能力。车辆通过摄像头、轮速传感器等感知装置判断地面状况,并在必要时自动激活雪地、泥泞、越野等驾驶模式,提升在低附着路面下的操控稳定性。此外,用户还可自主切换至纯电优先或性能优先模式,在城市与非铺装道路间灵活过渡。

领克900搭载EM-P智能电混,实现动力与续航平衡-有驾

双能驱动下的长续航与高效率

续航能力方面,领克900配备的EM-P智能电混系统可实现280km的纯电续航里程(CLTC工况),覆盖了大多数用户日常往返工作的需求。而当车辆进入混动模式时,其综合续航能力超过1400km,真正做到远距离出行不受限,有效缓解纯电车型的补能焦虑。

系统对能源使用的管理策略也体现出高智能性。它会根据实时路况、导航路线、驾驶习惯等因素进行能量分配调整,比如在长途过程中优先耗油、保电,在预计即将拥堵路段自动保留电量使用电驱等,显著提升整体续航表现与效率。

多重机制构建电池安全边界

电池安全性是混动系统落地的核心考量之一。领克900配备的CTP平板电池结构在碰撞吸能能力、热稳定性等方面均具备较高水准。结合EM-P智能电混系统内嵌的热扩散阻断技术,有效降低热失控传播风险,从结构层面保障高压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车辆还搭载云端BMS系统,对电池单体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其可对温度、电压、充放电状态等关键数据持续采样分析,并在出现异常前发出提醒,形成事前预警、过程管理、故障容错的多层级安全控制链路。

领克900搭载EM-P智能电混,实现动力与续航平衡-有驾

电驱系统协同底盘调校,实现精准驾控

为了确保大尺寸旗舰车在多场景下依旧具备出色的操控表现,领克900在电驱结构之上搭载了后轮转向与P4后驱电机配置。尤其在2.0T探索版车型中,该组合带来“华尔兹掉头”“蟹行模式”等机动能力,显著提升狭窄道路或限位泊车时的转向效率与精度。

车辆同时引入底盘域控制器,通过统一协调驱动系统、制动系统与转向系统,实现动态响应最优化。这不仅提升了高速稳定性,也在山路弯道等复杂路况下增强了车辆跟随性,使驾驶者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获得高度信赖的反馈。

与许多偏重某一维度的混动车型不同,领克EM-P智能电混系统强调的并非极限数值,而是“实用场景”的覆盖广度。从起步响应到持续输出,从城市节能到高速畅行,再到越野控制与极端天气下的应变能力,这一系统展现出强协同性与高适配性。

领克900搭载EM-P智能电混,实现动力与续航平衡-有驾

领克900通过完整部署EM-P智能电混技术,完成了一种技术平台落地为成熟商品的路径。它以面向实际使用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同时解决性能、效率、安全、操控与舒适的答案。不是简单的电与油组合,而是一个具有全工况智能调度能力的系统性动力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的过渡阶段,如何平衡续航、动力与能耗的矛盾,始终是主机厂面临的技术挑战。EM-P智能电混系统通过模块协同与策略演进,为这一命题提供了新的解法。而领克900,正凭借这一核心能力,打造出一款兼顾各类核心指标的全场景电混旗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