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价格大战,极狐大跳水,名爵零跑卷到底

都说今年的新能源市场是《武林外传终极篇》,你还真别不信,在过去那几年里,十万块买车还只敢琢磨琢磨“代步工具”那点事儿,哪想到如今十万以内,一水儿的B级新能车,都跟菜市场大葱似的,随便挑,随便选,真有种让人“昨天还在天边,今天就在眼前”的错乱感。

话说回来,这一轮新风暴到底咋刮起来的?怎么着,市场就突然秀起了“我不玩高端了,咱卷价格”的把戏?你去车展,随手抓几个亮点,极狐T1售价直掏6万多,名爵4也是6万出头,零跑lafa5还没喊价呢,小道消息说也是奔着十万底线去的,还有深蓝L06,明明产品定位都够大,但价格硬生生地往下“按”,不得不怀疑这些车企是不是组了个“价格削减互助会”,就差发个群公告了:“兄弟们,今年见底见天花板,谁还敢涨啊?”

新能源车价格大战,极狐大跳水,名爵零跑卷到底-有驾

先说极狐,怎么讲呢,这牌子也是有自己的故事,头两年刚亮相时,贵得你都不敢问价,榜单来看当时定价直接冲到三十万上下,怎么看都有点冲击力,但这回价格跳水,打到6万不到,从品牌光环直接转型成了“白菜价”暴走族。你说是自降身段也好,是形势所逼也罢,一言蔽之,这背后有种“非我不行,非我不降”的无奈感。看看北汽的现状,一条新能源产线还只剩极狐和享界两根救命稻草,享界还在试水,盈利啥的,暂且不表,股价却是一路“溜滑梯”,怎么看都有点慌。再看极狐T1,现在真不是卖车赚钱,是做群演跑量刷数据给资本市场看:兄弟们,虽然我今年还没躺赚,但有能力拉起一批用户,有戏有流量,说不定能给享界那边争点时间,缓缓呼吸。

说到名爵,那也是个老江湖,背后老板上汽,与北汽一样,按说也是“真打英雄联盟”,结果高端的智己勉强还在线,名爵可是彻底打开了平价市场的大门,咬着牙朝市场下沉。这边为了守住国内市场,不得不把名爵的牌子挂在性价比“盾牌”上,砍啊降啊都不手软。但反转来了,海外战场名爵又是上汽的“先锋部队”,连本来挺高端的智己海外版都得披着MG外衣出征,怎么说呢,这品牌和产品布局过于“左右摇摆”——不是我说,真有点像你在家里穿睡衣出门,在公司西装革履,谁都看不明白你的“角色定位”。反过头来,名爵4那6.5万的定价,看似无奈,其实也是在竭力捍卫国内的一席之地,毕竟,老品牌要是不做点动作,还真怕被人遗忘在风口浪尖了。

再把镜头转到零跑,这哥们也是近几年新能源赛道上的“网红选手”,之前跟哪吒有不少交集,两家你方唱罢我登场,销量榜上都亮过相。可这些性价比王者往往“流量有,利润没”,资本市场算盘精,没钱埋进去你再火也没啥用。这就是为啥你会发现蔚来砸巨资亏钱都不断融资,零跑、哪吒反倒投资很谨慎,说到底,就是品牌形象决定你能不能圈到更多未来用户。现在,零跑务必要赶在增程淘汰的关口转型,市场上家庭用户逐渐减少,不变就等死,抓紧换风格走运动年轻化,lafa5正是其“划时代之作”,这招能不能激活新一波用户,还真得看后续效果,但确实属于关乎生死的转型之选。

新能源车价格大战,极狐大跳水,名爵零跑卷到底-有驾
新能源车价格大战,极狐大跳水,名爵零跑卷到底-有驾
新能源车价格大战,极狐大跳水,名爵零跑卷到底-有驾

深蓝L06这款,其实情况更微妙些,你要说压力大,它的压力没上述几位那么吓人,因为目标直接对准小鹏M03和日产N7这类细分市场,定价策略也有一点空间,只不过这两年深蓝没啥爆款,也急需一场火爆来回血。说白了,价换量已成主流玩法,销量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有利润固然好,没利润也不能“完全认输”,只求亏得慢点,能耗得住这波乱战。

不得不说,这一切的背后,是整个汽车圈被时代推着跑。造车这事,不是你说想高端就能高端,想降价就能全员卷,真到了拼杀时,谁都怕掉队,大家打的都是“不求赢,只求不死”,你卷我卷大家卷,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为赚钱而战了,纯粹是一个“谁先掉队谁尴尬”的生存游戏。

其实,回头梳理下,新能源这一波价格大战,早就有预兆。毕竟补贴退场、技术迭代,再加上消费降级的宏观背景,原本大家拼设计、拼功能、拼续航,现在一切都浓缩成“你价格低,我就更低;你卷配置,我也得加码”。想想六万块拿下B级车,这在2020年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如今你只要肯花时间逛逛论坛、看看直播,好车便价随处可见,甚至有人戏称“家里车还没开坏,市场新车已经大甩卖”,真有点让人措手不及。

说到极狐火线降价,表面上是应对市场,但实际上,更像是跟同行赛跑。你如果等名爵4开了价再定T1,明显就是战术性“压哨”,说明对自己定价还不够自信,但也说明他们现在把每一分钱都掰着过,每一步都很谨慎。这种试探式操作,其实反映了整个资本市场的焦虑——产线只剩两家,股价掉不停,盈利赤字还在扩大,怎么稳住阵脚、撑住续航,就看T1能不能把数据拉到资本方满意的地步。说到底,造车这事不仅是拼技术,更是拼谁能撑得住场面,谁能用用户数量稳住活跃度。

再掉头看名爵,双线作战已属常态。国内那边死守下沉市场,海外却用名爵开路,甚至连智己都要“兼容”MG标签,颇有种“魂不守舍”的割裂感。有网友评价,这就像“两个兄弟,一人守家一人闯江湖”,但无论倒腾啥花样,核心目的就一个,活下去,别被市场淘汰。所以名爵拼命压价,倒也不是完全失去了高端梦想,而是用最务实的姿态守住老用户,用低价养品牌“余晖”。

零跑这边的压力看得更清楚,之前靠家庭用户和增程技术起家,现在家庭消费同比下滑,用户口味逐渐转向运动、智能化,增程车型逐步淘汰,品牌再不变,资本就会转头去找下一个“流行”。所以零跑lafa5就是破局之作,从前销量王现在做青春风暴,这转型动作,既是主动出击,也是被市场逼到墙角。其实,资本和消费者双重压力下,真正能坚持下来的车企,不是技术最强的,也不是销量最高的,而是那些能最及时“自我否定、卷土重来”的。零跑这招或许能拉来一波新用户,但资金量跟不上,能不能把潜力变成护城河,还要时间检验。

新能源车价格大战,极狐大跳水,名爵零跑卷到底-有驾

深蓝的处境多少有点不同,虽然没什么爆款,但定价区间还剩点利润空间,毕竟瞄着的是小鹏M03和日产N7这样的对手,在玩法上还能用“以价换市”策略做场试验。只不过,新品一发,竞争激烈,最后到底能不能落地生花?还是殊途同归,市场铁律就是你得先靠低价突破圈层,再慢慢凭产品力、服务做加法。深蓝没办法坐等奇迹,要动手要尝试,别的车企卷它也得卷,市场规律此刻真是一点情面不给。

其实大家盘盘账就明白,如今的新能源圈,“盈亏已是过去式,下场才是硬道理”。你可能觉得产品力、技术、服务都重要,但在真金白银面前,只有谁敢降价谁先出牌,才有机会留下。短期来看,这群车企谁都别想太乐观——就是比谁亏得少,比谁能熬得久。车市卷到这个份上,不是正向利润的比拼,而是存量博弈、速度消耗战。后面谁撑得住资金链,谁才能翻盘。至于现在,你别问什么品牌高端不高端,谁都在下沉,“车企卷到白菜价,消费者乐见其成”,只不过,谁也无法料到下个季度又会翻出什么新花样。

听起来有点魔幻吧?但正正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真实写照。一句网络流行语送给你:卷不动啊,兄弟们。可车企们一咬牙,还是得拼,还是得冲。谁让这年头,活下来就是第一目标?后面的事,等活着再说。

说句心里话,这一场价格混战,赚不赚钱已成浮云,车企想赢就得卷到底。你怎么看这样的“价格大战”?你觉得还会持续多久,还有新花样没?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