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的车圈,已经不是内卷了,是魔怔了。
前几天荣威M7那个8万5毛8的起售价一出来,我脑子里就一句话:不装了,摊牌了,大家一起死。
这个操作,已经脱离了商业竞争的范畴,属于一种行为艺术。一种“我不好过,你们谁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给端走了,顺便把盘子都舔干净了。那荣威M7这波操作,就是直接冲进厨房,把厨子绑了,煤气罐拧开,然后点上一根华子,笑看整个餐厅灰飞烟灭。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态?不存在的。
我们先看一个数字,2143公里。
这是荣威M7的实测综合续航。什么概念?就是你从哈尔滨出发,一脚油门踩下去,中途不带停的,可以直接杀到南京,甚至还能在市区里找个地方吃碗鸭血粉丝汤。这个续航,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三体人看了都得把手里的水滴紧急召回升级一下动力系统。
这种数字扔出来,就不是为了让你信的,而是为了让你懵的。它传递的核心信息非常简单粗暴:关于续航,我不想跟各位聊技术,我只想让各位集体焦虑。你搞纯电的,天天算计着充电桩,我不用。你搞普通混动的,天天算计着油耗,我这油耗低到你怀疑人生。
以前大家是在一个桌子上打牌,比谁的牌技好,谁的心理素质硬。现在荣威这种选手上场,直接把桌子掀了,掏出一把加特林对着天花板扫射,然后问大家,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它不解决问题,它直接让提出问题的人消失。
再来看空间和舒适性,这里就更魔幻了。
快5米的车长,2米8多的轴距,C级行政车的空间,卖8万多。这本身已经很离谱了。更离谱的是,它给你塞了一堆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如那个叫什么“慕斯舒压座椅”的玩意儿,听着就跟甜品似的,宣传说里面是反重力海绵。我作为一个坚定的反技术崇拜者,听到这种名词就头大。
什么反重力,你咋不说里面封印了一个道诡异仙呢?讲白了不就是个软点的海绵吗?非要整得跟修仙法宝一样。但我必须承认,这种命名方式很成功,因为它让你觉得,我花8万块,买到了一个听不懂但感觉很牛逼的东西。这就值了。
还有那个AI动态悬挂,每秒扫描路面500次。好家伙,这比驾校教练看你压线的频率还高。雷电法王杨永信看了都得直呼内行。理论上,这玩意儿能让车子过减速带如履平地,让你的屁股免受颠簸之苦。
但我们必须回到那个核心问题,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而在老头乐。同样的,悬挂好不好的关键,也不在实验室数据,而在于你家小区门口那个被压得稀巴凡烂、布满神秘坑洞的破路。只要路够烂,什么动态悬挂都得给你颠回现实。但能过,就是能过。有,就是比没有强。同行看了也得傻。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造车比喻成修仙,好像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特么贴切。
然后是最让我觉得荒诞的部分,那个“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
这玩意儿号称能理解复杂指令,比如你说“我冷了但别关窗”,它就能自动调高空调同时保持开窗。听起来是不是很666?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是“导航去最近的厕所,快,憋不住了!”或者“放一首凤凰传奇,越大声越好,干翻旁边那辆放网红口水歌的傻X!”
它还有一个场景联动,叫“帮我哄孩子睡觉”,然后自动关窗调暗灯光放故事。典中典,这是把车当成移动育儿嫂了。这个功能,让我瞬间脑补出一个极其荒诞的场景:
一个奶爸被娃折磨得心态爆了,在车里声嘶力竭地喊:“给老子哄他睡觉!”然后车里悠悠响起一个AI的声音:“收到,正在播放《金刚经》,并开启座椅按摩震动模式,模拟地狱难度摇篮。祝您的孩子早日顿悟,立地成佛。”
你看,技术本身不搞笑,是人对技术的想象力让它变得搞笑。这个豆包大模型,也许99%的时间都被用来“播放音乐”、“导航回家”,但它必须要有那个1%的“整活”能力。因为在这个时代,车最重要的功能,是让你发朋友圈的时候有东西可吹。
这简直不是车,这是个bug!
说到底,荣威M7这辆车,就是上汽被逼到墙角之后的一次彻底爆发。它把所有能在30万级别车上找到的配置,压缩,压缩,再压缩,像一块压缩毛巾一样,扔进一个8万块的壳子里,然后跟你说,兄弟,加热水就能用。
它身上充满了那种“豁出去了”的癫狂气质。它不在乎设计美学是不是真的“中正”,反正设计师是前劳斯莱斯的,说出去有面子就行。它不在乎那些智能配置用户用不用得上,反正我全都有,卷死你就行。它甚至不在乎自己能不能赚到钱,反正先把你们都逼疯就行。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当你被一个品牌的价格创死的时候,你就悟了。
所以,荣威M7会成功吗?
谁知道呢。因为我真的拥有过很多车,所以我明白,在这个魔幻的汽车市场,决定一辆车生死的,有时候根本不是产品力,而是品牌玄学,是用户信仰,是一些你完全无法理解的神秘力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荣威M7这颗深水炸弹扔下来,整个鱼塘的鱼,不管死的活的,都得被炸上天。
能把别人逼死,本身就是一种无上的功德。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