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交付小米汽车,用户关注体验,情绪价值能否续航

雷军最近因为小米汽车又火了一把,不过这次不只是技术配置或者售价,更多的是人们对小米汽车能否持续带来“情绪价值”的疑问。说白了,就是小米汽车到底还能把用户的心情撩多久,雷军能不能继续靠“氛围拉满”赢下用户的心。

想当年小米SU7刚一亮相,雷军亲自站在第一线,不光卖车还送花,给车主开门、握手,那架势比春晚上台还带劲。新车还没发动,舆论先热了起来。三分钟20万大定,线下交付现场粉丝云集,雷军每个动作都被拍进短视频,大家吃瓜都吃得津津有味。连很多没开车的网友都说,这车好像不买都亏了情绪一个“buff”。

雷军不仅仅是企业家,还是营销高手。他极擅长用自己的“温度”制造高光时刻。从定位特斯拉、定价贴着市面最低、到亲民的交付仪式,每一招都能扣住用户的心弦。媒体镜头下雷军的自信差点溢出屏幕,粉丝们围观他摆拍刹车、演示辅助驾驶,就像追星的最强现场。情绪红利,在开售的第一波被他榨得一干二净。

雷军交付小米汽车,用户关注体验,情绪价值能否续航-有驾

可情绪这种东西,来得快去得更快。热乎劲儿一冷,用户回归理性,大家开始琢磨:小米汽车是不是真像表面看起来那么香?又或者说,买小米,是买了车,还是买了雷军的人设和故事?甚至有段子说,雷军的“善意提醒”辅助驾驶是最大亮点,可至今没人见他自己每天真的开着小米车上下班。展厅里高光,绿化带却不能停车,秀场外的真实用车体验能否撑得起用户的高期待,成了最大的问题。

雷军交付小米汽车,用户关注体验,情绪价值能否续航-有驾

这也不是小米一家要面对的局面。眼看智能汽车市场杀成红海,大家都在卷情绪价值。小鹏汽车玩情感化交互和个性化场景,鸿蒙智行则直接把“全家桶”搬上车,车和手机、手表、智慧屏无缝连接。动动嘴皮子,“小艺”就能帮你查新闻、记账单、设闹钟,智能体验拉满,让用户感觉像真的多了个贴心助手。科技感、归属感一齐上,主打一个沉浸式陪伴。

这样一对比,就能看出小米现在的尴尬:打造高潮很容易,维持长久很难。人心都是肉长的,新鲜劲儿过了以后,情绪的灌溉需要持续。行为经济学早就说过,人的损失厌恶心理特别强烈。刚上手的红利一旦褪色,车主心里有落差,就可能觉得“物非所值”。给得少,反差大,不高兴,甚至觉得被割了“韭菜”。

市场上没哪个品牌能永远靠暧昧和仪式感混下去。哪怕你再会整活,最后还是要拼产品、拼服务、拼体验。用户希望的不只是短暂的高潮式宠溺,而是真正融入生活每一天的稳定感和确定性。如果比情绪深化、小米后劲不够,用户流失是迟早的事。

雷军也不是没察觉到危机,从品牌到粉丝运营,都在琢磨怎么构建起一套能升级进化的情绪价值系统。可这已经不是简单靠热搜就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交付现场的温度,再高总有冷却的时候;营销词包说得再漂亮,真到用户日常体验不顺,反噬来得更猛烈。现在摆在雷军面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点燃情绪,而是能不能长时间让这把火不灭。

看看其他对手,小鹏靠智能驾驶和用户陪伴持续加分,华为鸿蒙智行用生态和技术绑死用户体验,甚至让车主在跨设备之间流转得顺畅无比——这种系统化的情绪供给,是一层一层锁死的。反观小米,品牌氛围是有了,但后续怎么续航,怎么让粉丝觉得不仅仅是秀场观众,而是真正被关注和共鸣的一员,下功夫恐怕还得继续。

雷军交付小米汽车,用户关注体验,情绪价值能否续航-有驾

网友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很会看破“套路”。有的说雷军为车主开门那一瞬间,看得热血沸腾,也有的嘲笑说企业家上场只是“作秀”。一波点评下来,雷军的气场坚挺还能稳多久?粉丝情绪是宝,也是烫手山芋,玩得好,就是流量和共情;玩不好,随时翻车。

现在新造车势力个个虎视眈眈,大家都卷细节、卷体验,卷“陪伴式成长”。小米SU7上市那波“蜜月期”过去,剩下的考验才是真章。比拼的不再是最便宜、不再是谁喊话最燃,而是能不能把用户黏在身边,陪伴得越久越稳。

最要命的是,情绪玩家一多,“对比效应”就特别明显。有品牌做到无微不至,功能和关怀都拉到满格,用户很容易比出高下。小米之前靠技术追赶前排,现在要在情绪和体验上拉平甚至超车,难度肉眼可见。如果用户觉得别家做得更细腻、更贴心,掉头就走的事儿,说来也不稀奇。

雷军曾经靠“感动人心、价格厚道”打天下,但车这个品类,比手机和家电复杂太多。硬件之外,软件、生态、服务三位一体,哪里掉链子,都可能留下被放大的口子。用户难伺候吗?确实难,但人心都是比较来的。体验过鸿蒙智行那种“全家桶”协同之后,再回头看一台主要靠仪式感和营销刷存在的小米汽车,落差感就出来了。

谁都知道,市场一旦进入深水区,拼的是“长情”。就像一场长跑,出发时你冲在最前面,靠热情和人气带一程,后面就要靠耐力和体系见真章。小米汽车现在就面临这样的“情绪续航难题”:新技术要快,产品体验要真,用户的期待只会越来越高,品牌的每一次升级都要答得上新问题。要是还停留在交付那点小惊喜,显然不够用了。

总结一句,小米汽车若想在智能车圈站稳脚跟,靠仪式感和情绪营销只能一时,要想凝聚用户,还得在产品、服务和体验上下真功夫。雷军接下来怎么答卷,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到底能不能带领小米汽车持续发电,还得靠真本事说话。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