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关于今年6月份全国SUV销量的完整榜单出来了,从第1名到第350名,数据非常详细。
很多人看完榜单后,看到网上有种说法,说是“燃油车大胜”。
这个说法让人一听就有点纳闷,毕竟现在满大街跑的都是绿牌的新能源车,各种新势力品牌层出不穷,怎么突然间就轮到燃油车“大胜”了呢?
这到底是真实的市场反转,还是仅仅是个吸引眼球的标题?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只看一个标题,得静下心来,把这份榜单从头到尾好好捋一捋,看看真实的汽车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金字塔最顶尖的位置,也就是销量冠军。
这个位置可以说是毫无悬念,依然被特斯拉的Model Y牢牢占据。
一个月卖出了44848辆,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它比排在第二名的车多卖了整整两万多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领先了,简直是独一档的存在。
所以,从榜首来看,新能源车的势头依然非常强劲,Model Y用一个断层式的领先优势告诉所有人,电动车的时代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那么,既然冠军是电动车,那“燃油车大胜”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关键就在于第二名的位置。
夺得亚军的是吉利的星越L,月销量达到了21668辆。
这辆车可是一台地地道道的燃油车。
在一个新能源车型占据绝对话题和流量的时代,在一份榜单的前五名里,星越L是唯一的一款纯燃油车。
这就好比在一场高科技运动会上,大家都在讨论各种新式装备的时候,有一位传统选手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硬是拿了个银牌。
从这个角度看,星越L的表现确实非常亮眼,它用实力证明了,只要产品力过硬,设计、配置、价格都符合老百姓的需求,燃油车依然拥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可以说,星越L是整个燃油车阵营的“脸面”,它的成功,是“燃油车大胜”这个说法的最大底气。
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从星越L身上稍微挪开,看看它周围的“邻居们”,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紧跟在星越L后面的第三名到第五名,清一色全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新能源品牌。
问界M7卖出了21185辆,和星越L几乎是并驾齐驱;比亚迪的宋Pro DM-i和宋L DM-i也分别交出了接近两万和超过一万七的成绩单。
这几款车,再加上榜单上同样表现出色的理想L6和问界M9,共同组成了一个强大的“自主品牌高端新能源矩阵”。
它们用实实在在的销量,证明了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不仅已经站稳了脚跟,甚至在一些高端细分市场,已经具备了和任何对手掰手腕的实力。
所以,综合来看前几名的表现,与其说是“燃油车大胜”,不如说更像是一场“自主新能源的集体崛起”,而星越L则更像是一位值得尊敬、但略显孤单的燃油车英雄。
看完了顶端的较量,我们再来看看曾经的市场主角——那些合资品牌。
在榜单前十名里,我们还能看到丰田RAV4荣放、大众途观L、大众探岳和本田CR-V这四位老将的身影。
它们依然能保持在前十,说明其多年的品牌口碑和产品实力还在发挥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位置基本上都在第五到第十名之间徘徊,被特斯拉和一众中国新能源品牌挤压得非常厉害。
这和几年前它们动辄包揽榜单前几名的盛况相比,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现在说它们是合资燃油车的“最后堡垒”可能更贴切一些,它们守住的是最后的阵地,但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压力可想而知。
接下来,我们把视线放到榜单的中间部分,也就是21名到100名的区间。
这个区间的竞争可以说是最为混乱,也最能反映出市场的真实变化。
首先,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是,传统豪华品牌的光环正在快速褪色。
比如奥迪Q5L和奔驰GLC,虽然月销量还能维持在一万两千多辆,但早已没有了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市场地位。
更让人惊讶的是宝马X5,这款过去常年需要加价才能买到的豪华SUV,现在一个月只卖了五千多辆,连前五十名都没进去。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当新能源车在智能化、舒适性和性能上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后,消费者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为了一个品牌标志就愿意付出高昂的溢价了。
而在这个区间里,最令人感慨的莫过于曾经的“神车”哈弗H6。
这款车曾经创造了连续近百个月SUV销量冠军的神话,是无数家庭的第一辆车。
而如今,它排在第51位,月销量六千多辆,这个成绩甚至不如自家的兄弟车型哈弗大狗。
哈弗H6的起落,正是整个燃油车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像零跑C10、深蓝S07、小鹏G6这些新能源新秀,正凭借着技术和价格优势,与日产逍客、丰田汉兰达这些经典的燃油车型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一点点地抢夺着它们的市场份额。
最后,我们来看看榜单的后半段,从101名到350名。
如果说榜单前半部分是激烈厮杀,那后半部分则充满了市场的寒意。
超过150款车型,一个月的销量还不到2000辆,很多车型甚至只有几百辆,这意味着它们已经基本被市场淘汰,处于彻底边缘化的状态。
比如本田的冠道和UR-V,曾几何时也是备受追捧的中型SUV,如今月销量只有三四百辆,处境十分尴尬。
更值得关注的是,豪华品牌的电动车在这个区域几乎是“全军覆没”。
奥迪的Q4 e-tron、宝马的iX3销量都不到一千辆,凯迪拉克的锐歌更是惨到一个月只卖了18辆。
这清楚地说明,传统豪华品牌想简单地把燃油车改成电动车来卖高价的策略,已经行不通了。
消费者在选择高端电动车时,更看重的是全新的智能科技体验,而这恰恰是传统车企的短板。
当然,造车的艰难也体现在新势力身上,像蔚来ES8、阿维塔11这些定位高端的车型,销量也未能破千,说明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任何人可以轻易成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