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丰田亚洲龙这款车,它作为一款B级车,曾经在市场上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和地位。
大家一提到它,想到的可能就是皮实耐用、省油、保值。
但现在的情况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心里也犯嘀咕:这车到底还值不值得买?
是不是像以前传说中那么神?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款车里里外外的情况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希望能给正在纠结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参考。
首先要说的,就是大家最关心的保值率问题。
过去,咱们总能听到“丰田开三年,还能原价卖”的说法,这让丰田车,尤其是亚洲龙和凯美瑞,成了很多人心里的“理财产品”。
但咱们得正视一个现实,那就是时代变了,汽车市场也变了。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权威数据,亚洲龙这几年的保值率确实在走下坡路。
三年的保值率已经从过去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五的高点,滑落到了百分之六十八左右。
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混动版的车,在二手车市场上反而比纯燃油版的亏得更多,差价大概能到一万五到两万块钱。
原因也挺好理解,买二手车的人心里会担心那个电池组,怕它性能衰减,维修起来又是一大笔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主要是受到了两方面的冲击。
一方面,咱们国家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太快了,不管是技术、配置还是价格,都给合资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你看现在二十多万的国产车,智能化程度、舒适性配置,很多方面都做得比同价位的合资车要好,消费者的选择多了,自然就不会再盲目迷信某个外国品牌了。
另一方面,日系车整体的品牌光环也在慢慢褪去,以前那种靠品牌就能多卖好几万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时。
而且,想要让你的亚洲龙真的能卖个好价钱,背后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成本。
比如,你得一直在4S店做保养,那里的价格比外面的修理厂要贵出不少,几年下来可不是一笔小钱。
再比如,你得保证车子没有刮擦钣金喷漆,可丰田的车漆普遍偏薄,日常开车哪能一点磕碰没有?
最后,二手车商还很看重里程数,一年开的里程多了,价格也上不去。
这么算下来,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高保值”,你付出的额外成本和小心翼翼,可能早就把那点优势给抵消了。
接下来说说空间和舒适性。
亚洲龙的车身尺寸数据确实漂亮,轴距达到了2870毫米,听起来就感觉内部空间特别大。
很多人到店里一看,也确实觉得后排腿部空间很宽敞。
但“看着大”和“坐着舒服”完全是两回事。
亚洲龙在空间设计上,其实做了一些取舍,有些地方是为了视觉效果牺牲了实用舒适性的。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头部空间。
为了让车身看起来更低趴、更运动,它的车身高度被设计得比较低,只有1450毫米,甚至比凯美瑞还要矮一点。
如果你买的是带全景天窗的版本,那天窗的机械结构还会占用一部分头顶高度。
这样一来,身高超过一米八的朋友坐到后排,就会感觉非常压抑,头发基本上就快要蹭到车顶了。
另一个问题出在后排座椅的设计上。
你短时间坐上去,会觉得挺宽敞,但如果跑长途,比如连续开上两个小时,很多人会感觉大腿根部发麻,很不舒服。
这是因为它的后排坐垫倾斜角度设计得比较平,对大腿的支撑不够。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能让腿部在视觉上显得空间更大,但牺牲的是长时间乘坐的舒适感。
此外,车内的储物空间设计也有些不尽如人意。
比如那个中控台的手机无线充电板,位置设计得非常别扭,开车的时候想要拿放手机,需要很别扭地伸手去够,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一些传统好用的储物格也被取消了,导致一些零碎物品没地方放。
这些细节虽然不大,但会直接影响日常用车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再来聊聊混动和燃油版的选择。
很多人觉得买混动车省油,长远看能省下不少钱。
咱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
以2.5升的版本为例,混动版通常比燃油版贵两万多块钱。
按照现在的油价和官方油耗数据,混动版每百公里大概比燃油版省3升油左右。
如果你一年开两万公里,大概需要开上五年多的时间,才能把当初多花的那两万多块钱从油费里省回来。
这还是在油价稳定、路况理想的情况下。
而且,混动系统还有两个容易被忽略的成本。
第一,它的动力电池组要占用一部分后备箱空间,大概会少掉百分之十多的容积。
平时可能感觉不出来,但过年过节拉行李,或者全家出游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空间放下一个大号行李箱。
第二,根据一些老车主的反馈,混动车型在行驶里程超过八万公里之后,电动机可能会出现一种比较明显的高频电流声,虽然不影响安全,但对于追求安静驾驶环境的人来说,会感觉有些烦人。
所以,选择混动还是燃油,不能只看油耗,还得把这些因素都综合考虑进去。
最后谈谈驾驶感受。
亚洲龙开起来的感觉,可以说有点“性格分裂”。
它有很好的优点,比如在市区里以中低速行驶时,车内的静谧性做得非常好,尤其是混动版,在电机驱动下几乎听不到什么噪音,感觉很高级,有点像在开更贵的雷克萨斯。
方向盘的手感也调校得很出色,转向精准,开起来很轻松。
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
它的后悬挂在通过连续的减速带或者一些不平整的路面时,处理得不够干脆,车身会有一些多余的晃动和弹跳,坐在后排的乘客感觉会更明显,影响了乘坐的质感。
另外,刹车踏板的脚感需要适应,踩下去的前一小段感觉有点软,制动力来得不够直接,新手司机可能需要点时间来习惯。
综合来看,现在的丰田亚洲龙已经不是那个可以闭着眼睛买的“神车”了。
它不再适合所有追求B级车的消费者。
如果你特别看重科技感和智能体验,那亚洲龙可能会让你失望,它的车机系统相对传统,功能和反应速度都比不上现在很多国产新车。
如果你的用车环境里,经常需要走一些路况不太好的烂路或者乡村道路,那也要慎重,因为它142毫米的离地间隙确实偏低,容易刮到底盘。
还有就是,如果你打算开个两三年就换车,那现在买亚洲龙,亏损的幅度可能会比同级别的德系对手更大一些。
当然,如果你就是喜欢自然吸气发动机那种平顺的感觉,对车辆的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而且不那么在意那些花哨的科技配置,那么亚洲龙依然有它的价值。
只是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把这些被忽略的真相都了解清楚,想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样才能买到一辆真正适合自己的车,而不是为过去的“品牌信仰”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