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万辆海鸥下线记,7.88万自在版登场,星愿车主的纠结午后
早上出门,天有点闷热。楼下那位送快递的小哥刚好把电动车停在我旁边,一边擦汗一边说:“你知道吗,比亚迪海鸥卖到第100万辆了!”我当时愣了一下,还真没想到,这小家伙上市才两年多点吧?仔细一算,从2022年4月到现在,也就27个月。百万辆这个数字,不光是个简单的销量,而是A00级纯电里头跑得最快的那个。
其实我对A00级一直有种特殊情感——大概因为身边太多人第一台新能源就是这种小车。城市里穿梭、停车方便、省心省力。有次和朋友一起去超市买东西,他那台老款海鸥塞了四个人外加后备箱满满当当,说实话还挺宽敞。这回新上的自在版,又让我忍不住琢磨,要不要也换个更智能的新版本。
自在版这名字听着就轻松。我翻看资料,它还是延续比亚迪“海洋”系列那种流畅线条和俯冲姿态,前脸封闭式格栅配梯形进气口,看着很年轻。不知为啥,每次看到这种设计,总觉得像极了夏天路上突然刮过的一阵风,有股子清爽劲儿。
尺寸方面3780×1715×1540mm,加上2500mm轴距,在A00级别里绝对算能装人的类型。想起去年带家人去郊区烧烤,我同事也是开着类似尺寸的小电车,把帐篷、食材都堆进去,空间居然没爆炸。这种日常用、偶尔全家出动,其实够用了。要真让你搬家,那还是别难为它。
内饰嘛,自在版走的是简约路线,但又不是冷冰冰的那种。一块7英寸液晶仪表盘+10.1英寸自适应旋转Pad放在中控位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平板电脑刷剧。不过最让我注意的是Type A+C充电口,还有60W Type-C快充功能——手机党们懂,这玩意儿关键时候能救命。而且全场景数字钥匙,包括APP远程控制、NFC开锁这些,都做到了。有时候忘带钥匙或者临时借给朋友开一下,用手机操作确实方便不少。我试过一次蓝牙钥匙解锁,还挺新鲜,就是反应稍微慢半拍,但比掏兜找实体钥匙顺手多了。
动力系统倒没什么悬念:前置单电机55kW功率+135N·m扭矩,再搭38.88kWh电池组,据说CLTC工况能跑405公里。这续航数据摆出来,对标吉利星愿那些车型,是有底气的。我以前经常担心短途通勤以外会不会掉链子,现在看来市区上下班再加周末近郊游,两三百公里随便造,就怕自己懒得出去溜达罢了。另外40kW快充30分钟从30%补到80%,咖啡喝完差不多也能继续赶路,不至于被“慢充焦虑”困住脚步。
安全配置这块,自在版标配主副驾安全气囊+贯穿式侧气帘,总共4个安全气囊,对日常代步来说心理踏实些。但要聊智能驾驶辅助,就明显收敛很多,只支持定速巡航,没有高阶智驾,比如高快领航或自动泊车啥的。如果追求那些花活儿,只能考虑自由版或飞翔版,“天神之眼C”三目摄像头什么都没有,全靠司机自己掌控方向盘和油门刹车。有些朋友吐槽“不够聪明”,但反过来想,多数人在城区低速用,也许基础功能已经够用了?
聊回价格,新上市自在版定价7.88万元,比起部分星愿车型还略微亲民一点点(具体优惠各地不同哈)。而且405km续航放在那里,对于预算有限又希望覆盖更多生活半径的人无疑是诱惑。不止如此,这次自在版本身配置也很厚道,比如16英寸轮圈、电加热外后视镜这些都是标配,以往只有高配才给装上的玩意,现在一步到位不用再纠结选装包问题。“买回来直接开”的感觉,让不少犹豫症患者松了一口气,我身边就有人本来打算等年底再观望一下,被这个配置打动立马订了一台。他老婆还特地发朋友圈晒轮毂照片,说终于不用冬天手冻红去擦玻璃镜片啦!
当然啦,如果特别注重智能座舱体验或者喜欢某些独特设计风格,那吉利星愿依旧会吸引一批粉丝。据说他们家的语音交互做得不错,而且部分辅助驾驶功能调校成熟度比较高。不过讲究归讲究,每个人取舍不同,有人喜欢稳妥可靠,有人偏爱科技炫酷;有人关心空间与续航,有人盯紧智驾表现,各自都有自己的理由罢了。有意思的是,我认识一个原本准备入手星愿的小伙伴,因为最近几次跟我们聚餐总坐我的比亚迪,他爸妈劝他“要不看看海鸥?”理由竟然是社区停车场里见得最多就是这只“小鸟”。
今年市场变化太快,一个新版本、一项升级,都可能左右不少人的选择。从产品力来看,自在版把基本面铺好了:该有的舒适、安全、便利都照顾到了,同时品牌影响力和技术积累又撑腰,让购车决策变得轻松一些。但市场竞争嘛,总归还有变量,你方唱罢我登场,下半年谁更受欢迎,还真不好提前断言——尤其是在大家钱包越来越精明的时候,小型纯电市场可一点都不无聊呢!
最后闲唠一句,上周末骑共享单车经过4S店,看见展厅玻璃贴着大大的“百万纪念”,销售员站门口笑眯眯挥手招呼路人。一瞬间,好像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进汽车行业的新故事。未来谁会成为街头巷尾的新宠?或许哪一天,你就在某条熟悉小巷遇上一辆崭新的海鸥驶过,然后开始琢磨,是不是也该换辆自己的小伙伴?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