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买车就像买衣服,选到最后都晕头转向?
瑞虎8这系列就是个典型例子。
奇瑞这回直接来了个“双面派”,一个车,两个前脸,名字还都叫“瑞虎8”,这事儿是不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琢磨着,奇瑞这操作到底是给消费者更多选择,还是让人越选越迷糊?
你想啊,开个车出去,别人一问你:“你这瑞虎8是哪款?”你得先掰扯半天,跟人科普一通,什么虎脸、豹脸,横屏、竖屏,能不能直接点?
其实这事儿最根本的疑问就是,为什么瑞虎8这个名字能反反复复用五六年,还越用越多?
汽车厂商明明可以推新名字,结果非要老瓶装新酒,是不是有点“炒冷饭”的意思?
细细想想,这里最底层的逻辑,还是品牌认知这种东西特别值钱。
你看身边有多少人买车只认字号,“高尔夫”、“思域”、“雅阁”,就像菜市场里买老字号的酱油一样,管它第几代,名字没变,心里踏实。
奇瑞瑞虎8这几年的销量其实也验证了这一招好使,车是换了无数次,名号没丢,人家也乐意掏钱。
但奇瑞这回的“双脸门”,说实话也挺有意思。
你说,买个车都得先选脸,是不是有点像婚恋市场里相亲?
“虎脸”沉稳大气,适合带娃、接丈母娘;“豹脸”年轻激进,开着去蹦迪都不违和。
两种风格,完全是两种人。
奇瑞是不是在用“虎豹双生”告诉大家,别让车把你标签化,什么家庭主男、职场辣妹、运动小伙,都能各取所需?
问题是,哪有那么多时间和钱去纠结这点小事儿?
你要是真想买,最后还是看价格和实用性。
再说了,奇瑞这“多重人格”的设计,表面上是给人更多选择,其实是怕你不选。
你是不是想过,这样的设计真的能满足所谓的细分需求吗?
还是说,厂家只是在造“伪需求”,让你觉得自己被特别照顾了。
比如你喜欢横屏,别人喜欢竖屏,到底是出于真正的用车体验,还是纯粹看着顺眼?
要我说,买车根本用不上那么多花里胡哨的选择,能开、能坐、能省心,才是硬道理。
你再看看内饰,什么横屏竖屏,双手机槽,一个无线充电。
搞得好像每个人都得同时拿俩手机,实际开车的时候,谁不是一个手机插着导航,一个手忙脚乱切音乐?
这设计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
还说什么“悬浮式”、“一体式”,听着高大上,实际用起来还不是得低头戳屏幕,眼睛离开路面。
安全和便利真的比屏幕造型更重要,你说是不是?
而且,实体按键和触控屏的争议其实一直都在,这两年越来越多车企都在往全触控走,奇瑞反而还留着一部分实体按键,这到底是迎合还是妥协?
说到底,空间才是大多数中国家庭买车最关心的事。
全新瑞虎8这回轴距加长了100多毫米,后排空间变大,这才是对得起升级的地方。
家庭用车,尤其是二胎家庭,后排空间能不能伸腿,能不能装下儿童座椅和老人的折叠轮椅,这才是大家关心的。
那些个外观、内饰的小升级,终归是给年轻人看的,真到买车,还是得问家里人意见。
你注意没有,奇瑞这波又把动力做了调整。
只保留1.6T,干掉1.5T,意思很明确:以后别想着用更低的门槛买这车了,直接一步到位。
可是你仔细琢磨,1.6T这动力参数还比之前低了5千瓦。
是不是有点“缩水”呢?
厂家说是为了油耗和平顺性,但消费者真的在乎吗?
现在谁不是想要动力大、油耗低、价格便宜、配置丰富?
现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奇瑞只能在动力和油耗之间妥协。
还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现在的瑞虎8已经彻底变成中型SUV了。
以前紧凑型,现在空间一拉大,直接晋级中型SUV。
你说这市场是不是越来越卷?
哈弗H6L、捷途X70、吉利豪越L、捷达VS7这些对手一个比一个狠,价格能卷、配置能卷、空间也能卷。
奇瑞能在这里活下来,靠的其实不是某一点的极致,而是整体的均衡。
你仔细看销量榜单,瑞虎8每个月能卖一万多台,这在传统燃油SUV里已经算是顶流了。
新能源车挤压得那么厉害,它还能撑住,说明这套路确实有一套。
不过你再仔细琢磨,为什么现在买车变得这么复杂?
以前买车就看排量、空间、价格,现在还得选脸、选屏、选排气管样式。
是不是商家太懂得制造“选择焦虑”了?
你要是选择困难症,估计半个月都下不了决心。
其实大部分人买车,最后还是看价格。
现款瑞虎8优惠大,性价比高,配置也不差,新款瑞虎8空间更大,颜值更高,价格估计不会贵太多。
到底怎么选?
还不是根据自己的钱包和需求来定。
所以说,瑞虎8这系列看着五花八门,最后还是给你分成两个大方向。
保守派选“虎脸”,喜欢新潮的选“豹脸”,但归根结底,还是一辆车,还是那个奇瑞。
厂商搞这么多花头,目的就是让你觉得自己很特别,买到的车和别人不一样。
但你回到日常生活,谁会天天注意自己车的前脸?
开车用得舒服,家里人坐得踏实,才是最重要的。
你有没有思考过,这种“车海战术”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一方面确实丰富了选择,但另一方面也在消耗消费者的注意力和耐心。
你要是每个品牌都出一堆细分款,最后谁还记得清楚?
这就跟手机厂商每年推无数型号一样,到最后你只记得苹果、华为,小米的几个主打,其他都只是背景板。
其实奇瑞的策略很简单,就是在一个成功的IP上不断做加法,把“瑞虎8”这个金字招牌用到极致。
你不需要记住每一代的参数和设计,只要记住“瑞虎8”这名字就够了。
只不过这种做法也有风险,如果新车型没能带来实质性的用户体验提升,最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
你看大众高尔夫、丰田卡罗拉,为什么能持续几十年?
就是每代都能稳扎稳打,不搞花里胡哨的东西,用户用得安心。
说到底,买车还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
如果你追求极致的性价比,又不在乎最新的设计和屏幕,现款瑞虎8肯定够用,还能省点钱。
如果你想空间更大、造型更新、配置更高,那第五代全新瑞虎8值得等一等。
但千万别被那些“虎豹双生”、“多重人格”搞晕了头,你买的不是情怀,也不是风格,是生活的工具。
厂商给你设那么多选项,是想让你多掏钱,但你的钱包才是最后的话事人。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需要很多选择,其实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靠谱的工具。
瑞虎8的成功,说到底还是抓住了中国家庭对空间、实用、性价比的刚需。
那些个花里胡哨的设计,不过是锦上添花,真到用的时候,还是得看底子硬不硬。
有道是“买车如买菜,别贪花样,要看实在”,这句话用在瑞虎8身上再合适不过。
不过话说回来,奇瑞这种打法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反思?
现在消费社会越来越重视个性表达,什么都要“私人定制”,但你真的需要那么多变化吗?
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多不同,买车、用车,都遵循着最朴素的需求。
你说“虎脸”还是“豹脸”,横屏还是竖屏,最后不过是生活里的一个符号。
真正的幸福,还是来源于车能正常开,家里人能一起出行,钱包还能喘口气。
最后我还是想问一句,奇瑞这波操作你到底会买账吗?
你是会选“虎脸”还是“豹脸”?
你真的在乎那个前脸造型,还是更在乎空间和动力?
别让商家的“车海战术”把你搞成“选择困难症”,做个明白人,买车还是回归本质。
瑞虎8能这么多年长红,靠的不是套路,是实在。
希望奇瑞以后做产品,还是多琢磨点用户最基本的需求,别光想着制造“多重人格”,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开得舒心、用得安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