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车企搞“区域特供”,心里都是一边憋屈一边好笑。尤其是车企那种“看对象下菜碟”的操作,仿佛在派发选择题,可惜答题的人永远是我们,题目是别人出的,这能不窝火吗?最近的本田CR-V,就是个活生生的案例。
咱先说美版的CR-V混动。这车在美国挺火,动力系统很给力,整出204匹马力,还宣称综合油耗能到40 MPG,换算一下就是百公里差不多5.8升。听着有点诱人是吧?然而,真实油耗就不必太较真了,尤其美国这种高速路多、油门大脚松快的环境,官方数据往往是“理论与实际的鸿沟”。售价倒是还可以,混动入门版的大概3.5万美元,放在SUV市场,这价格算是稳健发挥。
但问题来了——人家中国的CR-V e:PHEV,插电混动版,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让人嫉妒得牙痒痒。虽然这插混版在动力上稍微低调一点,只有181匹马力,但重点是,这车带了一块不小的电池,能纯电跑70多公里。这啥意思呢?如果你家有充电条件,每天上下班通勤距离在这个范围内,完全可以把它当纯电车开。换句话说,加油站会变成你一个月才会路过一次的地方。比起美国这边只能短暂用电的混动系统,这插混版简直就是“油电混动的进化版”。
更扎心的是价格。看国内销售网站换算了一下,这车起步价大概也就是2万多美元。虽说实际成交价可能再往上调一点,但和美国这边的普通混动版3万多美元相比,性价比简直甩了大街一条街。配置也没含糊,该有的全景影像、主动安全系统,一个不落。国外媒体的评测也都一致认可,称这车舒服、安静,家用SUV的优点全占齐了,就差没给它来个五星好评。
那问题来了,这么优秀的车,为什么不登陆美国市场呢?我的猜测是两点。一方面是市场策略。本田估计觉得美国充电桩还没铺开,消费者对插电混动还没习惯。你看看CR-V燃油版、普通混动车型,在美国卖得也不差,尽管总被丰田RAV4压一头,但一年几十万辆的销量,妥妥是稳坐家用SUV市场的宝座。既然躺着赚钱,干嘛费劲折腾引进插混版产品线?
另一方面,说白了就是成本和利润的考量。插电混动车型多了一块大电池,成本蹭蹭往上涨。如果定价太高,美国消费者立马去隔壁丰田买RAV4 Prime了,价格太低又压缩毛利润。这么一来,干脆就不引进,也省得自讨苦吃。
这才叫羡慕嫉妒恨呢。你想想,美国消费者直接被隔离在插混版外,选项只有燃油版和普通油电混动,不给你那个“我全都要”的答案。这边的消费者天天和销售磨嘴皮子谈油耗优惠,结果人家中国市场早就端上了插混的满汉全席。对比之下,美国这边连个素菜都算不上,只能眼巴巴看着。
所以,问题回到消费者自己身上,买车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是乖乖接受眼前有限的选择,还是继续憧憬“别人家的孩子”?这事儿说到底,也是车企对不同市场的态度写照。我在想,大家对这事还能忍多久?如果总是被挡在最优解之外,我们真的甘心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