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洲本田NS150LA预售一小时破2万订单,14980元起全系双通道ABS+TCS,为何几个月后销量排名跌至第四?
头盔放不进座桶,这事儿听着不大,但对通勤党来说够要命的。每次停车都得琢磨怎么处理那顶全盔——要么花钱加装尾箱破坏车身线条,要么就提着走。NS150LA的座桶只能塞个3/4盔,这大概是很多人试驾后打退堂鼓的第一个理由。760mm的座高也让不少一米七以下的骑手犯难,停车只能踮脚,新手骑着心里没底。过减速带的时候那个颠,减震硬得像是欠了它什么似的。
上市那阵子可不是这样。预售一小时订单破两万,14980元起步价,全系标配双通道ABS、TCS、5寸TFT屏、无钥匙启动,配置单拿出来挺唬人。当时豪爵UFR150还卖17880,NS150LA看起来性价比高不少。摩友圈里讨论得热火朝天,都觉得本田这次是认真做踏板了。
结果没几个月,豪爵把UHR价格打到一万三,市场份额反倒越做越稳。NS150LA呢,销量榜排第四了。
那台149.7cc水冷四气门发动机确实有点东西,技术从PCX160那边下来的,11.4kW最大功率在150这个级别算是靠前了。油耗表现也还行,有人实测跑出1.9升每百公里,8.2升油箱续航能破350公里。80巡航的时候手把基本不麻,城里走走停停低扭也够灵敏。
只是配置和体验之间,有时候隔着一道沟。
网上关于品控的那些传闻,发动机铝渣啦、传动生锈啦、螺丝质量差啦,真假先不说,但对挂着“本田”标的车来说,光有这些讨论就够伤了。买本田的人图什么?还不是图个省心。这类消息传开了,那些本来犹豫要不要多花点钱买合资车的人,转身就去看豪爵了。
TCS和双通道ABS技术含量是有的。但城里骑车,大部分时间速度不超过60,这套系统真正派上用场的时候其实不多。反倒是冬天骑车冻手这种事儿天天都会遇到,可车上偏偏没有手把加热。Pro版加价1600给的那些原厂件——风挡、行车记录仪、尾箱,自己后期改装可能七八百就能搞定。
14980的价格看着不高。往上看,豪爵降价了;往下看,春风150AURA、钱江梦想迪诺这些国产车,一万二到一万四,配置也不含糊。NS150LA就卡在这个位置,上下都有人盯着。
150cc这个排量,车主要的东西其实挺明确:代步够用就行,别老坏,价格别离谱。配置单再漂亮,座桶太小是实打实的不方便,品控传闻是实打实的心理负担,价格没优势是实打实的钱包问题。
有人说这车适合本田信仰党,也有人说适合追求风格的年轻人。大概都对,但这群人在市场里占的比例可能没厂家想的那么大。更多买150踏板的人,看的是能不能每天骑着舒服,会不会三天两头出毛病,性价比到底划不划算。
预售火爆不等于市场成功,这事儿NS150LA算是演示了一遍。配置堆得再满,用起来别扭照样凉。本田的牌子好用,但也不是护身符。
市场就是这么回事,该挑剔的地方一点不含糊。这车值不值,大概还得看你更在意纸面数据好看,还是更在意天天骑着顺不顺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