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逆袭翻盘,背后靠啥撑腰?

那会儿小鹏差点就翻车了,真不是闹着玩的。2023年亏了一百多个亿,车卖不动,内部乱成一锅粥,P7改款拖拖拉拉,G9定价搞得消费者直摇头,连大众工程师拆了台车都看不下去,说零件贵得离谱。那时候的小鹏,活脱脱一个“ICU常客”,命悬一线。

小鹏汽车逆袭翻盘,背后靠啥撑腰?-有驾

可谁能想到,两年不到,它居然缓过来了?今年上半年才亏13个亿,比去年缩窄一半还多。车越卖越便宜,M03不到12万起,P7+比老款便宜好几万,G6、G7主打性价比,结果呢?钱反而越赚越多。这事儿听着反常识,但门道就在“成本控制”四个字上。

小鹏汽车逆袭翻盘,背后靠啥撑腰?-有驾

咱掰开揉碎讲,车企赚钱不是光靠卖得多,而是要看每辆车到底能省下多少成本。以前小鹏一台车分摊的折旧和管理费要好几万,2018年G3一年才卖29辆,固定成本摊下来一辆车就要背300多万,这谁扛得住?但现在不一样了,2023年卖14万辆,2024年19万,今年上半年已经干到近20万辆。量上去了,每辆车背的固定成本直接腰斩,从1.4万降到7000多,管理费也从3.7万压到2.1万,这叫“薄利多销”的底层逻辑打通了。

小鹏汽车逆袭翻盘,背后靠啥撑腰?-有驾

但这还不是最狠的。真正让小鹏翻身的,是可变成本的断崖式下降。啥叫可变成本?就是造一台车实实在在花的料钱——电池、电机、屏幕、芯片这些。2023年小鹏单车可变成本18.61万,2024年干到15.94万,今年上半年直接压到13.69万。再看售价,均价从19.78万一路降到15.85万。你算算,价格降了不到20%,可成本降了超过26%!这才是利润空间腾出来的关键。

小鹏汽车逆袭翻盘,背后靠啥撑腰?-有驾

怎么做到的?两个字:抠门,但这个“抠”是技术流的抠。王凤英来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砍冗余。当年P7搞16个配置,P5搞10个版本,消费者看得眼花,供应链也乱套。现在呢?产品线清清楚楚,M03打10-15万市场,P7+守15-20万区间,G6/G7走量,G9稳高端。车型少了,采购量集中了,跟供应商谈价腰杆子硬了,电池、座椅、钢件统统拿下低价。

小鹏汽车逆袭翻盘,背后靠啥撑腰?-有驾

更绝的是硬件堆料。M03十万出头,塞两块智驾芯片,同价位谁敢这么玩?P7+价格往下压,智驾配置不降反升,直接把特斯拉Model 3的老用户看愣了。这不是赔本赚吆喝,是用规模换成本,用成本换配置,用配置换销量,形成正循环。

小鹏汽车逆袭翻盘,背后靠啥撑腰?-有驾

有人说,小鹏这是“价格战”赢了。其实不对,它是“效率战”赢了。以前内部山头林立,流程臃肿,一个零件贵出一两千没人管。现在何小鹏亲自抓成本,王凤英带传统车企那一套精细化管理杀进来,该砍砍,该合合,把过去浪费的“水分”全挤出来了。

小鹏汽车逆袭翻盘,背后靠啥撑腰?-有驾

但话说回来,现在就说小鹏“进KTV”还太早。比亚迪辅助驾驶追上来,华为系车型猛攻高端,蔚来理想也在卷服务和生态。账上现金比起上汽、广汽这些老牌巨头还是小巫见大巫。何小鹏自己都说,至少还得拼五年。

小鹏汽车逆袭翻盘,背后靠啥撑腰?-有驾

所以啊,小鹏这波不是“熬出头”,而是“捡回一条命”。它的秘密不在技术多炫,也不在营销多猛,而在终于学会了——造车,得精打细算地活着。

小鹏汽车逆袭翻盘,背后靠啥撑腰?-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