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豪车难出手,成交价打六折仍滞销,业内苦叹存货崩盘

小区车库那个拐角,最近多了几辆印着大牌logo的豪车,老王鼻子尖,一眼瞅见那台捷豹XEL没挂临牌。一问,看车的小伙子自嘲,“掉到15了,跟买辆顶配雅阁似的。”不再是以前动辄三十多万的派头,现如今二手车群里都在嚷嚷“别收捷豹,压手”。

二手豪车难出手,成交价打六折仍滞销,业内苦叹存货崩盘-有驾

其实,降价事儿去年年底就在行业群流传,说是“某些豪车品牌等不及新能源围剿,自己先砍腰”。邻居张姨家那辆GLA,年前还30万往上,眼下十五六万就能提裸车,可后续开销一点儿马虎不得。这车小磊刚有意向,火花塞坏了去4S问价,人家说两千八一套,愣是把小磊吓退了。张姨念叨,“买得起奔驰,养不起奔驰”。厂商会说啥?“配件贵是豪华标准。”可师傅私下说,头几年还行,过两年配件要“比车贵”——因为啥?博世、大陆这些原料大户听说八成经费都按到新能源去了,只留一根油车绳。

上回我路过H市顺义汽贸城,听车贩把嘴磨穿也卖不出去去年落地不到两万公里的奔驰C。价格,去年20万收的,如今只能挂牌9万再慢慢等。有老车贩愁着:“这类燃油豪车,烂手里都不是事,高端配件缺了还真成大麻烦。”更离谱的消息,还是前几天群友传图,说某平台最新版检测报告里,22年宝马的平均报价较年初打了六折,成交量却最少。降价潮把二手市场整崩了,一看新车也都发疯似地跳水,谁还管二手行情。

二手豪车难出手,成交价打六折仍滞销,业内苦叹存货崩盘-有驾

这些降到地板价的“豪华车”,看似天上掉馅饼,实则是品牌自救。“林肯Z打完骨折也没啥人买”,4S的小刘自嘲,整月全国全国才八九百台出,分到市里一店俩多?小道八卦,说是有厂家发了内部信:再拖下去,库存贬值,零件挤牙膏式供应,维修一年升级三遍报价——可用户只能认栽。

上一阵子,邻居二狗抢了辆促销奥迪,交完钱四S店还“贴心”送了五年保养。实际里面藏着猫腻,看贷款合同一圈花里胡哨的费用——“延保不能退,手续费照收”——钱没少花。一拍大腿,刚提车渠道就多亏七八万。把老车抛二手市场,转头只剩下一半价钱。

二手豪车难出手,成交价打六折仍滞销,业内苦叹存货崩盘-有驾

说到养车,唐师傅提过去年新进的一批国六a库存,“留到明年新规一落地,这批库存谁还敢接手?”有新车表显几公里,实际上被各路老司机“暴力”试驾过无数轮,底盘异响却说是正常磨合。无独有偶,旧车友群里也有群友今年碰上排放标准卡脖子,想补办手续,4S直接打太极。

也不是没人琢磨现在抄底合不合适。张工头顶着安全帽说了句老话:“买来玩行,真想开五年、十年,不做足心理预期,怕后头的零件费你哭都来不及。”历史就这么转悠,胶卷机当年甩卖一地鸡毛,换不来数码洪流回头。现如今,燃油豪车,存货打骨折,就像当年诺基亚再降价,也抵不过换代浪潮。

二手豪车难出手,成交价打六折仍滞销,业内苦叹存货崩盘-有驾

冷知识插一嘴,大厂虽说配件保“十年供应”,但行业里师傅都清楚——冷门配置、限量版,很快就“找不到原配”。去年有个HX自动泊车模块坏了,等了仨月才配齐,工时全自掏。南方几位师傅还遇过个冷门问题,就是空调控制面板塑料子零件,电商价翻五倍,没人囤库存,修不起。更小众品牌现在二手车场直接拒收,车贩说“倒贴都不要,怕砸手里”。

至于新老车对比,师傅还有句话:“20多年前桑塔纳用的零件现在随便买,新豪车零件撑死五年,无非耗子扳罐头——懒得理。”新一批小区土豪可能今儿乐滋滋提回家,没准三五年后朋友圈吐槽“早知道不贪图便宜”。

二手豪车难出手,成交价打六折仍滞销,业内苦叹存货崩盘-有驾

天快黑,下班路口顺带瞄见那辆低价卖的捷豹,大半个月还没换主人。街头修车铺老李撇嘴,“谁买谁头铁,配件贵得糊脑袋。”上次见他还调侃:今年二手车行情,能接的只剩下皮实的家用小品牌。也不怪,大家都怕省下的新车购入款,哪天又原封不动地填回那看不见的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