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算买车的朋友们,特别是想买一辆家用大车的,肯定都感觉到了,现在的汽车市场那叫一个热闹。
各种新车跟下饺子似的往外冒,看得人眼花缭乱。
而在这些新车里,华为参与的问界品牌,绝对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他家的大哥问界M9,一出来就镇住了场子,让很多人觉得国产车现在是真的站起来了。
可就在问界M9卖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一个消息让不少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去年卖得跟疯了一样的问界M7,怎么突然就要进行一次大改款了?
这车不是刚火起来吗,怎么这么快就要动大手术?
而且听说这次改动还不小,连纯电动版都要出来了。
这背后,华为和赛力斯到底在琢磨什么呢?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先来看看,这新款的问界M7,到底改了些啥。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这张“脸”了。
你要是把新款M7的测试车照片,跟五十多万的问界M9放在一起看,会发现它们长得越来越像了,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亲兄弟。
现在在卖的问界M7,虽然也挺好看,但总觉得和M9的设计风格不是一条路上的。
现在这个新款可不一样了,它直接把问界M9那套最有辨识度的前脸设计给学了过来。
那个犀利又充满科技感的大灯,还有那个整体感很强的前保险杠,都透着一股子“高级感”。
说白了,这就好比弟弟穿上了哥哥的名牌西装,整个人的气质立马就不一样了,显得更贵、更有范儿。
车屁股的设计也是一个道理,放弃了之前稍微有点复杂的样子,换成了和M9一样的一条长长的贯穿式尾灯。
这种设计现在很流行,晚上点亮之后,又简洁又醒目,一看就知道是问界的车。
其实,这种把自家所有车型都设计成一个风格的做法,我们并不陌生。
隔壁的理想汽车,从L9到L6,长得都差不多,就是大小不一样。
这么做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
第一,能让大家一下子就记住这个品牌的样子,建立起强烈的品牌形象。
第二,很多零件可以通用,能省下不少设计和生产的成本,最后也能让利给咱们消费者。
不过,这次改款也不是彻头徹尾的“大换血”。
你要是從侧面看,还是能认出来这是问界M7。
这是因为,车的底盘平台这个“骨架”没换。
所以,车身的侧面线条、车门的样子,都和现在差不多。
这也告诉我们,像车子的轴距这些核心尺寸,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其实是华为很聪明的地方,把钱都花在了大家最看重、最容易感知到的地方,也就是外观和内饰的升级上。
这次改款还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就是在测试车上,有人看到了“EV”这两个字母。
这说明什么?
说明问界M7终于要推出纯电动版本了!
现在市面上的M7,全都是增程式的。
啥是增程式呢?
简单说,就是车里有个发动机,但它不直接开车轮,而是像个发电机一样给电池充电,再用电来驱动车子。
这种车的好处是,既能充电,也能加油,出门在外完全没有里程焦虑,所以特别受欢迎,之前一个月卖了三万多台,创造了奇迹。
但是,总有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住在大城市、家里充电方便的朋友,他们就喜欢纯电动车,觉得开起来更安静、更平顺,而且用电比用油便宜多了。
问界这次推出纯电版M7,就是想把这部分客户也争取过来。
这一下,不管你是喜欢增程还是纯电,问界M7都能满足你,这显然是为了把销量再往上提一个台阶,野心不小。
说到这儿,最关键的问题就来了。
问界M7去年下半年那么火,订单多到车都造不过来,为什么这么着急就要大改呢?
难道是卖得不好吗?
其实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在的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简直是“卷”到了天上。
你看看和问界M7差不多价位的车,前有理想L6带着“25万以内最强家庭SUV”的旗号强势登场,后头还有一大堆新老品牌的车虎视眈眈。
问界M7虽然去年凭借华为的智能驾驶和超高的性价比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市场是不断变化的。
根据最近几个月的销量来看,M7的热度的确比最高峰的时候有所回落。
面对理想L6这种定位精准、来势汹汹的对手,如果问界再不拿出点新东西来,很容易就会被抢走市场份额。
所以,这次大改款,就是一次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防守。
你看,理想L6最大的特点是只有五座版本,而问界M7一直都有六座版这个选择,新款肯定也会保留。
这一点,就成了它最大的优势。
对于现在很多有两个孩子甚至三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多一个座位,就意味着全家出行能更从容,周末带上老人一起出门也方便多了。
在二十多万这个价格,既能提供顶级的智能驾驶,又能给到六座大空间的车型,选择真的不多。
新款M7把外观变得更像老大哥M9,再加上纯电版的加入,就是要牢牢抓住这部分家庭用户的需求,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聊到这里,我们不妨再想得深远一点,猜一猜华为和问界这盘棋的最终走向。
有一个在圈内流传很广,也很有道理的分析,值得我们琢磨一下。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问界M7,它的“出身”其实是基于赛力斯之前的一款车型深度改造而来的。
而问界M9,则是华为从零开始,投入了巨大资源全新打造的旗舰。
这两款车在技术底子上,确实存在一定的代差。
那么,问界会不会有这样一个更大胆的布局呢?
第一步,就是把我们今天聊的这台新款问界M7,改个名字,叫做“问界M6”。
在配置上做一些微调,把价格进一步拉低,比如说起售价定在20万以内。
这样一来,它就变成了一款主打“量大管饱、性价比无敌”的家用神车,直接去抢那些传统合资品牌紧凑型SUV,比如本田CR-V、丰田RAV4的市场。
用新能源车的体验和智能化,去对传统油车进行降维打击。
第二步,是利用问界M9的先进技术和平台,重新打造一款尺寸更大、定位更高的“全新问界M7”。
把车长做到5米1左右,轴距拉长到接近3米,直接对标理想L7甚至L8。
这款全新的M7,将继承M9的豪华感和顶尖的智能驾驶能力,成为问界家族里真正的销量支柱,负责在30万到40万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里冲锋陷阵。
如果这个设想成真,那问界的产品线就变得非常清晰和强大了。
问界M9稳坐50万以上的豪华市场,负责提升品牌形象;全新的问界M7主攻30万级别的高端家庭用户,是销量的核心;问界M5继续走它的运动、个性化路线,吸引年轻人;而由现款M7改名而来的问界M6,则在20万级别用性价比大杀四方。
这样一来,从20万到60万,每个重要的价格区间,问界都有一款能打的王牌产品。
这套组合拳要是打出来,那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可就真的难以撼动了。
这已经不只是简单的造车卖车了,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企业在市场战略和产品布局上的深思熟虑和宏大格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