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马斯克老师终于不装了,摊牌了。
坏消息,他给我们端上来一盘菜,叫“赛博丐版毛豆Y”。
这车便宜了五千美金,换算过来大概能少个小六万,二十万出头就能拿下。听起来,好像是天降福音,是马斯克老师良心发现,决定用科技的光普照众生。
但实际上,这是从天而降,不过是脸先着地。
这哪是降价,这是在对所有特斯拉信徒进行一场大型的、残酷的、充满行为艺术的压力测试。
测试的主题就一句话:你们的信仰,到底值多少钱?
讲真,这个配置,哦不,这个“压缩毛巾”,你用水(钱)把它泡开之前,你都不知道它到底是个啥。
全景天幕没了,很多人说好,夏天不晒头了。朋友,你天真了。特斯拉的脑回路岂是凡人能懂的?他不是给你换个铁皮车顶,他是用一块铁皮,把你原来的玻璃给糊上了。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操作的时候,我人是懵的。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我虽然不要了,但我得让你知道你本来可以有”的后现代主义精神。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说我们那水滴也没你们这么不讲道理。
然后,生化模式没了,氛围灯没了,底盘悬架改了,电池缩水了,FSD功能也给你阉了。
最骚的是,后视镜,手动的。
座椅,织布的。
连收音机都给你干没了。
简直是疯了!
我作为一个开过特斯拉也开过国产新势力的中年人,看到这个配置单,我的血压都开始跳一种很新的舞蹈。我仿佛瞬间穿越回了20年前,我爸开着他那辆普桑,摇下车窗,熟练地用手去掰那个后视镜。
那是一种传承。
马斯克,不愧是人类科技的传火者。
这个操作,苹果看了都得连夜给库克开个批斗会,反思自己这些年是不是太过于“用户导向”了。
这才是真正的苹果车,它干了果子想干但一直没敢干的事儿。
之前总有人说国产新势力是“冰箱彩电大沙发”,不务正业。现在好了,特斯拉直接返璞归真,给你一台“轮子电机铁架子”。
就问你怕不怕?
开这车上路,识别度极高,比新款Model Y还高。因为全世界都知道,你,就是那个最虔诚的信徒。
你同时拥有了信仰,和被围观的自卑。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如果这车卖15万,我立马站起来鼓掌,我高呼这是“人类之光”,这是工业奇迹,这是把价格打下来的英雄。
如果卖18万,我会说,性价比不高,但考虑到特斯拉那个玄学光环,忍了。
但问题是,它二十多万。
二十多万啊朋友们。
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道诡异仙”修仙现场。
国产品牌为了多卖车,恨不得把KTV和足疗店都给你塞进车里,卷到最后连车轱辘都是方的,因为圆的成本高。
汽车人来了都不敢轻易变身,生怕自己的配置单打不过一台理想L6。
结果马斯克老师端上来一台“除了自动挡,其他全手动”的毛豆Y,还卖二十多万。
这哪是在卖车,这是在筛选信徒,提纯粉丝。
能花这个钱买这台车的人,FSD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因为他的大脑已经完成了最高级的自动驾驶——自动忽略性价比。
这是一种超能力。
其实马斯克已经悟了,他深谙“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
但这次,他掀的不是同行的桌子,他掀的是自己用户的心理预期。
你们不是天天喊着要便宜的特斯拉吗?给你们。
一个降价10%,但配置缩水30%的“特供版”。
这操作就相当于你考大学,学费比别人便宜两百块,但毕业证上写的是“高级技工(函授)”。
它最大的作用,不是走量,而是让你回头一看,觉得加五千美金买那个标准版Model Y,简直是性价比爆棚。
真的,你倒过来看。
只要加一点点钱,你就能得到一台“现代汽车”。虽然它的配置在国产车面前依然是个弟弟,但起码,它有电动的后视镜,它有顶上的大玻璃。
这就像餐厅老板推出了一个售价50元的“窝窝头就咸菜”,然后告诉你,只要再加10块钱,就能升级成“四菜一汤”套餐。
最好的营销,是创造一个“垃圾”出来做对比。
我最近在想,如果把车里的屏幕都换成墨水屏,是不是会特别赛博养生。当然,这只是一个中年男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写到这里,我得承认这个比喻有点硬掰,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高情商:不背刺老车主。
低情商:反正你们也没别的选。
我严重怀疑,这台车诞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北美网约车市场特供的。毕竟作为生产力工具,耐用、便宜(相对)、品牌响亮,这就够了。
但问题是,这股风吹到国内,就完全变味了。
它变成了一个信仰的图腾,一个智商的过滤器,一个大型的社会学实验。
所以,这车能大卖吗?
我的判断是,能。
为什么?
因为对于真正的信徒来说,逻辑、配置、性价比,这些都是最不需要的东西。他们需要的,只是那个T字标,以及那个男人给他们编织的,关于星辰大海的梦。
这个梦,二十多万,手动后视镜,值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