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到重庆,2小时不到。
听着像天方夜谭,但再过几年,这事儿可能就真成了。
想想看,今天还得在三个多小时的车程里数山、盯窗,等新渝贵高铁开通,火锅都还没涮两轮,车就停站了。
对,350公里的时速,不是吹的。
贵州到重庆,距离变短,火锅味儿更近。
别小看这点时间,缩短的可不仅是车程,还有两地经贸、物流和旅游的“距离感”。
不过,贵州人现在最关心的,可能还不是去重庆的火锅,而是自家地盘上的那些“断点”啥时候能补上。
比如都匀到凯里,这俩地儿明明隔着不远,结果火车得绕个大圈,动不动两小时起步。
等城际铁路修好,20分钟,干净利落。
什么苗寨、丹寨小镇,统统一脚油门就到。
别的不说,丹寨那万达小镇的旅游业,怕是已经开始偷偷乐了。
毕竟,高铁一响,游客自带流量,这谁顶得住?
再说遵义到铜仁,这俩地方不光是地理上的邻居,还是贵州旅游的“拳头产品”。
一个有遵义会议会址,一个有梵净山,两边的红色文化和自然风光一直都有人抢着看。
可惜,现在要转贵阳,折腾四五个小时才能到,游客是真累,商人更愁。
高铁一通,不光游客省事儿,茶叶、辣椒也能有块“快车道”。
你以为高铁只是个交通工具?
不,它还是条移动的“经济带”。
当然,贵州的野心可不仅限于“家门口的事儿”。
兴义到百色高铁,这条线比的已经不是谁家菜市场更近,而是直接开辟了一条“出海通道”。
你没听错,贵州的山货、煤炭、磷矿,搭上这条高铁,能一路往南跑到广西港口。
过去得绕道贵阳、南宁,六七个小时折腾得人头疼腿也疼。
等高铁一开,时间缩短一半不止,贵州的货物流通,这下是真有了“加速度”。
可别以为贵州修高铁是块“轻松活儿”。
说句实在的,贵州的地形条件摆在那儿,修高铁简直就是跟大山“掰手腕”。
山多、桥隧比高,每公里造价比平原地区高出一大截。
可贵州人硬是用“啃硬骨头”的劲儿,把这些项目一个个推进了。
像黔桂铁路的增建二线,时速从60-80公里提到160公里,这不就是翻倍的效率?
更别说还能跑动车组,货运能力也跟着翻番。
贵州的资源出山,广西的货物进山,这一进一出,经济账划得明明白白。
不过,说到这里,你可能有个疑问:贵州这么“折腾”高铁,到底图啥?
其实,答案很简单——“破圈”。
以前贵州就是个“山里娃”,外地人印象里,翻山越岭是常态。
可高铁修好了,4小时到广州,2小时到重庆,甚至还能和四川、广西抱团取暖,这不就是在告诉全国,贵州不再“远”了吗?
当然,光看这些线路还不够过瘾,得等它们真跑起来才算数。
等新渝贵高铁开了,贵阳到重庆的商务往来、旅游爆发,甚至连贵州的辣椒酱都能多卖几瓶;等泸州到遵义高铁通了,白酒产业链的抱团效应可能直接“拉满”;等兴义到百色高铁跑起来,贵州的山货走出深山,大山里的“小经济”可能就变成了“大文章”。
所以,问题来了:你觉得贵州的高铁网能“跑赢”时间和经济吗?
等这些线路全通了,贵州的未来会不会因此彻底变样?
这些事儿,咱们不妨坐等时间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