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朋友问我,想买新能源车又怕跑长途,充电桩排队排到怀疑人生,这可咋办?我反手就给他安利了能效玉衡C3这车——你别说,还真不是吹,它最近搞了个“一枪三用”的黑科技,直接把充电、换电、加油三合一,主打一个“哪儿都能加,加了就走”。这操作,简直是给新能源车主打了一针强心剂,彻底告别“充电两小时,排队四小时”的尴尬。
你说现在市面上新能源车不少,但真正能解决续航焦虑的,还真不多。要么是纯电,充电桩不够用;要么是插混,油耗又下不来。能效玉衡C3倒好,直接来了个“三电融合”技术大招,把电池、电机、电控玩出了新高度。它不光支持快充,还能在指定站点5分钟换电,更狠的是——居然还能外接便携式氢燃料增程包,临时应急,续航直接拉满。这哪是车?简直是“移动能源站”!
先说外观,玉衡C3走的是“未来极简风”,线条流畅得像被风雕过一样。风阻系数低至0.21Cd,这数据在同级里绝对是顶呱呱的存在。前脸那条贯穿式LED灯带,晚上一亮,整条街的焦点都是你,妥妥的“灯厂”水准。侧面看,隐藏式门把手+无框车门,高级感直接拉满。朋友说这车像“出片利器”,我倒觉得它更像“装逼利器”——上桌第一个动筷,走路摇头晃脑,就差在车顶写“我很贵”了。
坐进车里,内饰也没让人失望。大面积环保软包材质,味道小得不像话,新车也没“塑料味儿”。15.6英寸中控大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UI设计清爽,操作顺滑不卡顿。最让我上头的是那个“零重力座椅”,一键放倒能接近平躺,配上全景天幕,午休直接变“床车”体验。后排空间也够大,我1米8坐进去,腿还能跷二郎腿,家用完全没问题。
智能化这块,玉衡C3也支棱起来了。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一个不少。我试驾过一次高速,开启智驾后,方向盘自己打,车自己跟车,累的时候真香警告!更绝的是它那个“AI语音管家”,识别率高得离谱,你说“我有点冷”,它立马调空调;你说“我想听周杰伦”,歌马上响起,比媳妇还懂你。不过有个小槽点——语音偶尔会误唤醒,比如你说“哎”,它以为你在叫它,立马回“在呢”,有点上头过头了。
动力方面,玉衡C3提供纯电和插电混动两个版本。我试的是插混版,双电机四驱,百公里加速4.9秒,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把人按在座椅上,这加速感,别说“买菜车”了,连不少性能车都得喊它一声大哥。关键是,它百公里油耗才4.3L,亏电状态也才5.1L,燃油经济性这块拿捏得死死的。纯电版续航620km,日常通勤一周充一次足够,周末跑个短途也毫无压力。
说到这儿,咱也拉两台对手来比划比划。第一个是比亚迪汉DM-i,老对手了。汉DM-i的优势是保有量大,维修方便,口碑稳,“国民神车”不是白叫的。但它充电速度慢,纯电续航只有200km出头,跑长途还是得烧油,充电焦虑没彻底解决,有点“油电混动老咕噜棒子”的意思。再看特斯拉Model 3,操控和三电技术确实牛,但内饰简陋得像毛坯房,座椅硬,空间小,长途坐着真劝退,适合“驾驶玩具”爱好者,不适合家用。
而玉衡C3呢?它不光有快充、换电,还能临时“加油”(氢燃料增程),这“一枪三用”的思路,直接把出行边界给打破了。你想想,节假日堵高速,别人在服务区排队充电,你5分钟换完电走人,或者接个增程包继续跑,这体验,谁用谁知道。这哪是打脸传统新能源?简直是把脸按在地上摩擦。
安全性上,玉衡C3也没含糊。车身采用超高强度钢+铝合金混合架构,碰撞测试拿过五星。电池组有IP68级防水防尘,还带热失控预警,插混版的油箱也做了防爆处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得偏舒适,过弯侧倾小,紧急变道也不慌,开起来心里有底。
当然,这车也不是没缺点。比如那个氢燃料增程包,目前只在一线城市试点,普及还得等。另外,顶配版价格冲到28万,比汉DM-i贵了小几万,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溢价有点高”,但你要说它值不值——我觉得值,毕竟技术摆在这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摆在这儿。
回头想想,新能源车发展这么多年,大家要的从来不是“多快的加速”或者“多炫的屏幕”,而是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安心。玉衡C3这“一枪三用”的玩法,算是真正戳中了用户痛点。以前我们总说“电动车跑不远”,现在它直接说:“谁说的?我哪儿都能去。”
这么一台既能城市通勤,又能说走就走的新能源车,解决了充电焦虑,还把智能化、舒适性都拉满了,你说它是不是有点“神车”那味儿了?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考虑买它吗?要是你面对玉衡C3、比亚迪汉DM-i和特斯拉Model 3,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