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车友!近汽车圈有个大新闻,绝对算得上是“王炸”级别的——7月29号,咱们熟悉的“长安汽车”摇身一变,升级成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这可不是简单换个名字,而是国务院亲自批、国资委直接管的新央企!重庆那边领导都到场了,阵仗不小,说明这事儿分量十足。
新掌门朱华荣朱董,挂牌第二天就带着新班子跟媒体聊开了,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子劲儿:“咱这新央企,目标就是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核心技术须握在自己手里,为中国汽车强国出力!” 这话听着就提气!但也说明,压力山大啊。毕竟,这“新长安”可不是小打小闹,它整合了长安汽车、辰致集团这些老底子,注册资本200亿,下面管着117家公司,员工11万!这么大个摊子,要在现在这个“新汽车”时代玩转,难度想想都头大。不过,越是难,越说明这步棋走得值!
很多人说,这是长安150多年历史里少有的“大跃迁”,也是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的一个大事件。要知道,自从上世纪“二汽”之后,五十多年都没出现过专门造整车的新央企了!这操作,对长安、对整个行业,都是里程碑。
那这新央企到底“新”在哪?
之前不是有风声说东风和长安要合并吗?当时很多人觉得,合并重组太费劲,半年时间、几十亿都未能理顺。现在看,顶层设计显然更聪明、更有耐心。没走简单合并的老路子,而是来了个“脱胎换骨”的重构!如果说之前想的是“物理合并”,现在搞的就是“化学反应”——不纠结谁管谁、谁级别高,而是重新搭个架子,让这个新央企更贴近市场、更有活力!
为啥要这么搞?因为传统央企造车,一直面临几个老大难:市场反应慢、技术转化难、团队活力不够。根子在哪?就是机制不够活!资源、人才都不缺,缺的是一套能让资源流动起来、让人才冒尖、让技术落地的“活机制”。没有这个,谈高质量发展就差点意思。
所以,这次“新长安”的成立,就是想趟出一条新路子:不搞“拼图式合并”,要搞“化学式改造”!打破老规矩、老习惯,让企业真正“跑起来、活起来”。朱董也放话了:“新长安使命更光荣,要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关键是,这个新平台,能不能让能干的人放手干、让该放的权真正放下去?从目前看,管理层是有这个意愿的。
光说不练假把式,长安上半年成绩单够硬核!
新央企刚挂牌,长安汽车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半年考”答卷。今年1-6月,累计卖了135.5万辆车,创了8年新高!在现在这个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的市场里,这成绩相当亮眼,尤其是新能源车,暴涨48.8%,卖了45万辆!这背后,是长安“三管齐下”战略(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的成果。
看看它的“三剑客”:
阿维塔(高端智能): 6月卖了1万多辆,连续4个月破万,同比增长117%,海外市场更是猛增531%!泰国高端市场都登顶了。未来规划很猛,2030年要搞17款车。
深蓝汽车(科技运动): 央企新能源里的“销量担当”,累计突破50万辆!技术很牛,比如解决冬天续航焦虑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还拿了国家专利金奖。跟华为合作的智驾技术,让20万的车也能享受高端智驾。新车S05、L06都瞄准爆款。
长安启源(主流家庭): 上半年卖了16万辆,增长22.9%。Q07这款车很火,连续两月是20万内新能源中型SUV销冠,快卖3万辆了。下半年还有新车要上,目标冲击主流新能源品牌前五。
燃油车这块,长安的“基本盘”也很稳,CS75系列、逸动轿车都是常青树。更厉害的是海外市场,上半年卖了近30万辆,增长5.1%。泰国、埃及等9个海外工厂已经投产,未来还要建20个!欧洲市场也突破了,阿维塔、深蓝都出去了。目标是2030年海外销量占比超30%!
智能化下半场,长安押注“智能汽车机器人”
都知道新能源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长安的“北斗天枢计划”就是冲这个来的。搞了个SDA平台,融入AI大模型,能实现原地掉头、钟摆停车这些酷炫功能。阿维塔11那3颗激光雷达、34个传感器、400TOPS算力,智驾体验绝对拉满。长安说未来汽车就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为此砸下重金:未来10年投2000亿搞研发,新增1万人的科创团队!连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这些“新质生产力”都在布局,年底飞行汽车就要试飞了!
写在后:
“新长安”的挂牌,绝不仅仅是换个马甲。它代表着央企造车思路的一次重要转向——从简单合并到机制重构,从追求规模到激发活力。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能不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还需要时间检验。但至少,它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绕开了老路子,选择了更难的“化学反应”。
对于长安汽车本身,上半年亮眼的销量和清晰的品牌、技术、全球化战略,已经证明了它的实力和转型决心。新央企的身份,无疑给它加了一把火。目标很明确:2030年挑战500万辆产销,新能源占比超60%,冲进全球前十!这野心不小,但长安这次,确实是玩真的!中国汽车要变天了?咱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