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试驾领克10EM-P,电混四驱也玩高性能

当领克10 EM-P的车轮碾过安吉盘山公路最后一个发夹弯时,仪表盘显示四驱系统介入响应时间:10毫秒。这个数字比人类眨眼速度快30倍——正是这种"快过本能"的技术突破,让这辆5米长的中大型轿车在"江南秋名山"完成了人车合一的惊艳首秀。作为领克首款定位"智能电混四驱轿车"的旗舰车型,它用390kW狂暴动力与4.2L亏电油耗的颠覆性组合,彻底改写了我们对性能与节能不可兼得的固有认知。

---

一、四驱性能的革命:快且省的黑科技

传统四驱系统总伴随着高能耗的妥协,但领克10 EM-P的eAWD智电四驱系统用三项创新实现了破局:

- 瞬时响应的P4电机:后桥90kW异步电机采用完全解耦设计,空载时实现"0拖曳",介入速度仅需10ms(传统燃油四驱需200ms)。这意味着过弯时扭矩分配几乎同步于方向盘动作,连续发夹弯中车身稳如轨道。

首次试驾领克10EM-P,电混四驱也玩高性能-有驾

- 性能与节能的黄金配比:实测数据令人惊叹——四驱版0-100km/h加速5.09秒(比两驱快近2秒),而亏电油耗仅3.9L/100km(四驱比两驱多耗油0.16L)。这得益于AI智慧能量管理系统的毫秒级决策,实时优化三电机与发动机的协作逻辑。

- 全场景自适应四驱:系统自动切换适时/全时四驱模式。低速爬坡时自动锁止四驱,冰雪路面扭矩分配精准至30:70;高速巡航则切换前驱主导,能耗直逼两驱车型。

---

二、底盘与操控:5米轿车的"灵巧基因"

首次试驾领克10EM-P,电混四驱也玩高性能-有驾

即便车长超5米,领克10 EM-P在安吉山路的表现却像紧凑级钢炮,秘密藏在CMA Evo架构的三大精妙设计里:

- 赛道级悬挂组合:纯铝合金双叉臂前悬+增强版五连杆后悬,簧下质量降低20%。配合液压可变阻尼悬架,过减速带时柔如毛毯,攻弯时侧倾控制在3°以内。

- 媲美超跑的灵活性:5.3米最小转弯半径(同级平均6米+),麋鹿测试81km/h成绩,让它在窄巷调头或紧急避障时异常敏捷。

- AI底盘协同控制:车身姿态算法实时补偿过弯G值,动态调节四轮扭矩。试驾中刻意高速切入S弯,车身轨迹始终紧贴方向盘指向,轮胎嘶叫声?不存在的。

首次试驾领克10EM-P,电混四驱也玩高性能-有驾

---

三、智能普惠:激光雷达的"全民普及"运动

领克做了一件行业震动的事:将激光雷达和700TOPS算力的英伟达Thor芯片全系标配,让20万级轿车首次拥有30万+车型的智驾硬件。实际体验中,两套系统配合堪称天衣无缝:

- 激光雷达的超强感知:速腾聚创M1 PLUS雷达在150米外识别15cm低矮障碍物(夜间暴雨环境衰减仅15%)。盘山路上突然窜出的动物,系统比驾驶员早1.5秒触发预警。

首次试驾领克10EM-P,电混四驱也玩高性能-有驾

- Thor芯片的决策革命:700TOPS算力支撑的"千里浩瀚H7系统",实现无图城市NOA和通用障碍物连续避让(G-AES)。更惊喜的是记忆泊车功能——在地库遇到抬杆拦路,车辆自动呼叫物业系统远程开启。

---

四、座舱:把"百万豪车"配置装进20万级

坐进车内,领克用细节诠释何为"顶配即标配"的诚意:

首次试驾领克10EM-P,电混四驱也玩高性能-有驾

- 四座平权设计:前后排均配备通风/加热/按摩云感座椅,后排支持124°电动调节,腿托升起即刻切换"零重力模式"。

- 移动音乐厅:哈曼卡顿23扬声器布局7.1.4声道,1600W总功率下播放《加州旅馆》,鼓点震动通过头枕直抵耳膜。

- 隐藏式豪华:中控扶手下层藏有5.7L冷热冰箱(-6℃~50℃),夏天冰饮冬天热咖啡;副驾椅背弹出承重15kg的磁吸桌板,移动办公秒变现实。

---

首次试驾领克10EM-P,电混四驱也玩高性能-有驾

五、续航哲学:没有焦虑的"全能战士"

针对用户最关心的补能与里程痛点,领克给出双优解:

- 纯电通勤自由:38.2kWh神盾金砖电池实现240km CLTC续航(支持13分钟快充10%-60%),足够覆盖一周通勤。

- 长途穿越利器:满油满电1400km综合续航,北京到上海单程无需补能。更惊喜的是对外放电达3.3kW,露营时同时驱动咖啡机+投影仪毫无压力。

---

写在最后:技术平权的时代样本

当领克10 EM-P以19.2万预售价开启预售时,它真正实现了"四驱性能民主化"和"激光雷达普及化"。这款车证明了一件事:中国品牌的技术创新,不是堆砌参数的军备竞赛,而是让用户用主流预算享受越级体验的价值革新。九月上市在即,或许我们很快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小区地库里,40万的豪华轿车与领克10 EM-P并肩停放——前者车主好奇地打量后者车顶的激光雷达,眼神里带着惊讶与羡慕。这就是技术平权带来的,最动人的风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