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销商艰难经营,新车价格战,政策救助难落实

人生如市场,谁不是被高位套牢的小散户?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和某些汽车经销商一样,表面风光,背地里散装。站在人生库存里,看着价签上的“建议零售价”一票再一票地下调,还得装出一副“我很值钱”的亚子。有人说,活着就像卖车,卖得出去是命好,卖不出去就得靠金融保险贴补贴补,亏也要笑着亏,反正谁让你是小散户,不是中升、永达,连申花都靠不上的那种小作坊呢。

最近汽车圈的故事说来狗血:新能源车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燃油车像被拴在柱子的老黄牛,喘着粗气等最后一锅水煮熟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一半,你说可怕不可怕?厂商拼了命产,市场拼了命躲,只有经销商在中间泥里打滚,哪个都不得好。国产造车新势力号称“弯道超车”,可是经销商直接就超了“苦海无涯”。豪华品牌也悲催,赚不到新车利润,全靠卖保险办分期。卷到最后,谁的钱好赚?还是借银行的好赚,前提是银行还愿意借。

价格战打得哐哐响,经销商门口喜庆鞭炮几乎天天放,车价天天降。有人说买车就是像等房价腰斩一样,等着抄底,可一等,底下还有底,底下的底还有地雷,经销商炸得只剩碎片。你以为卖得多就能赚得多?错,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中国人爱热闹,汽车行业更爱热闹,“你亏我也亏,大家一起亏,亏到天荒地老,把这个行业的死撑精神发挥到极致!”2025年第一季度,经销商们集体上演真人版“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过唱的是《凉凉》。现金流断裂,库存高高在上,经销商每天不是在算账,就是在和银行玩心理战,试探对方还有没有耐心。所谓经营,就是把每天的负债当作瘦身计划,愣着让工资条和利润表一起减肥。

厂家不傻,经销商不会真傻,可顾客是真难搞。顾客把价格砍成西瓜皮还喊贵,经销商则想抬头搞点新能源,抬头看见政策一团雾,低头库存一片血。车卖不掉还得交房租,员工工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个个盯着你钱包里的那三瓜两枣。头部集团还能靠并购,尾部经销商就只能靠嘴,“喊个红包,政策快上!”盼的就是哪天有救命稻草飞到自己头上——可惜现在飞回来的更多是债主电话。官方消息灵异得很,说是今年市场持续向好。确实挺好,大家库存都多得可以当仓库出租了,营业收入也会玩魔术,能减10%的花式跳水。这年头,连气都要往下吸一吸,生怕浪费了氧气也亏本。

汽车经销商艰难经营,新车价格战,政策救助难落实-有驾

4S店曾经是身份的象征,今天成了亏损的象征。新能源分割了昔日的江山,燃油车跟50岁中年人拼命保住最后的饭碗,偏偏上下游一齐“卷”。金融、保险、衍生业务,现在是4S店最后一口奶,喝得呛也得喝,不喝明天饿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在东风我在长安,而是我想拉存量你却拼命推新车。毛利说起来还维持在7%左右,听着不赖,其实和物价、人工、房租一算,连条秋裤都省不下来。去年净利润率还敢维持个0%,今年就滑进了负数。玩笑开到最后,经销商终于明白,天底下最难的是免费送钱给客户,还要陪着笑脸送祝福。

传统燃油车熬成了雾霾,经销商熬成了仓鼠,一直吃库存,磨牙的声音比隔壁装修还刺耳。至于二手车?政策是放开了,限迁早就取消,连增值税都开始宽松,但新车价格跌成白菜,二手车就算开得出去也得赔个屁股朝天。二手车业务占比高的集团号称“逆境求生”,其实是“顶风作案”。净利润呢?从2019年的2%掉到-2%,如果一家人都能这么节食,说不定还能瘦成轻盈的风信子——可惜经销商没有瘦身秘籍,只有越来越厚的账本和越来越薄的利润。

谁的管理费高谁尴尬,最高的正通能到15%,最会过日子的中升只花7.1%。有管理费高得吓人,费用率还能比美东、永达稳得住。账本越复杂,经销商的能耐越花哨,当然更多的都是自我安慰:别人亏得多,我亏得少,就是行业标杆。费用压着利润的头呼呼作响,就是不肯散开;银行贷款像呼啦圈,腰绑得再紧,松一次就哗啦啦全倒了。

汽车经销商艰难经营,新车价格战,政策救助难落实-有驾

阴晴不定的行业里,头部集团高举高打,成立新能源事业部,布局充电、电池回收、智能网联。这听起来像乡镇企业升级写字楼,大家都在做全生命周期服务,仿佛今天卖车,明天你还能回收它充个积分。你以为这叫多元化?说白了还是想多捞一瓢水,日子太难,每滴都是活命钱。合纵连横、并购重组变成了新国策,头部集团撑死,尾部经销商饿死,最后反正都不太好受——谁也别嘚瑟。

政策口号又来了,说要调研、要纾困、要金融支持。“阶段性措施”,就是你抱着只能用一阵子,等哪天政策变了,昔日救命的稻草秒变催命符。银行、信贷额度、延期展期,授信政策天天走秀,落实下来就像买彩票,中奖概率呵呵。昨天说打补丁,今天又说贴息,明天一觉醒来,风向又变。政策永远在路上,经销商已在途中饿晕。所谓“引导金融加大支持”,翻译过来是“这班车你别指望按时到站,还不如自己开电动车先走一步”。

还有人相信行业有救,理由是新能源红利正在释放。新能源品牌经销商今年盈利占比42.9%,燃油车亏损率58.6%。表面上新能源方向正确,但背地里,售后收入少、投资回收难,外面风光里面啃玉米芯。新能源趋势如同天上掉馅饼,能不能接到还得比谁跑得快。有人跟我说:“转型才能自救。”可问题是,转型不是一道菜,是十桌流水席。少了政策兜底,焖烧锅里全是煮不熟的鸭子,有几家等得起?

于是,汽车经销商这个群体,活成了2025年中国民营经济的缩影:一边期盼政策扶持,一边不敢撕破脸做无声抗争;一边研发新能源业务,一边在金融险滩中喝西北风。有时候做生意就像买彩票,自信来了还敢买一张,赔光了继续复投,说不定哪天东边二手车、西边新能源全线翻红,自己能捞到一条生路。可现实证明,天降大奖那都是做梦,剩下的才是生活。

谁不是在看行业外的天,盼点甘露?有人说撑到明年就能熬出头,可经销商老板们安慰下属的话听了三五年,工资卡越刷越薄,家里的小金库逆生长,连年夜饭都想去麦当劳蹭个儿童套餐。有人还幻想政策雨露均沾,被雷劈中倒也认了,最怕的是雷声大雨点全打在别人身上,自己这缸水怎么都不满。

行业里的人还在互相玩段子:“别急,再挺半年。”其实大家心照不宣,能挺到下一个半年已经是混得好的那波。以前唱的是“明天会更好”,今年歌单改成了“明年未必活”。人生海海,皆是库存;你看我苦中作乐,别人看我偏偏不倒。可谁又能拒绝荒诞?我不是经销商,我只是库存中那辆不开的老宝马。能笑出声来,算你我都还活着。

汽车经销商艰难经营,新车价格战,政策救助难落实-有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