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4万赚了2亿,创维发布报告后,给车企提供了全新的盈利思路

创维汽车去年只卖了不到4万辆,却赚了2个亿——这消息在新能源车企普遍“赔本赚吆喝”的背景下,简直像颗深水炸弹。想想看,零跑卖了近30万辆还亏了28亿,小鹏、蔚来这些月销量过万的品牌也深陷亏损泥潭。创维这波操作,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今天咱们就掀开盖子瞧瞧,它给行业带来的盈利新思路,说不定真能点醒不少车企呢!

🔍 一、创维汽车的“反常”盈利密码

1. 轻资产代工模式:省出真金白银

创维自己没建厂,车子全靠代工生产。这一招直接避开了动辄百亿的工厂建设投入,研发、制造分开运作,资金压力骤减。反观许多新势力车企,从研发到生产全链条自营,前期投入像无底洞。业内专家估算,一座现代化整车厂的成本至少50亿起步,而创维的代工模式把这部分硬成本转成了弹性支出,利润空间一下就打开了。

2. 海外市场成“利润奶牛”

销量4万赚了2亿,创维发布报告后,给车企提供了全新的盈利思路-有驾

去年国内只卖了1.18万辆,但中东却狂销3.5万辆,同比暴涨230%!沙特、阿联酋消费者尤其偏爱创维,更关键的是——黄宏生亲口承认:“海外卖车毛利是正的”。中东市场对价格敏感度低,创维凭借性价比和健康概念(比如N95滤芯、健康监测功能)精准切入,单台利润远超国内。这种“墙外香”的策略,给困于价格战的车企提了个醒:出海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必答题。

3. 家电基因的成本控制术

背靠创维集团34年制造业根基,成本管控刻进DNA。举个例子:智能化系统直接嫁接创维家电生态,和自家软件团队联合开发,省下几十亿研发费;生产线自主设计,10亿搞定同行百亿的投入。反观某些新势力,5亿元设计车标、高管出差必坐商务舱这类“烧钱操作”,在创维体系里根本不可能发生。精细化运营,才是盈利的底层逻辑。

🌍 二、中东攻略:创维的“沙漠金矿”开采术

销量4万赚了2亿,创维发布报告后,给车企提供了全新的盈利思路-有驾

创维能啃下中东市场,绝非偶然:

- 认证先行:早在2023年就拿下欧盟WVTA认证,这张“通行证”让中东经销商信心倍增;

- 本地化破局:针对右舵市场提前布局(2018年启动研发),车型适配快人一步;

- 健康牌精准打击:中东高温沙尘环境下,“N95滤芯+负离子净化”直击痛点,把车打造成“移动健康舱”,甚至被网友调侃为“养生车”——差异化卖点立住了。

销量4万赚了2亿,创维发布报告后,给车企提供了全新的盈利思路-有驾

更聪明的是轻资产出海:技术授权给当地KD工厂(如沙特KAG集团),避免重资产投入,利润还更高。迪拜街头一排排创维出租车,就是活广告。

💡 三、给行业的启示录:赚钱可以“另辟蹊径”

1. 重新审视“代工”价值

创维模式证明,未必非要自建工厂。未来可能出现专业汽车代工巨头(类似手机富士康),车企专注研发设计,制造外包。资源集中后,行业重复投资的内耗有望缓解。

销量4万赚了2亿,创维发布报告后,给车企提供了全新的盈利思路-有驾

2. 盈利节奏比规模更重要

黄宏生说过:“以亏损换市场是自杀”。创维2023年就把单车亏损压缩50%,成为新势力中亏损最少的企业之一。控制成本、阶段性盈利,比盲目冲量更可持续。零跑2024年近30万销量盈利转正,也印证了这点——规模并非盈利唯一解。

3. “汽车+家电”生态协同

创维的“陆海空”战略(电动车+智能家居+光伏)形成闭环。车载系统与家电互联,光伏业务反哺充电场景,这种生态协同是传统车企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销量4万赚了2亿,创维发布报告后,给车企提供了全新的盈利思路-有驾

💎 结语:重新定义“小而美”

创维的盈利故事像一针清醒剂:当行业沉迷于“卷配置”“拼流量”时,它用成本控制、海外聚焦和模式创新,走通了少有人走的路。销量不是终点,利润才是生存底线。2025年新能源淘汰赛加剧,谁能把创维的思路融入自身——轻装上阵、精准出击、精打细算,谁就更可能笑到最后。毕竟,活下来,才能等到春天的花开🌱。

(注:本文数据综合自创维集团财报及公开行业报道,核心观点经汽车产业链专家交叉验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