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通风从豪车选配,因需求、新能源及成本降,渐成十几万车型标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三伏天里钻进被烈日暴晒过的爱车,空调开再大,后背和座椅接触的部分依然闷热潮湿,就像一块湿毛巾贴在身上? 这感觉,俗称“蒸桑拿”。

解决这个问题的神器——座椅通风功能,曾经是豪华车的专属象征。 想在一辆57万的奥迪A6上拥有它? 抱歉,请额外支付6万选配费用。 奔驰宝马便宜些,也得一两万。 而普通家用车,连选配的资格都没有。

但神奇的是,它的“镜像”功能——座椅加热,却早已普及到十万元级别的车型,甚至成为标配。 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一句“成本高”能概括的。

座椅加热的原理,简单得像条电热毯。 就是在座椅内部铺一层电阻丝,通电发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它对座椅面料不挑剔,不管是真皮、仿皮还是织物座椅都能完美融入,增加的成本非常有限。

座椅通风从豪车选配,因需求、新能源及成本降,渐成十几万车型标配-有驾

座椅通风则是完全另一套复杂的体系。 它不是在座椅里加电阻丝,而是需要安装4-6个独立的轴流风扇。 这些风扇本身并不贵,几十元一个,整张座椅全部风扇加起来成本也就两百多元。

真正的成本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首先,座椅通风对皮革面料极为挑剔。 普通皮革不透气,必须打孔才行。 但打孔不是简单地在皮子上戳洞,它会显著削弱皮革的强度。 为了避免人体长期压坐导致皮革断裂,必须选用强度更高的高级皮革,成本立刻飙升。

更复杂的是座椅内部的重新设计。 为了安装风扇,必须在座椅发泡层预留出风道和空间,这需要完全重新设计座椅结构。 设计时必须精密计算,既要保证气流畅通,又要确保座椅的支撑性和舒适性不会因内部被“掏空”而打折扣。

这还没完,座椅通风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 比如模拟膝盖压在座椅上再松开的“模拟膝压试验”,要重复5000次;模拟乘客坐下再起来的“模拟运行试验”,更要完成惊人的80万次动作,以确保通风系统在汽车整个使用寿命中不会失效。

通风方式的选择也直接影响成本和体验。 主流分为“吹风”和“吸风”两种。 吹风式风压大、降温快,但舒适性较差;吸风式风压小但风向稳定,体感更舒适,不过需要更精细的风道设计,成本也更高。

甚至一些高端车型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通风,引入了“空调版”座椅通风——将空调冷风通过专门铺设的管道导入座椅内部。 这样风扇只需低转速就能让乘客感到凉爽,既降低了噪音又提升了舒适度,但成本也进一步增加。

还有更前沿的“冰箱版”座椅,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 运行起来没有机械运动,完全不产生噪音,但它在制冷的同时也会释放大量热量,散热问题很棘手。 特斯拉甚至正在研究一种通过液体介质循环流动来调节座椅表面温度的方案。

座椅通风从豪车选配,因需求、新能源及成本降,渐成十几万车型标配-有驾

既然如此复杂昂贵,为什么我们现在能看到越来越多十几万甚至不到十万的车型开始标配座椅通风了呢?

首先是市场需求驱动。 中国消费者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端车型(价格超过30万元)配备座椅通风系统的比例已经超过60%。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成为了关键的助推器。 新能源车的一大痛点就是续航,而空调能耗最高能占到总能耗的40%。 座椅通风功能开启后,乘客在车内温度稍高时也能感到凉爽,这就允许将空调温度调高、风力调小,直接节省空调能耗,间接提升续航里程。

电动车本身也更容易集成座椅通风。 传统油车只有一块12V蓄电池,供电和电控都比较麻烦。 电动车拥有大容量电池和完全电子化的控制架构,额外接入一套通风系统方便得多。

产业链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更是直接原因。 风扇可以做得更小,节约了座椅内部空间;面套更多采用合成皮革,更方便打孔且强度足够;通风座椅的生产开始模块化,效率大幅提高。

座椅通风从豪车选配,因需求、新能源及成本降,渐成十几万车型标配-有驾

国内的座椅供应商也越来越多,竞争激烈。 根据2025年的报告,一套价值3000-5000元的基础款座椅,升级通风功能的成本已经可以控制在1500元左右。 这让十几万的平价车型也能轻松覆盖这一成本。

技术进步同样功不可没。 全球座椅温控领域的领军企业捷温科技,在理想MEGA HOME上推出了创新专利——“吹吸一体”方案。 通过在一个风机壳体内安装两个“背靠背”的小风扇,实现了吹风与吸风模式的结合,有效减小了安装空间并降低了成本。

其吸风模式能在1分钟内将座椅表面温度从60°C降至37°C;吹风模式则能达到20立方米/小时的风流量。 这种可切换模式的设计,让用户在暴晒后可以先用吸风模式快速降温,长途驾驶时再切换至吹风模式持续送风。

从市场数据看,中国汽车座椅通风系统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24年,中国汽车座椅通风系统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XX亿元,到2030年将突破XX亿元。

座椅通风从豪车选配,因需求、新能源及成本降,渐成十几万车型标配-有驾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目前,40万以上的车型提供座椅通风的比例已经是100%;25-40万价位段不到40%;15-25万价位段的配备比例,甚至比25-40万价位段略高一点;15万以下的车型中,也有8%提供了座椅通风功能。

我国2024年20万以上销量最高的20款车里,已经有75%的新能源车都标配了座椅通风。 这清晰地表明,座椅通风正在从高端豪华配置,逐渐走向大众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