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配零跑C16提车记:一个南方家庭的六座SUV日常
今年过完年,家里气氛就有点微妙。小孩越长越大,老婆天天念叨着“后排安全座椅一装下去,外婆都没地儿坐”,说得我心里直发虚。五座车这事儿,其实去年国庆回老家时就暴露了毛病——一家人出门,硬生生把爸妈晾在了出租车上,那场面真是尴尬得不行。
琢磨着换辆6座SUV,可看来看去,这价钱也不是闹着玩的。我表弟去年刚买台合资品牌的6+1布局,都快22万了,还没啥花头配置。那会儿还真没想到零跑C16会冒出来个2026款,而且指导价直接干到15.18-18.18万,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标错价了?微信群里有个老同学说:“新款比老款便宜不说,还加了一堆东西,你信不?”我半信半疑,但想着要试总归要自己开一圈才晓得。
先聊价格,不吹牛,这事最后拍板还是因为钱包受不了太多折腾。我选的是顶配增程版,一来官方数据摆在那里,说选顶配的人最多;二来实际对比下来,同样的钱能多出不少实用配置。销售小陈当时跟我唠嗑:“哥你想啊,这套高通8295P芯片,以前只有三四十万级别才能见到,现在十几万能体验。”他说话带点口音,我差点以为他忽悠我,不过现场摸了一遍还真挺扎实。
最让我意外的是后排娱乐屏。这玩意之前只在理想L系列那种大几十万的车上见过,小孩每次进展厅都黏在屏幕前死活不肯走。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噱头,用起来未必好使。但事实证明,有娃家庭懂的都懂,有这个屏幕之后,小朋友安静不少——虽然偶尔还是嚷嚷要看动画片,但起码高速路上一觉睡过去,不再哭闹烦人。
再往下细数,那些所谓豪华功能,比如两排按摩、通风、加热这些,看起来像花架子,其实夏天上海湿热天你坐进去才知道值多少分量。有一次周末带全家去崇明岛烧烤,下班赶过去背上一身汗,上车开按摩和通风,大概十五分钟,人已经缓过来了。而且二排还能左右调节位置,对我们这种一家三口外加老人来说特别灵活。有时候岳母抱孙子非要坐中间,也能轻松调整空间。
还有冷门配置,比如那个21喇叭音响系统,我原本觉得纯属浪费钱。但邻居阿勇是搞音响维修的,他听了一耳朵,说“哎呦喂,这低频做得不错,比某些进口品牌还厚道”。后来晚上送老婆回娘家,我们特地放了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确实感觉氛围感拉满。不夸张讲,比以前那台旧SUV里的破收音机强太多倍。
其实养护方面倒也不用担心太多,上次保养顺便问师傅,“增程机油一年换一次够啦!”他说现在新技术稳定性高,只是偶尔检查一下冷却液和电池状态就行。不过网上有人吐槽,说激光雷达容易积灰影响识别效果。我自己试验过几次,大雨天倒确实时灵时不灵,所以现在习惯每隔两周擦一下雷达盖板,也算图个安心吧。
续航的话,增程版纯电280公里,对于市区上下班绰绰有余。我们平时每天40公里不到,一周充一次电根本不是问题。有段时间公司临时搬迁到郊区,每天来回70公里,也是10天一充没压力。要是真打算自驾远途返乡,高速油耗部分稍微偏高一点,但总体算下来比燃油SUV省心许多。这也是为什么群友们常调侃:“新能源嘛,就是用法对路。”
插一句,有件趣事不得不提:刚提新车第三天,小区门口被保安拦住查牌照。他盯着我的C16瞧半天,“兄弟,你这是啥牌子的?咋这么像隔壁李家的?”弄得我哭笑不得,只能解释半天才让他放心。这也侧面说明,新款造型确实有那么点高级感,经常被误认成更贵的大牌车型——不过熟悉的人一眼认出来还是零跑自己的味道,多多少少沾光吧!
辅助驾驶这一块,目前只是在市区低速体验过几次自动跟停功能,还没有机会真正上高速端到端辅助驾驶到底靠不靠谱。本来说等暑假带孩子自驾西塘,到时候正好可以试试看效果如何。不过据销售顺嘴透露,现在的软件版本升级很勤快,每个月都有优化推送,所以应该不会掉链子……具体怎么样只能慢慢体会咯,总归底层硬件给足底气,人为因素反而变成最大变量。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上个月楼下修理铺老板私下八卦,说最近不少同行专挑新能源拆解研究。他嘀咕,“你们这些玩电动的新车型,将来淘汰率可能不像传统汽油那么快。”意思就是说更新迭代周期短,以后二手市场行情谁也不好断言。所以嘛,现在买新势力车型更多是一种尝鲜态度,看重的是当下体验,而不是指望几年以后还能卖个好价钱……
至于未来怎么养护、有没有什么隐藏毛病,目前看暂时无虞。但经验告诉我,新技术总归需要时间验证,就像群友讲的一句土话:“早吃螃蟹难免挨夹,可香是真香。”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穿插于文内相关生活片段及闲聊转述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