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质疑中国车品质!耐用度不及德系,腐蚀问题引发热议

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到底为何总被吐槽“用不住”?尤其是出租车司机最直观的评价:“中国车经常跑不到15万公里就毛病不断。”这种说法在当地越来越常听见。过去两年里中国车在俄罗斯市场一路火红,市占率高达70%-80%,从街头的网约车到乡下的小货车,身影随处可见。但实际反馈却充满矛盾,与车企宣传的“性能出色”、“高性价比”完全是两码事。买车容易,保养麻烦,大家到底经历了什么?

俄媒质疑中国车品质!耐用度不及德系,腐蚀问题引发热议-有驾

我发现,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Kommersant商业报的数据一出来,瞬间把中国车的“耐用度神话”击得粉碎。普遍一辆中国车在出租车队的平均寿命才15万公里,远远低于日韩、欧美车的25-30万公里。更扎心的,是发动机和变速箱问题出现得格外频繁。一位莫斯科网约车司机吐槽,相比欧洲品牌,自己用的国产新车维修周期超45天,即使换了零件也不放心——“去年一冬天发动机就修了两次,还几乎丢了工作”。这种经历在各大社交媒体里其实很普遍。

据Lamor汽车防腐中心的测试,17个中国品牌的车身金属件,在俄罗斯的极端气候下平均只能撑两到五年。西伯利亚更夸张,有些新车半年就开始生锈,有的品牌甚至两年不到底盘就烂出个大洞。

俄媒质疑中国车品质!耐用度不及德系,腐蚀问题引发热议-有驾

像JAC、Lifan、Jetour这些,金属部件寿命不到两年,Haval、Geely、Chery等虽然能撑到四五年,但防腐蚀能力还比欧洲同类车差三倍有余。这直接导致塑料件脆化、电路不稳定、漆面一刮就掉——别说外观,每逢秋冬,底盘都闹脏,甚至上镀层也挡不住盐渍路一冬下来的侵蚀。

其实中国车在俄罗斯所遭遇的“水土不服”,最明显的冲击就在严冬和盐碱环境下。俄罗斯入冬早,气温不时掉到零下50℃甚至更低,这对车辆低温启动性能就是极限考验。好几位网友在Reddit、Quora吐槽,每到冬天发动机打不着火,电池掉电快,有的甚至玻璃、密封圈都被冻裂。

俄媒质疑中国车品质!耐用度不及德系,腐蚀问题引发热议-有驾

有人家里有两台国产车,一台Haval,一台Lifan,三年前刚买的新车,这两年已经锈筋外露,满座一股霉味。这种情况让那些原本希望买中国车省钱的消费者反倒吃了大亏。俄罗斯2024年消费者调查也显示,超过六成驾驶者认为中国车的防腐性能根本不达标,44%批评金属材料太薄,几乎一半都担心车身老化影响安全。

更让人头疼的是维修的问题。按道理中国车性价比高,价钱实惠,但实际上一旦出现问题,维修可就成了大“坑”。配件周期常常超过一个半月,莫斯科的4S店也不敢保证马上能修好,“备件进仓等上45天不足为奇”,不少司机表示,只能忍痛把车放家门口等修理。

俄媒质疑中国车品质!耐用度不及德系,腐蚀问题引发热议-有驾

有的小姐姐在网络上调侃:“开了半年车就懂了什么叫‘自行打补丁,自己涂防腐油’。”更别提,电子元件稳定性堪忧,不少网友吐槽某国品牌的中控屏跟“挂羊头卖狗肉”似的,重庆买的配件寄到圣彼得堡还要过海关、转运,最后一摸还不是原装货。

这也让很多人重新审视本土品牌Lada——虽说技术老,外形传统,但维修方便至少让司机不太怕冬季“趴窝”。有专家直接说:“像Coolray引擎存积碳真快,和Lada相比,修理难度和成本都高不少。”俄罗斯央行报告里还提到,虽然中国车现在占到进口量的七成,但毛利受到汇率波动和进口关税的影响,价格其实也不便宜到哪里去。

俄媒质疑中国车品质!耐用度不及德系,腐蚀问题引发热议-有驾

不过,这几年中国车企确实开始“对症下药”,他们的努力还是挺明显的。Chery、GWM、Changan等头部品牌,2025年明显加大了在俄罗斯的投资力度——在图拉和莫斯科新建工厂,专门针对涂层材料进行了强化升级,发动机低温表现也变得更靠谱了。

Reuters报道现在有六家原本是西方汽车工厂在俄罗斯转型做中国品牌车,年产能飙到60万辆。像Moskvich工厂引进了JAC的技术,但是明令提高焊接和喷漆工艺,毕竟本土司机最在意就是“车坏了容易修”,Haval则和经销商连锁合作,品牌认可度一飞冲天,已经高达70%。这些做法确实提升了不少信誉,但对付寒冬和盐蚀的根本难题,还得继续下功夫。

俄媒质疑中国车品质!耐用度不及德系,腐蚀问题引发热议-有驾

俄罗斯政府最近还给中国车企出了个“难题”,2024年十月提高了回收费,实质上相当于变相加关税,并要求电动车和国产燃油车加快本地化生产。有人说这是倒逼中国车企必须扎根俄罗斯,自己设厂搞定防腐和低温适配,不能再靠“出口补贴”“半成品组装”混日子了。

对此一些专家给出的看法是:“中国车企如果能彻底掌握俄罗斯的低温材料技术,本地化后再叠加自己成熟的产业链,未来在整个欧亚市场都有一席之地。”不过,目前为止,利润空间和市场认可还在左右摇摆——毕竟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担心开不了五年就换车。

俄媒质疑中国车品质!耐用度不及德系,腐蚀问题引发热议-有驾

其实发挥中俄两国市场互补优势,中国车是真的能做到“有货就有市场”,俄方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大,中国车企的制造链完善可以高效供货。Rhodium Group报告还预测,2025年中国电动车出口量有望突破200万辆,俄罗斯市场份额会继续提高。

尽管如此,不论网络评论还是行业观察,核心难题还得逐步解决——锈蚀快、电路不稳、发动机短命、维修难、服务慢都是硬伤。哪怕俄媒承认,中国品牌车在低温电池、漆层工艺、防腐材料方面确实进步了不少,但和欧洲“老玩家”比,还有明显距离。

俄媒质疑中国车品质!耐用度不及德系,腐蚀问题引发热议-有驾

有意思的是,越来越多的老司机和专家都给中国车主支招:新车一买立刻做额外防腐处理,每年都要用专用喷剂维护底盘,这样才能把使用年限拉到十年以上。虽然看起来很“原始”,但确实是目前最实际的方法。许多人也觉得,未来中国车企如果敢砸更多钱在防腐和极寒工艺上,或许很快就能迎来逆风翻盘的新局面。

这场“耐力赛”才刚开始,看中国车下一步怎么在俄罗斯拼到最后,也许很快就能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俄媒质疑中国车品质!耐用度不及德系,腐蚀问题引发热议-有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