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运价雪崩,近万司机退出,行业陷入至暗时刻

近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 5 月份网约车市场数据。

网约车运价雪崩,近万司机退出,行业陷入至暗时刻-有驾

从数据来看,5 月份广州网约车单车日均营收仅 359.02 元,环比 4 月下降 11.8 元。即便日均订单量微增至 13.92 单,较 4 月增加 0.51 单,日均里程微增但营收仍下降。

网约车运价雪崩,近万司机退出,行业陷入至暗时刻-有驾

若按 30 天满勤计算,司机月均流水勉强过万,扣除平台抽成及车辆租金、电费、维护等成本后,实际收入已逼近生存红线。

在网约车市场,司机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现在的运价简直低得离谱,” 从事网约车行业多年的张师傅无奈地说,“同样的路程,以前能挣 50 元,现在只能拿到 30 元左右,收入大幅减少。”

为了维持生计,许多司机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李师傅每天早上 6 点出车,晚上 10 点才收车,一天工作近 16 个小时。“没办法,运价降了,只能靠多跑几单来弥补收入的减少,” 李师傅疲惫地表示,“但即便如此,收入还是大不如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广州网约车运价的持续下滑呢?

首当其冲的是运力过剩问题。全市注册网约车达 19.63 万辆,较 4 月新增 0.75 万辆,但日均活跃车辆仅 9.66 万辆,意味着近一半(49.2%)的车辆处于闲置状态,运力过剩加剧,市场饱和问题凸显。

其次,众多网约车平台的低价竞争策略也是重要因素。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各大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降低乘客的打车费用。然而,这些优惠的成本往往转嫁到了司机身上,导致司机实际收入减少。

运价持续下滑,也对网约车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司机的收入减少,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受挫,注册驾驶员数量从 4 月 17.70 万人降至 16.71 万人,近 1 万驾驶员退出市场,反映行业吸引力持续下降。

另一方面,低价竞争也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为了多跑几单,司机们不得不缩短车辆清洁和维护的时间,甚至疲劳驾驶,这给乘客的出行安全带来了隐患。此外,部分司机为了弥补收入损失表达对低价的不满,可能会出现拒载、绕路、辱骂等违规行为,进一步损害了行业的形象。

面对这一困境,相关部门和网约车平台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将加强对网约车市场的监管,规范平台的价格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同时,鼓励平台通过优化运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来提升竞争力,而不是单纯依靠低价竞争。

一些网约车平台也开始尝试调整抽成比例,减轻司机的负担。此外,平台还加大了对司机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以提升乘客的满意度。

但这些措施能否有效遏制运价下滑的趋势,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司机的生计,也关系到广大乘客的出行体验。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找到平衡司机、平台和乘客利益的有效途径,才能让网约车行业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网约车市场究竟何去何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