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的双标病,国外装孙子国内当大爷!该治治了!

部分中国汽车制造商得了一种病:消费者买车后就得说句好听的。否则,他们就恼羞成怒,痛诉周围一切与其为敌。互联网上到处都是车企的法务部。

中国车企的双标病,国外装孙子国内当大爷!该治治了!-有驾

日产要关日本工厂的消息刚透风,《日经新闻》的记者就把裁员名单摸得门清。

当地居酒屋老板愁得直拍大腿:“厂子关了,我的烤鸡串生意要黄啊!”可人家日产既没举报记者“造谣”,也没逼着平台删帖,就客客气气说“尚在讨论”。

中国车企的双标病,国外装孙子国内当大爷!该治治了!-有驾

大众中国高管年薪400万欧元的事被捅破天,德国工人在厂门口举着啤酒杯抗议。

可曝光的记者照样天天更新专栏,大众总部连个投诉电话都没打。这要搁咱们这儿,估计早被法务部告到“三代不能考公”。

中国车企的双标病,国外装孙子国内当大爷!该治治了!-有驾

反观某些中国品牌,在国内那可是威风八面:

方向盘跑偏能说成“智能车道辅助”

用回收棉美其名曰“环保内饰”

碰撞测试A柱弯折,转头就起诉测评机构“测试方法不科学”

中国车企的双标病,国外装孙子国内当大爷!该治治了!-有驾

更绝的是某新势力,海外用户集体投诉刹车失灵,官微装死半个月;

国内车主在论坛发张车漆气泡照片,两小时就接到“上门沟通”电话。

这服务响应速度,比特斯拉超充都快。

中国车企的双标病,国外装孙子国内当大爷!该治治了!-有驾

病的不是车企,是土壤

扒开光鲜的产销数据,底下全是脓包:

研发费比不过广告费,某车企每年砸50亿搞营销,研发团队却连个螺丝都要进口

国内维权成本高过天,三包政策玩成“套娃游戏”,海外维权?干脆当听不懂外语

地方保护主义养巨婴,某省新能源补贴直接按斤算,车壳子越重拿钱越多

中国车企的双标病,国外装孙子国内当大爷!该治治了!-有驾

现在连外资都学坏了:某德国大牌进入中国后,防撞梁悄悄换成泡沫板,美其名曰“轻量化”;某日系品牌把生锈叫“氧化美学”,车漆脱落说是“主动释放应力”。

汽车圈老法师说得好:“这不是造车,是造孽!”

当我们的车企学会在国外挺直腰杆维权,在国内低头老老实实造车,那才配得上“汽车强国”四个字。否则,全球销量第一的帽子,戴着比绿帽子还难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