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越野BJ30旅行家,上市了。官方指导价,9.99万。讲真,我看到这个价格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车,而是北京越野这家公司的精神状态。感觉王昊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9.99万起,带个混动,带个四驱,还搞了个方盒子造型,这已经不是卷了,这是直接掀桌子,把锅碗瓢盆全砸了,高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现在这个车圈,突出一个发疯文学。如果说之前友商们是把蛋糕端走了,那BJ30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灭了还要揣兜里带走。这帮搞汽车的,真的都疯了!
更离谱的是什么?是“整车终身质保”。朋友们,注意措辞,是“整车”,不是三大件。覆盖99%的零部件。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修仙小说里主角开局就送的“金钟罩铁布衫”,出门直接物理防御拉满。同行看了估计当场就要哭晕过去,这生意还怎么做?人家还在讨论怎么修bug,你直接承诺管你一辈子。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行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最好的售后就是让你没机会坏,坏了我也给你兜底,就问你怕不怕?至于发布会上那个“越野平权”的说法,听听就好。这词儿就跟“爱情”一样,属于品牌玄学。你以为你买了BJ30就能跟开大G的称兄道弟了?别傻了,人家玩的是圈子,是鄙视链,你这叫“性价比”。但能过,就是能过。北京越野悟了,它悟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打不进高端圈子,那就直接把圈子炸了,让所有人都下来玩泥巴。
然后我们来看技术,哦豁,又是熟悉的环节。超级混动,301千瓦,685牛米,电四驱响应0.03秒。这些数字,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说你们地球人怎么这么会整活儿。什么ATS全地形控制系统,雪地、沙地、泥地、涉水,听起来就像游戏手柄上的作弊码,恨不得给你来个“任意门”模式,一脚油门直接到公司楼下。但这些高大上的技术,真的有用吗?诶,我跟你说,这事儿吧,得民粹一点看。我作为一个真的在城市里开车的中年人,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决定一台车牛不牛的,不是实验室参数,而是你家小区门口那些开着老头乐到处乱窜的大爷。你电四驱响应再快,能快过大爷的碰瓷速度吗?你的全地形系统,有“早高峰加塞骂街”模式吗?没有吧。所以说,所有不考虑中国特色路况的技术,都是在整花里胡哨的。技术崇拜要不得,能把人安稳送到目的地,就是好技术。
当然,这车最实在的,还是空间和造型。车长4米73,轴距2米82,后排座椅一放倒,就是一个巨大的移动乐高,想怎么拼就怎么拼。这种感觉,我懂。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后备箱能塞下多少东西,比你百公里加速快零点几秒重要得多。这是一种务实的浪漫。然后是这个方盒子造型,简直就是当下的流量密码。现在这个市场,你要是不造个方盒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车企。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我楼下那台捷途旅行者,半年了,洗车的次数不超过三次,看着就糟心。当然了,这种方盒子造型,说实话,风阻肯定好不到哪去,跑高速的噪音估计也感人,但谁在乎呢?好看就完事了。再配上什么天池蓝、沙丘棕这些听起来就不用上班的名字,一把子就把那种“诗和远方”的氛围给整起来了。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用这种看起来很野的造型,来满足你在格子间里那颗骚动的心。
所以,BJ30旅行家到底是个啥?它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升级,它是一个信号,一个北京越野心态崩了之后大彻大悟的信号。它悟了,在如今这个杀疯了的汽车市场,体面和逻辑都是多余的。最好的手段不是去做一个更好的蛋糕,而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只能趴在地上捡面包渣。硬派和节能能不能兼得?专业和普及冲不冲突?这些问题,在9.99万的价格面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价格,这个配置,砸下来,整个市场都要跟着一个趔趄。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车比作自爆卡车,好像不太吉利。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胜利,一种充满了暴力美学的自爆卡车式攻击。就问你,怕不怕?反正我是怕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