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全新SUV,15分钟快充的固态电池能治好续航焦虑吗?

本田全新飞行员插电混动SUV预售价38到45万,比汉兰达多出了80公里的续航和15分钟快充的固态电池技术。节目实测发现,充满电从北京开到济南还剩12%的电,日常使用一天一充完全够用——不过第三排座椅偏硬,空间虽大但舒适性略有妥协。这是专为实用派家庭打造的选项,它或许不是最舒适的,但在续航、操控与充电效率方面做到了平衡,帮你省下路上更多时间。

主持人:我们这期节目将围绕本田全新飞行员这款中大型新能源SUV展开,最近它一露面,评论区就炸了锅,有人说它是家用出行的救星,也有人质疑这15分钟快充是不是又是PPT魔术。你说,这车到底是真香还是割韭菜?

嘉宾:我明白你为啥这么问,你一上来就点中了大家最关心的点。其实呢,这款车定位很清晰,就是冲着30到50万这个家用新能源SUV的主流区间去的,预售价38万到45万,比汉兰达双擎E+略高一点,但它的底牌是固态电池。你说它值不值,得先看它解决了啥问题。

主持人:对,我也是这么想的。你说现在中大型SUV新能源化率都到百分之四十了,说明市场已经不是‘要不要买电车’的问题,而是‘哪款更适合全家用’。那在这个背景下,本田推这么一款车,是不是也算顺势而为?

嘉宾:没错,而且你得看到,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和冠道、UR-V其实是互补的,相当于搭了个‘中型五座+中大型七座’的产品矩阵。冠道主打大五座,后排腿距有九百二十毫米,适合四口之家;而全新飞行员呢,是七座,第三排腿距七百二十毫米,175公分的人坐进去不挤,多孩家庭确实更实用。

主持人:嗯,我听懂了,你是说它不是要抢冠道的饭碗,而是把蛋糕做大。不过你刚说第三排能坐175的人,听起来不错,但我家娃妈最在意的是坐得舒不舒服,不是能不能塞进去。这七百二十毫米的腿距,真够用吗?

嘉宾:好问题。我得坦白讲,空间是够的,但舒适性确实有取舍。座椅填充物偏硬,长途坐久了会累。这其实是本田的一个设计思路——先保空间,再谈舒适。就像你说的,能坐和坐得舒服,是两回事。

主持人:哎,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就像咱家买沙发,尺寸大是大了,但要是硬邦邦的,坐半天还得起来活动筋骨,那也不算真舒服。所以这车更像是‘能用’,而不是‘享受’?

嘉宾:对,你可以这么理解。但它在别的地方补回来了。比如补能效率,20%充到85%只要15分钟,你想想,这相当于一杯咖啡的时间,电就快满了。而汉兰达同场景要28分钟,差了一倍多。你带家人出门,中途充电谁不想快点完事?

主持人:哇,15分钟?这听着是挺夸张的。但我得问一句,这条件是不是特别理想?比如温度、充电桩功率这些,会不会影响实际表现?

嘉宾:你问得太准了。这个15分钟是在25℃环境下测的,算是比较理想的工况。但即便如此,它也比竞争对手快不少。而且它用的是固态电池,热管理更稳定,不像传统锂电池那样容易受温度影响。所以实际跑长途,比如咱们实测的北京到济南那430公里,出发前充15分钟到80%,跑完还剩12%电,一天一充完全够用。

主持人: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踏实多了。之前我还真担心这15分钟是不是宣传噱头,但现在看,至少在真实场景里是能兑现的。那它比对手多的那80公里CLTC续航,是不是也挺实在?

嘉宾:非常实在。多80公里,听起来不多,但你想啊,从北京到济南430公里,剩12%电,说明它实际跑得比标称还稳。而且它的WLTC综合能耗才1.8升每百公里,比探险者混动低2.1升,省下来的不只是油钱,还有补能频率。你带家人出门,少停一次充电,就多玩半小时景点,对吧?

主持人:哈哈,你这算的是家庭幸福账啊。不过我得拉回来问一句,这车除了充电快、跑得远,开起来怎么样?毕竟咱们不是只坐着,还得自己开。

嘉宾:说到驾驶,这才是本田的强项。它用的是250千瓦的电驱系统,起步没顿挫,高速超车比汉兰达双擎快0.8秒。而且悬挂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过减速带特别干脆,没有那种‘坐船感’,比理想L8紧致多了。

主持人:等等,你刚说‘坐船感’,我一听就笑了。我家那辆MPV就是这种感觉,过个坎像在海上漂,晕车的人都受不了。所以这车开起来更‘整’,是不是也意味着操控更好?

嘉宾:是,我明白你的意思。而且它下摆臂用的是铝合金,比探险者的钢质轻15%,不仅操控灵活,还省电。这就像你背个书包,一个是塑料的,一个是铁的,走一天下来,哪个更累?

主持人:打个比方真形象。那座舱体验呢?现在人都讲究智能化,中控屏流不流畅,HUD好不好用,这些细节其实特别影响心情。

嘉宾:这方面也升级了。12.3英寸中控屏,搭的是Honda CONNECT 4.0系统,触控延迟不到0.5秒,比老款冠道流畅30%。HUD还能把快充进度和导航叠在一起,你开车时不用低头,信息一抬眼就看到,特别安心。

主持人:听起来是挺贴心的。不过你说它比老款流畅30%,这个‘流畅’具体是啥感觉?是不是就像手机从卡顿到丝滑那种?

嘉宾:没错,就是那种感觉。以前点个导航要等两秒,现在手指一碰就响应,没有那种‘我到底点没点上’的怀疑。而且系统逻辑也更清晰,你常用的功能都在顺手的位置,不用翻好几层菜单。

主持人:嗯,这我懂。有时候开车时手忙脚乱找功能,特别分心。那回到最初的问题——这车到底值不值得?我觉得它在续航、操控、空间这三块,确实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但你说它有没有短板?

嘉宾:当然有。第三排座椅偏硬,长途乘坐确实容易累。而且入门版比理想L8贵2万,虽然标配了固态电池、全景天窗、电动尾门,配置更值,但价格门槛还是高了点。所以它更适合那些特别看重补能效率和品牌可靠性的家庭。

主持人:我同意。而且你别忘了,它还有个隐藏优势——保值率。参考CR-V新能源65%的三年保值率,全新飞行员说不定能做到68%,比行业平均高7个百分点。这对很多家庭来说,可是实打实的成本考量。

嘉宾:对,而且本田4年一换代,技术不会太快过时。眼下固态电池还在稳扎稳打,短期内不会有大升级,所以早买早享受,也不用担心被割韭菜。

主持人:听你这么一梳理,我心里有数了。这车不是完美无缺,但它在关键痛点上——比如充电慢、续航虚、开起来松散——都给出了实打实的解决方案。它更像是一个‘务实派’,不玩花哨,专治焦虑。

嘉宾:说得太对了。而且它给行业也提了个醒:新能源SUV不能只堆参数,最终还得回到用户的真实需求。续航、操控、空间这三角矛盾,它算是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

主持人:所以总结一下,第一,它用固态电池实现了15分钟快充,真实场景可验证;第二,空间布局合理,第三排能用,适合多孩家庭;第三,操控和能耗兼顾,开起来有本田的功底。虽然第三排舒适性有妥协,但整体来看,它确实是这个价位里一个很扎实的选择。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你陪我聊完这期内容,咱们下期再见。

本田全新SUV,15分钟快充的固态电池能治好续航焦虑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