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2024年买BBA,成了一件有点“蠢”的事?

国庆节那几天,鸿蒙智行发了个战报,不对,是檄文,讲真,我看完之后太阳穴都在突突。

6天,大定35600台。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就是你以为大家都在高速上堵成贪吃蛇,或者在景点里看人头组成的马赛克,结果有三万五千多人,掏出真金白银,去订了一台国产新能源。

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对BBA这些穿着西装的老法师们进行一场公开处刑。

是在用最朴素的数字,翻译一句最恶毒的话:大人,时代变了。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上最甜的那块奶油给挖走了。那鸿蒙智行这一波,就是把整个餐桌连带桌布和下面的大理石地砖一起打包扛走了,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这叫掀桌子式竞争。

什么叫掀桌子?就是我不跟你玩什么田忌赛马,也不跟你搞什么错位竞争,我直接冲进你的VIP包房,当着你的面把你最贵的瓶子给砸了,然后告诉你,今天这个场子,我说的算。

为什么说2024年买BBA,成了一件有点“蠢”的事?-有驾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态。

你看BBA那边的财报,简直就是一部苦情戏。奔驰下滑14%,宝马下滑15.5%,奥迪下滑10%,净利润更是直接膝盖斩,暴跌55%的,暴跌29%的,大家手拉手一起跳水,姿势还挺整齐。

二线的沃尔沃林肯更是惨不忍睹,那数据已经不是下滑了,那是直接坠机。

这就很有意思了。

过去我们是怎么买车的?尤其是我这种中年人,脑子里是有钢印的。豪华,等于BBA。那个三叉星,那个蓝天白云,那四个圈,是什么?是图腾,是信仰,是你在酒局上不用开口就能亮出的身份牌。

你跟人解释你车上那个什么8155芯片,什么激光雷达,什么Nappa真皮,人家只会觉得你很烦。但你把奔驰钥匙往桌上一放,一切尽在不言中。

奔驰最值钱的,从来不是它的车,是“奔驰”这两个字本身。这是一种品牌玄学。

买这种车的人,他不是在买一个交通工具,他是在维护自己的信仰。你跟他谈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人格。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那种爱真的很特别。

但现在,鸿蒙智行在干嘛?

他在解构这种玄学。

他在用一种近乎“发疯”的方式告诉市场:你们那套旧世界的信仰,在我这堆新世界的参数面前,一文不值。

尊界S800卖到七八十万,甚至百万,直接冲到BBA的龙兴之地去搞“武装夺权”。问界M9均价50万,卖了22万辆。

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在说,我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抢你最肥的肉。

讲真,过去国产车搞高端,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步子迈大了扯着蛋。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直接把腿卸下来装上火箭助推器,扯着蛋算什么,直接进行一个星际穿越。

这背后是什么?是技术吗?是是是,华为那套ADS,那个800V,那个什么途灵龙行平台,听起来都挺666的,像是修仙小说里主角刚拿到的上古法宝,金钟罩铁布衫配上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电击套餐,一套带走。

但这些重要吗?

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特斯拉,也坐过无数新势力车的人,我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决定自动驾驶未来的,根本不在于你实验室里跑得有多牛逼,而在于楼下那个骑着“老头乐”随意变道、逆行、横穿马路的大爷。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价值几十万的硬件,在那一刻,唯一的价值就是帮你记录下大爷躺平的优美弧线。

所以,技术名词的堆砌,都是障眼法。

鸿蒙智行真正干对的事情,是把“豪华”这个词,从一个玄学问题,变成了一个数学问题。

过去,豪华=品牌历史+机械质感+设计传承。

现在,鸿蒙说,豪华=一个超大冰箱+一个超清电视+一套能自己动来动去的沙发+一个跑得飞快的手机充电宝。

就问你怕不怕?

BBA心态直接就爆了。他们慢吗?他们也想快啊,但他们是百年大厂,是穿西装的,转身都得打报告走流程。你让他们学新势力“整活儿”,约等于让一个练了一辈子咏春的老师傅去跟小流氓打街头王八拳。

他不是不会,他是拉不下那个脸。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

市场的逻辑已经变了。过去是品牌定义产品,现在是产品定义品牌。

BBA的光环正在快速褪色,变成一个巨大的“氪金皮肤”,除了好看,没啥大用。而鸿蒙智行这种,就是那种上来就送神装的私服,上来就给你整一套“屠龙宝刀”,属性直接拉满。

为什么说2024年买BBA,成了一件有点“蠢”的事?-有驾
为什么说2024年买BBA,成了一件有点“蠢”的事?-有驾

年轻人不吃你那套“百年传承”的叙事了。他们更关心的是,我能不能在车里打游戏?我女朋友的包有没有地方放?堵车的时候能不能看个电影?

这些需求,low吗?非常low。但真实。真实,就是最强大的武器。

所以别看现在BBA一年还能卖个一百六七十万辆,那都是旧时代的惯性。这块巨大的蛋糕,正在被一群拿着“闪电匕首”的“野蛮人”疯狂切割。

这简直就是要把人往死里逼!

归根结底,鸿蒙智行赢在哪?是赢在技术吗?是赢在产品力吗?

都不是。

它赢在,它成功地让买一辆BBA,在2024年,变成了一件看起来有点“蠢”的事情。

而对于那些曾经把BBA当信仰的人来说,你可以说他人傻,但你绝不能说他蠢。

这就是最终的、也是最致命的降维打击。

不服?不服也没用。

能赢,就是能赢。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