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

据日本媒体报道,近年来日本汽车业掀起了一股拆解中国新能源车的热潮。

从五菱宏光到比亚迪,从吉利到小米,几乎所有知名国产车型都遭到了日本专家的"毒手"。

这些拆解报告还被制作成专业书籍,单价高达4万多人民币对外发售。

曾经的汽车"师傅"日本,为何要如此深入研究中国"徒弟"的产品?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日本人为何开始疯狂拆中国车?

这场拆车风波要从2021年说起。当时日本NHK电视台制作了一档特别节目,请来名古屋大学的山本真义教授现场拆解五菱宏光MINI EV。原本以为能轻松找到这款廉价电车的缺陷,结果却让在场的日本专家集体破防。

拆开车身后,他们发现五菱宏光的成本控制简直到了极致。动能回收系统直接砍掉,水冷系统改成风冷,直流电机换成更便宜的直流变频电机。

这三项改动就让成本大幅下降,但性能却丝毫不逊色于售价7.7万的丰田C+POD。而五菱宏光MINI只要3.88万,直接把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性价比优势按在地上摩擦。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更让日本专家震惊的是,这车还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就像拼乐高一样,哪里坏了直接拆下来换新的。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大幅提升了维修效率。

山本教授拆完车后直言:"日本制造业的未来一片黑暗。"要知道,日系车素来以廉价和高性价比著称,如今这套杀手锏被中国车企破解并实现反超,能不让人崩溃吗?

拆解完五菱宏光后,日本汽车界仿佛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从2021年开始,各大车企和研究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新能源车,试图从中找到应对之策。这种从技术输出者到技术学习者的角色转换,在日本汽车发展史上还是头一回。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技术碾压让日本彻底服气

如果说五菱宏光让日本人意识到了中国车的性价比优势,那么比亚迪海豹的拆解就彻底展现了中国车的技术实力。

2023年6月,日本最大出版社日经BP社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拆车活动,目标直指比亚迪海豹。这次拆解现场聚集了上百名专业人士,包括汽车工程师、材料专家和媒体记者。

拆解过程中,日本专家对海豹的刀片电池+CTB架构设计赞不绝口。这种设计巧妙地将车身、电池、底盘整合为一体,不仅弥补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偏低的短板,还让整车结构更加坚固。海豹的高压系统、动力控制单元更是让日本专家大开眼界。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当专家们打开海豹的多媒体控制器时,发现内部集成了大量5G智能模组,这些模组都是由中国美格智能提供的。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构建了完整的智能汽车产业链,可以像组装智能手机一样灵活打造汽车产品。

日经BP社还专门将拆解报告制作成《中国BYD SEAL彻底分解》一书,单价8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5万元。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海豹的每个零部件,配有大量高清照片和专业分析,成为日本汽车界研究中国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2024年7月,日本又将目标锁定吉利极氪007。这次拆解同样让日本专家惊叹不已,他们发现极氪007在保持低成本的基础上,还打造出了豪华的外观和内饰,充满了厚重的科技感。

从电气元件到电池电机,从逆变器到底盘系统,每个部分都展现出了优越的性能。有专家直接称其为"吉利版雷克萨斯"。拆解报告同样被制作成专业书籍,售价88万日元。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连美国也坐不住了

拆车学技术这件事,中国人其实是"老祖宗"。上世纪50年代,一汽就通过拆解1955年克莱斯勒轿车,在33天内纯手工打造出了第一台红旗CA72轿车,正式拉开了中国汽车研发制造的序幕。

后来奇瑞、吉利等车企也通过拆解日德车型,逐步摸索出了自己的造车门道。那时候丰田的动力系统和底盘被吉利摸了个透,靠着这些"师傅",中国在汽车产业领域慢慢找到了感觉。

但如今,这种师徒关系已经完全颠倒。中国成了被研究的对象,日德反而成了学习者。德国大众早就与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希望借鉴中国技术研发新一代智驾系统。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2022年11月,德国总理舒尔茨特意访华,重点就是希望宁德时代能去欧洲建厂建研发中心,为德系车的新能源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连一向高傲的美国也坐不住了。2024年5月,底特律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esoftGlobal拆解了比亚迪海鸥。测试人员一开始认为这是台菜鸟车,性能不值一提,卖得便宜也很正常。

谁知道拆解后发现,比亚迪自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远超美国同级别电动车,1万多美元的车居然能跑出400公里纯续航。相比之下,3.5万美元的雪佛兰Bolt只能跑300多公里。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美国专家计算后发现,要造出同样的产品,至少需要3倍以上的成本。这个结果让一向自信的美国汽车业深受震撼,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新能源车的技术实力。甚至有专业人士预测,未来几年美国车企也可能加入"拆解中国车"的行列。

中国电车为何能独步天下?

汽车特别是电车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没有几万家配套厂商和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根本玩不转这个行业。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恰恰具备了这个条件。

在电车最核心的电池领域,中国更是占据绝对优势。电池成本占到整车制造成本的40-60%,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天齐锂业等中国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将电池价格压低了90%。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不仅成本大幅下降,续航能力还提升了10倍,从最初的100多公里提升到如今的1000公里。这种性能和成本的双重突破,让其他国家的车企根本无法竞争。

除了电池,车机交互系统、车身钣件、轮胎、玻璃、超大屏幕等零部件,中国同样遥遥领先。这些供应商都是从激烈竞争中杀出来的,利润已经压缩到极限,但技术水平却不断提升。论产业链的完整性和性价比,没人能卷得过中国。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就连美国的特斯拉,也是靠中国"救活"的。2018年特斯拉年产量仅30万辆,由于供需不平衡导致大量客户退单,马斯克一度因产能问题扬言公司即将破产。无论怎么改进生产线,都无法有效提高产能。

直到2019年押宝上海超级工厂,特斯拉才迎来真正的新生。如今上海工厂年产量高达200万辆,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上海超级工厂贡献了特斯拉一半的产能。

师傅翻车?日本掀起拆解中国车热潮,比亚迪五菱吉利全中招?-有驾

从被拆解到拆解别人,从学徒到师傅,中国汽车产业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完成了华丽转身。

当曾经的汽车强国开始疯狂研究中国车时,我们或许真的该为这个时代的变化感到骄傲。毕竟,能让昔日的老师俯下身子学习,本身就是实力最好的证明。

而这种产业地位的转换,也预示着未来全球汽车格局将以中国为主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