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占地超百万平方米、年产24万辆汽车的本田武汉工厂正式停产,土地将被规划为住宅、商场和学校时,这不仅仅是一家工厂的关闭,更是传统燃油车时代的落幕与汽车行业巨变的缩影。为何本田选择将工业用地转为房地产?这究竟是短期压力下的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战略的彻底转型?背后折射出的是电动化浪潮下,合资品牌面临的生存挑战:从技术落差、智能化短板,到市场竞争的红海挤压。让我们一起洞察本田如何一边止损、一边布局未来,在创新与适应的十字路口寻找生路。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林雅欣。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汽车行业专家陈明轩老师,一起来聊聊汽车工厂转型的话题。明轩老师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陈逸轩,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见解。最近,东风本田的第二工厂瑶从武汉的开发区正式的停产了,然后它土地也会被规划成住宅、商场、学校等等的一些民用项目,这个事情其实挺让大家挺意外的对吧,对,这个事情确实挺让大家意外的,但是其实背后是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大的变革,那本田公司也是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不得不做出这样的一个选择。咱们今天第一个瑶聊的主题就是辉煌与落寞,咱们来聊一聊东风本田第二工厂的过往的荣耀。这个工厂它在它最巅峰的时候,一年能够生产24万辆汽车,然后它的占地面积也超过了100万平方米,它是本田在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基地,也见证了本田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壮大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对,没错,而且这个工厂它不光是生产了很多畅销的车型,比如说思域,比如说crv,这些车型都是在这里生产的,而且它曾经是武汉的经济的一个引擎,也带动了很多上下游的产业,也提供了无数的就业机会。所以它的关闭确实是一个很多人的遗憾。那你觉得这个工厂的关闭背后到底蕴含着哪些深层的含义。其实我觉得,这个工厂的关闭就是汽车行业的一个巨大的转型的缩影,就是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从一个燃油车到一个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生产的切换更多的是本田公司对于自己的生产体系产品体系的一次彻底的重新布局所以它是一个战略上的一个调整。没错,没错,是的,就是本田也是把它的重心更多的放到了这个新能源和智能化上面,那这个工厂的关闭也意味着传统的内燃机的时代的一个落幕。那也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关于工厂的辉煌和落寞,最关键的就是它见证了本田的兴衰,这块聊得挺透,咱先暂停,休息一下,再继续。那我们来聊一聊今天的第二个主题就是转型的选择,那这个就有点让人好奇了,就是说东风本田为什么会选择把工厂的土地转变成房地产,其实这个背后的原因就是很现实,就是你这个工厂如果停产了之后,你原来的那些土地厂房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负担。那你把它转变成一个住宅,或者说一个商业用地的话,就可以盘活这个资产,然后也可以回笼一大笔资镜。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产业上的一个调整,更多的是一个财务上的一个策略。是的,那本田也是,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转型,可以一方面减少它的固定的成本。然后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的土地资源产生更大的价值。那其实在当下的汽车行业电动化的转型大家都面临着巨大的亏损这个时候就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一个自救的方法。那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了,就是说东风本田把工厂的土地转变成房地产,这个事情到底在市场上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其实这个事情一旦公布之后,立刻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那大家一方面是在猜测说,本田到底是在短期的一个压力下的一个权宜之计,还是说它真的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的转变。那另一方面大家也在关注说,这个房地产化的土地会不会影响到它后续的城市的规划那还有一些人在担心说,本店是不是要退出中国市场了,看来舆论还是挺复杂的。对没错,那这个其实也反映出来大家对于这种制造业向房地产转型的一种敏感那大家会担心说,城市的布局会被改变,那同时,大家也会期待说,本田能够真的借此机会加快它的电动化的转型,那最终还是要看它怎么去平衡短期的一个挑战和长期的一个发展你觉得东风本田把工厂的土地转变成房地产这个事情到底是一是短期的一个应急还是一个苍期的战略的转变?我觉得,现在看的话,这更像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的转变。因为首先它土地的规划已经通过了,那它接下来的操作,就是慢慢的把市场体系彻底的改造,那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它电动化转型的一个配套的东作。所以他们是一边在止损一边在布局未来。是的,是的,那它其实也让它可以轻资产的去面对市场的变化,然后同时,也为它后续的新的车型的上市提前做好一些资源的准备。那最终它能不能够成功的转型,还是要看它接下来在技术和产品上面能不能够跟上市场的步伐。聊了这么久的转型选择感觉信息量不小,咱都歇会儿喝口水,待会儿继续。然后,咱们来进入第三个部分,咱们来聚焦一下本田在电东化转型的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难题。那第一个问题,你觉得本田在电动化的过程当中,最明显的短板是什么?我觉得最明显的短板,就是它早期的那些电动车基本都是在这种云游的燃油车的平台上面去修改的,那这就导致它的空间利用率不好,然后它的续航也不扎实,它的智能化的体验也非常的差。那这些都是导致它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一些原因。所以说技术上和体验上的落差,造成了销售上的困境。对,没错,而且它的车机系统,包括它的智能驾驶,都是跟国内的这些主流的产品有非常大的差距。然后它的充电的速度也比别人慢,它的品牌的溢价也支撑不起它高端的定位,那这些东西都导致了它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很难去获得消费者的情睐,你觉得最近这几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什么样的变化。现在的市场已经完全被这些头部的品牌所主导了,那像比亚迪特斯拉然后这些新势力理想小鹏他们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那他们的技术产品力和用户体验都是非常强的。那本田这样的二线的合资品牌的话,它的生存空间就被极大的压缩了。听起来,就是已经是一个非常红海的市场了。对,而且,就是国内的这些自主品牌,他们在三电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核心的领域已经建立起来巨大的优势。然后,包括他们的产业链和成本控制也非常的强再加上像华为、小米这些科技巨头们的跨界入局所以整个行业的竞争是前所未有的激烈,所以本田想要再分一杯羹的话,就必须要加快它的创新的步伐。你觉得本田在电动化转型的过程当中,遇到的最大的外部的挑战是什么?我觉得,首先,日本的汽车企业他们本身就有点儿反应慢半拍,那本田也不例外,它虽然说这几年也在拼命的加大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上面的投入。但是它的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上市都跟不上中国市场的变化的节奏。所以而且本田它之前一直靠传统的燃油车和它的这种老的技术积累,建立起来的一些品牌的优势也在慢慢的削弱,然后再加上它的混合动力虽然说有一些亮点,但是它也没有办法去满足现在消费者对于纯电的这种强烈的需丘,所以它在这个电动化的赛道上面就越来越被边缘化。对,今天我们聊了很多,关于这个工厂的转型,包括本田在电东化上面遇到的一些挑战。其实说白了,所有的车企都必须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去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够在未来的产业格局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好了,那么这期节目咱们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白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