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疲劳驾驶危害大、风险高、预防困难,是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隐患。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安徽合肥北环高速结合交通管理实际,在合肥交管高速三大队辖区六安方向102公里处、南京方向69公里处,分别建设了疲劳驾驶唤醒区,为夜间行车安全筑起“防护屏障”。
据介绍,这两处疲劳驾驶唤醒区长1千米,分三段渐进式,遵循“感官刺激由弱到强再到弱”的科学逻辑,依次划分出过渡引导区、深度唤醒区、驶离适应区这三个功能区段。全路段精心配置了龙门架、太阳能LED灯带、爆闪灯、激光警示灯、LED指示牌以及仿真警车等设施。通过“声、光、电”多维度叠加的提醒方式,对驾驶人的体感、触觉、视觉形成全方位刺激,从而实现“深度唤醒”的核心目标,帮助驾驶人快速恢复清醒状态。
同时,唤醒区内还设置了电子提示屏,实时滚动播放“疲劳驾驶请就近下道”等安全提示语,引导状态不佳的驾驶人及时选择安全区域休整,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风险。
自疲劳驾驶唤醒区投入应用以来,合肥北环高速的夜间行车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合肥方案”,也为后续优化道路通行效率、完善交通管理体系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基础与实践经验。
从科学角度来看,疲劳对驾驶人的驾驶能力有着多维度的负面影响,会直接削弱其注意力、感知力、判断力与车辆操控能力,进而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引发恶性交通事故。根据疲劳程度的不同,其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可分为三个等级:
轻微疲劳:
驾驶人会出现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的情况,对路况变化的应对速度变慢,容易忽略潜在风险;
中度疲劳:
操作动作会变得呆滞,手部、脚部的控制精度下降,有时还会出现“忘记操作” 的情况,比如错过换挡、未及时踩刹车等;
重度疲劳:
驾驶人可能出现短时间“闭眼睡眠” 的危险现象,严重时会完全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导致车辆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疲劳驾驶的预防,交管部门也给出了明确的安全建议:
若感觉困倦、状态不佳,一定要选择到服务区停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逢三必进”:路过第三个服务区时,就要进去好好休息一下。
保障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合理安排休息方式,如驾驶车辆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行驶一段时间后,在安全地带停车休息,放松全身肌肉,预防驾驶疲劳。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七项规定,疲劳驾驶是指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建议长途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确保每一位驾驶人都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驾驶,共同守护道路交通安全。
原标题:《破解高速 “犯困” 难题!合肥这个“唤醒神器”给足夜间行车安全感》
栏目编辑:毛丽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吕倩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