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H5 PHEV完成800项测试,针刺挤压挑战全通过!

2025年4月16日,红旗H5 PHEV在一场隆重的上市发布会上正式亮相,并随即启动了一场横跨四省、长达1600公里的极限续航挑战。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这一被业界誉为“史上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的新标准。面对这一严格的考验,红旗H5 PHEV凭借其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提前两年通过了新国标的测试。这款插电混动车型以其出色的安全性能,完美诠释了“安全无小事”的品牌理念。

红旗H5 PHEV完成800项测试,针刺挤压挑战全通过!-有驾

浸水防护:暴雨中的“水下堡垒”

夏季暴雨频发,城市内涝成为新能源车主的隐忧。红旗H5 PHEV的动力电池通过严苛浸水测试,可在1米水深中浸泡120小时不失效,防护能力达国标240倍。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红旗电池安全试验室对用户使用场景的深度还原。实验室配备的密封等级测试设备,可模拟暴雨、洪水等极端环境,确保电池在复杂工况下仍能稳定运行。此外,依托218套专业测试设备,红旗实现了从电芯到整包的全链路验证,为电池安全筑起“水下堡垒”。

红旗H5 PHEV完成800项测试,针刺挤压挑战全通过!-有驾

智能验证:数智化管理的安全闭环

在红旗产品试验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动力电池的研发与验证流程实现了全流程数智化管理。从物资台账、设备负荷到试验排期,所有数据均可在线维护;从充放电测试到热扩散模拟,典型试验数据实现自动化处理。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试验效率,更确保了每一块电池的可靠性。

红旗H5 PHEV完成800项测试,针刺挤压挑战全通过!-有驾

技术突破:全链路研发的硬核实力

红旗H5 PHEV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能,源于一汽红旗对全链路研发的执着追求。电芯研制平台满足欧盟级环境控制标准,智能产线实现从材料到单体的全流程测试;电池管理系统试验室达到ASPICE 2级国际先进水平,软件需求测试覆盖率100%;电池安全试验室则覆盖过充放电、挤压、针刺等800余项试验项目。

红旗H5 PHEV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国产豪华混动轿车在安全性能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无论是暴雨中的浸水防护,还是数智化的验证管理,红旗H5 PHEV都展现了其在安全领域的深厚积淀。这款车型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出行的需求,更彰显了红旗品牌对安全的坚定承诺。在未来,红旗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突破自我,为用户创造更加美好的出行生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