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们来点实在的!
最近不少朋友在后台留言,问电动汽车跑高速到底靠不靠谱?
是不是像一些人说的,一上高速就趴窝?
今天用车社就来剥茧抽丝,细说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那些恼人的现实,保证各位听完心里有谱!
先从我朋友老王的遭遇说起,绝对真实,童叟无欺。
他刚把一辆某品牌电动SUV开回家,那劲头,别提多兴奋了。
谁知跑了趟长途,回来后直接语音轰炸,怨气冲天:“哥们儿,从今儿起,谁再跟我念叨电动汽车的好,我跟他拼了!这哪儿是轻松出行,明明是花钱找罪受!”
老王这一路有多糟?
厂商宣称续航六百,可上高速,稍不留神超个速,三百不到电量报警。
更闹心的是,服务区充电桩那叫一个紧俏,排队盛况堪比演唱会门票开售,千辛万苦占到位子,充电费用又直逼加油,图个啥?
这事儿绝非孤例,我做了不少功课,才发现电动汽车跑高速,当真暗藏玄机!
首当其冲的问题:续航大变脸,堪比《镜花缘》里的两面国!
厂家标注的续航,那都是在试验室里吹着空调、匀速行驶测出来的。
现实呢?
上了高速,谁能忍住不飙一把?
空调暖风齐上阵,车里坐着一家老小,再加上复杂的路况…续航不打折才怪!
这是为啥呢?
风阻,看不见的拦路虎。
车速一提上来,空气阻力就像拦路虎一样横在眼前。
据可靠数据显示,时速破80,泰半的电量都用来对抗风的阻挠。
SUV身形魁梧,风阻系数比轿车大,耗电自然更厉害。
花大价钱买了SUV,结果续航不如A级车,是不是感觉像吞了苍蝇?
低温,高性能电池的滑铁卢。
塞北的朋友们最有体会。
记得《庄子·逍遥游》里怎么说鲲鹏的吗?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这鲲鹏也怕冷啊!
零下十几摄氏度,电池活力大幅衰减,续航直接腰斩都算客气。
再开个暖风,电量消耗速度堪比山洪决堤。
车企偷偷使绊子。
为了电池长寿,某些厂商会在后台限制高速行驶时的实际输出。
“朕给你的,才是你的”,表面上看速度挺快,实际加速性能却打了折扣。
而且,这种“暗箱操作”还会导致电耗非正常增加。
各位想想,开着电车跑高速,是不是像揣着定时炸弹?
第二大困境:充电比蜀道还难,堪比春运抢票!
每逢佳节,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站,人头攒动,其场面堪比《清明上河图》的现代版!
桩位争夺战,宛如角斗场。
辛辛苦苦开到服务区,才发现充电桩前已经排起了长龙。
等待几个钟头充一次电,那都是家常便饭。
电价水涨船高,堪称雁过拔毛。
某些服务区的充电站,电费贵得离谱!
算下来,每公里需要的花费比烧汽油还高。
这不是省钱,而是交智商税!
狸猫换太子的“假桩”。
导航显示有位置,开过去才发现,不是无法使用就是根本不存在。
这种感觉,就像被人忽悠了一样。
所以说,驾驭电动汽车远征高速,务必做好万全准备:小板凳、充电宝、消遣读物...甚至要准备干粮,以解燃眉之急。
第三,性能打折,加速后劲不足
千万别被电动汽车起步时的推背感给迷惑了!
到了高速,它的加速能力,会让你梦回现实。
后段加速像是便秘。
电机转速飙升到某个临界值后,效率就会像断崖一样下跌。
速度过了100,再想加速超越前车,那种无力感,简直让人抓狂。
电量告急,如同老牛拉破车。
电量不足五分之一,增程器被迫启动,噪音陡增,感觉像是坐在按摩椅上。
原先的驾乘享受,瞬间荡然无存。
操控也要妥协。
为了省电,有些厂家会采用窄胎。
结果,一阵侧风吹来,整个车身都跟着摇摆。
过弯时,双手紧握方向盘,生怕一不小心就冲出跑道。
再来看那残值,简直是“跳楼大甩卖”
还指望卖个好价钱?清醒点吧!二手车商只要看到电动汽车,立马开启防御模式。
电池,永远的痛。
用车时间越长,电池老化就越明显。
更换电池?
费用足够再买一辆二手的。
技术迭代加速,今天的新欢,明天可能就成旧爱。
固态电池、800伏快充...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电动汽车的保值率雪上加霜。
保费高到离谱。
电动汽车的车损险,比燃油车要价更高。
保险公司也提心吊胆,万一电池撞坏了,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在掏钱之前,先要想清楚:这玩意,很可能变成烫手的山药。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电动汽车跑高速,简直就是在渡劫?
也别一棍子打死!
咱们得实事求是:在城市里代步,电动汽车确实有优势。
例如,起步迅猛、静谧性好,能源费用也相对较低。
但是,假如你经常需要长途奔袭,或者居住在苦寒之地,务必三思。
怎么样才能稍微缓解电动汽车在高速上的窘境呢?
插电式混合动力或增程式车型,是权宜之计。
既能享受纯电带来的快感,又能摆脱里程焦虑。
选择轿车,与SUV划清界限。 轿车的流线造型,有助于它跑得更远。
午间充电,事半功倍。 电池温度升高,充电效率自然也会跟着提升。
末了,想诚恳地问一句:各位觉得,电动汽车适合征战高速吗?
欢迎在评论区贡献你的真知灼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