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

谁能想到,那些关于北汽老2020换代的美妙设想,最终竟在另一个品牌身上得以实现?

这简直就像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奇瑞旗下iCAR品牌,一个专为年轻群体打造的新能源系列,用V23和03两款风格迥异的车型,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这背后,是品牌策略的重大调整。

V23的设计,你敢信?

它最初竟源自小米生态链下的智米科技,甚至一度传闻是小米的首款量产车。

后来,智米科技的造车团队并入了奇瑞iCAR,V23以及后续车型的开发,便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所以,当V23以一副硬派越野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它与03那种方方正正的造型,简直判若两人。

虽然“2020现代版”的设计元素似乎有所借鉴,但不得不说,原型车东家自己没能续写辉煌,反倒是iCAR这“二次创作”的版本,更像是那个大家期盼已久的新生代。

市场反馈?

那叫一个“好评如潮”!

这种硬朗的设计,不仅赋予了V23更多的玩味空间,那“四轮四角”的布局,更是提升了操控的精准度,拉大了接近角和离去角,让它的野外通过性简直“如虎添翼”。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前脸两侧的毫米波雷达裸露在前杠,一旦发生碰撞,极易受损,这算是个小小的“硬伤”。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尾部虽然没挂备胎,但那个外挂式的小书包造型,瞬间点燃了硬派越野的激情,更绝的是,书包顶部还巧妙地融合了内透式刹车灯组,细节之处,尽显巧思。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再聊聊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细节设计。

这车的前机盖,不能像普通车那样随意开启,只能通过工具才能打开,这倒是给日常维护增添了一丝“仪式感”。

机盖上方的黑色盖板,一边是加玻璃水的,另一边竟是个可拓展接口,不得不说,这设计思路有点“野路子”的酷。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车侧的固定式脚踏板,别被它四米二的车长迷惑,以为上车很容易。

210毫米的离地间隙,这脚踏板,绝对是“刚需”!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为了让整车视觉比例更协调,它标配了19英寸轮毂,而我试驾的这四驱版,更是直接上了21英寸的轮毂。

这意味着,轮胎的更换成本并不低。

哪怕是标配的朝阳RP76,网购价格也在800元左右一条。

这算不算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坐进车内,你会立刻被一种“有趣的灵魂”所吸引。

在这个追求大屏化、科技感的时代,V23却巧妙地融合了复古元素。

空调、音量、驾驶模式等核心功能,全部回归到老式旋钮和按键,尺寸够大,操作起来简直“指哪打哪”,与硬朗的外观风格也形成了绝妙的呼应。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车窗内侧的窗沿做得格外宽厚,主驾侧的车窗升降开关就巧妙地集成其中,这设计,颇有几分路虎的风范,而且胳膊搭上去,舒适度一流。

由于车身尺寸的限制,前排左右两侧特意设计成了贯通式,这极大地便利了乘客的上下车,再也不用被狭小的空间所束缚。

内饰的可拓展性更是让人惊喜连连:其一,原车没有独立仪表盘,但你可以选装官方的圆形仪表,让信息一目了然;其二,中控屏后方设有标准接口,方便外接手机支架,这与小米的理念不谋而合;其三,车顶阅读灯位置预留了两个AUX开关,可以轻松连接外挂车顶灯,实现独立控制;其四,座椅靠背预设了接口,可以加装杯架等配件,承重高达3公斤。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车顶横梁上还能安装平板支架,瞬间变身“后排影院”,这体验,绝了!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聊到核心的“大脑”——车机系统。

15.4英寸的中控屏,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虽然内置应用不算丰富,但“够用”是肯定的。

它支持CarPlay手机互联,还能通过连线将Switch投屏,实现游戏畅玩。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配置方面,座椅加热、主副驾座椅电动调节、热泵空调、PM2.5过滤装置、手机蓝牙钥匙,这些都是标配。

只有入门的两驱进阶版,会缺少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仅提供基础的定速巡航。

硬朗的方盒子造型,加上2735毫米的轴距,为V23的后排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头部和腿部空间。

而且,尽管是五座设计,它却打破了中间座位“鸡肋”的魔咒,直接设计成了宽大的两座模式,这让后排乘坐体验更加舒适,不得不说,这是很多紧凑型车值得借鉴的“神来之笔”。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动力方面,四驱版本拥有211马力,0-5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3.5秒,对于日常城市通勤而言,绰绰有余。

或许是出于调校的考虑,四驱版本的加速响应略显克制,踩下踏板后会有短暂的延迟,运动模式下会稍显灵敏,但舒适与运动模式之间的差异感并不算特别强烈,与一些新势力品牌那种“换挡如换车”的体验不同。

制动表现相当出色,线性且充满信心。

转向手感,即使在舒适模式下也略显沉稳,但指向性精准,变线动作干脆利落。

底盘调校富有韧性,高速过弯时支撑到位,但高车身带来的侧倾感依然存在,会略微削弱一些驾驶信心。

四轮四角的布局,无疑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但缺点是,在遇到较大的起伏路面时,上下颠簸感会比较明显,尤其是搭配21英寸的轮胎,这种感受会更加突出。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车内噪音控制,即便没有双层玻璃,低速时的表现也令人满意,但当车速超过90公里/小时,风噪声便会变得比较突出。

户外轻度越野,凭借巨大的接近角、离去角和最小离地间隙,它无惧许多陡坡的挑战。

然而,想要轻松登顶,换一套抓地力更强的轮胎是必须的。

遗憾的是,四驱版仅标配21英寸轮胎,适配的胎型选择并不算多。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 iCAR从V23开始改变发展策略,从现在来看是对的,起码在设计上更符合流行趋势,玩乐属性也更能迎合年轻消费群体。”

这句话,在我看来,是对iCAR新方向的准确判断。

它在设计上紧随潮流,玩法也更能打动年轻消费者。

但不得不说,现有的两款产品设计风格差异过大,消费者很难通过设计元素形成深刻的品牌记忆。

这或许是iCAR在未来产品规划上,需要着重思考和加强的方向。

正如古语所云,“形神兼备,乃为上品”,品牌形象的塑造,也应如此。

小米造车梦?iCAR V23硬核方盒子,终成2020接班人!-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