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四个月,三万辆交付,对于一款全新发布的高端大六座SUV来说,是不是有点“上头”了?领克900刚出来那会儿,不少人还在嘀咕:“领克做高端?能行吗?”结果呢?销量直接打脸,不仅没被劝退,反而一路支棱起来,稳稳杀进高端大六座SUV市场前三,跟理想L8、问界M7掰手腕都不带喘气的。你说它是个“车界网红”吧,可这热度持续得也太稳了;说它是“国民神车”吧,又确实有点高级感在身上。反正我身边好几个朋友,看完实车后都来了句:“嚯,这车,真香!”
先聊聊外观,领克900这次是真敢变。还记得老款领克那种“青蛙眼”设计吗?争议不小。但900一上来就换了新面孔,分体式大灯+贯穿式灯带,夜晚点亮那叫一个“出片利器”,妥妥的“灯厂”水准。车身线条也更流畅了,风阻系数干到了0.25Cd,这在同级别里可是顶呱呱的水平。你别小看这个数字,风阻低了,不仅跑起来更安静,高速还更省电。停在路边,真有人走过来问:“这啥车?走路摇头晃脑的,挺有排面啊。”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就是——宽敞。6座布局,二排独立座椅,腿托、加热、通风、按摩全配齐,第三排也不是摆设,我1米78坐进去,头顶和腿部都有富余,不像有些车第三排只能“屈膝求生”。内饰用料也没含糊,大面积皮质包裹,搭配木纹饰板,氛围灯一开,档次感立马拉满。有人说这不就是“装逼利器”嘛?嘿,我倒觉得,一家人坐着舒服,比啥都强。
说到动力,领克900这次给的是诚意。主推插电混动版本,综合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纯电也能跑200多公里,日常通勤当电车开完全没问题。百公里加速6秒出头,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说来就来,根本不像一台两吨多重的大块头。油耗呢?亏电状态下百公里也就7L左右,比起那些动不动就“油老虎”的传统燃油SUV,简直是省钱小能手。底盘调校也是领克的老强项了,兼顾舒适和支撑性,过弯时车身很整,动态稳定控制系统默默发力,侧倾控制得相当到位。
智能化这块,以前总觉得领克差口气,但900真的让我刮目相看。高通骁龙8295芯片上车,车机反应快到飞起,语音助手几乎有问必答,连“打开左侧窗户一半”这种指令都能精准执行。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这些基础操作就不说了,它还能实现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跑长途的时候,方向盘自己打,脚基本不用踩,疲劳感大大降低。我试驾过一圈,全程下来,脑子里就俩字:省心。
安全性更是领克的拿手好戏。全车高强度钢占比超75%,标配9个安全气囊,碰撞测试成绩在中保研和C-NCAP都是顶格表现。有个细节挺打动我:它的电池包做了多重防护,底部有铝合金护板,还通过了挤压、火烧、浸水等严苛测试,三电技术这块,确实让人安心。
现在咱们来横向对比一下两位“老对手”——理想L8和问界M7。
先看理想L8,这车不用多说,“奶爸神车”名号响当当。空间大、配置高、增程式没里程焦虑,家庭用户特别买账。但它也有短板,操控偏软,开起来像船一样晃,喜欢驾驶乐趣的人可能会觉得无聊。再一个,车机虽然流畅,但华为系车主习惯了鸿蒙生态的话,多少会觉得不够智能。
再看问界M7,背靠华为,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是最大卖点,ADS 2.0确实牛,城区都能自己开。可问题在哪?价格偏高,尤其选装高阶智驾,落地轻松奔40万去。而且早期车型因为换代太快,老车主“气的蹦起来”,口碑有点受损。
反观领克900,定位很清晰:要豪华感,也要驾驶质感;要智能,也要安全。价格区间28.8万起,直接把性价比打出来了。上市才四个月,交付破三万,说明消费者真金白银地投了票。这背后,不仅是品牌向上的成功,更是产品力全面均衡的体现。
有人说,领克900是赶上了好时候。新能源市场爆发,家庭用户升级需求旺盛。这话没错,但机会从来只给有准备的人。你看它从设计、空间、动力、智能到安全,没有明显短板,每一项拿出来都能打,这才是它能快速“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关键。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会考虑购买这款车吗?在理想L8的家用舒适、问界M7的科技光环,和领克900的全面均衡之间,你会怎么选?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