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又搞大动作!连申4项扭矩分配专利,混动车主有福了?
近新能源车圈真是热闹不断,国产大厂长安汽车又悄悄憋了个“大招”!小编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发现,光是今年6、7月份,长安就一口气申请了4项关于“扭矩分配”的核心专利,这波操作背后,藏着不少让车主直呼“真香”的技术干货,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扒一扒!
扭矩分配是啥?为啥车企抢着布局?
先给新手小白科普下:扭矩就像车辆的“力气”,扭矩分配就是怎么合理地把这股“力气”分给前后轮、发动机和电机。分配得好,车开起来又顺又省油;分配不好,不仅费油,还可能影响驾驶安全。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火,尤其是混动、纯电车型,怎么让发动机、电机多个“动力源”配合默契,就成了各家车企比拼技术的关键。长安这次连申专利,明显是要在这块“硬骨头”上抢占先机!
专利1:让前后电机“心有灵犀”的分配法
先看公开号CN120363893A的专利,长安这回搞了个“前后轴协同扭矩分配系统”。简单说,就是当你踩油门时,车会先判断你想要多大动力(比如起步要猛,巡航要稳),然后立刻算出后轮电机该出多少力,同时定好前轴的目标扭矩。更厉害的是,它还会实时比较前轴和发动机的扭矩差,动态调节发电机和前驱动电机的输出——就像给前后轮装了个“智能调度员”,该谁出力谁出力,绝不“摸鱼”也不“抢功”。以后开长安的混动SUV,过弯时后轮电机发力,加速时前轴电机补上,那种“人车合一”的顺畅感,想想都期待!
专利2:动态调整!每个车轮都能“按需分配”
另一项CN120229237A专利更绝,直接来了个“扭矩动态分配黑科技”。传统车型扭矩分配比较“死板”,这套系统却能像“玩拼图”一样灵活:先根据车辆总功率和每个车轴的“分配系数”,算出各车轴该分多少功率;再结合电机实时转速,算出车轴能“借”给其他车轴多少功率(比如前轴功率有富余,就能“支援”后轴);后确定每个车轴的大可用扭矩。不管是急加速、爬坡还是冰雪路面打滑,系统都能在0.1秒内调整动力分配,让每个车轮都“物尽其用”。以后开长安车走烂路,再也不用担心某个轮子“偷懒”了!
专利3:混动车主狂喜!油耗再创新低
让混动车主眼前一亮的,是公开号CN120245939A的“混合动力扭矩分配方法”。大家都知道,混动车省不省油,关键看发动机和电机能不能“高效配合”。长安这回直接从发动机效率曲线入手:先找出发动机省油的多个工作点,再结合驾驶员需求扭矩,算出发电机、驱动电机的优组合方案,后通过“等效因子”选出能耗低的那一组。简单说,就是让发动机时刻在高效的区间干活,电机该辅助时辅助、该充电时充电,油耗和电耗直接“双降”!以后加一次油多跑100公里,可能真不是梦。
技术狂魔长安!5000+专利不是吹的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说:“申请专利而已,量产还早着呢!”但如果你了解长安的技术实力,就知道这波操作有多“稳”。作为1996年就成立的国产老牌车企,长安在重庆扎根近30年,注册资本近100亿人民币,手握超过5000项专利,光商标就有3000多个,还参与了5000多次招投标——这数据一摆,妥妥的“技术宅”人设!从蓝鲸发动机到iDD混动系统,再到这次的扭矩分配专利,长安一直用“真枪实弹”搞研发,难怪能成为国产车的“顶流”之一。
写在后:技术落地,才是车主的福音
其实对咱们普通车主来说,专利数据再亮眼,不如开起来真香。不过从长安近年的动作看,这些“黑科技”落地速度很快:比如之前的iDD混动系统,就是从专利一步步变成量产技术,让不少车主感受到了“低油耗强动力”的魅力。这次扭矩分配专利如果量产,说不定下一代长安混动、纯电车型,就能带来“更顺、更稳、更省”的驾驶体验。
你觉得长安这些新技术怎么样?期待哪项专利落地?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蹲一波长安的“王炸”车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