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豪车遇危机,华为技术成救星,奥迪转型暗藏玄机

最近大家在聊车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过去几十年里,在国内要是提起好车、豪车,那奔驰、宝马、奥迪这三个德国品牌,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标杆。

谁家要是能买一辆,那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

百年豪车遇危机,华为技术成救星,奥迪转型暗藏玄机-有驾

可就在今年,情况好像有点变了。

咱们看数据说话,今年上半年,奔驰在中国的销量竟然下滑了百分之十六,宝马也差不多,降了百分之十五点五。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难道是咱们老百姓不喜欢豪车了吗?

还是说,这豪华车的标准,在咱们心里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一下身边准备买车,尤其是年轻朋友们的想法,就能发现问题的关键。

以前我们买车,最关心的是发动机是几缸的,马力大不大,变速箱换挡顺不顺,底盘开起来稳不稳,这些都是硬邦邦的机械性能。

可现在你再去问问,他们聊的更多的是车里那块大屏幕反应快不快,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能不能在高速上自动跟车,甚至能不能自己找车位停进去。

你看,关注点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不再仅仅是买一个由钢铁和零件组成的交通工具,更像是想买一个会跑的、大型的智能电子产品。

就在奔驰和宝马因为销量下滑而头疼的时候,他们的老对手奥迪,却走了一步出人意料的棋。

就在上个月,奥迪在杭州开了一场技术发布会,推出了两款新车,一款是燃油车新款A5L,另一款是纯电动车Q6L e-tron。

这两款车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智能驾驶系统,都用了咱们中国华为的技术。

百年豪车遇危机,华为技术成救星,奥迪转型暗藏玄机-有驾

这件事听起来就很有意思,一个是以严谨和机械工艺闻名世界的百年德国车企,另一个是咱们国家在通信和智能科技领域的领头羊,这两家走到一起,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要弄明白奥迪为什么这么做,就得先理解这些传统德国车企现在面临的困境。

说实话,他们在造车的基本功上,绝对是顶尖水平。

那种扎实的底盘调校,那种厚重的关门声,都体现着他们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和对品质的追求。

可是在智能系统这方面,他们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就像一个精通传统手艺的老木匠,手艺再好,你让他去开发一套手机操作系统,他也无从下手,因为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德国工程师的强项在于精密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而软件和智能系统的开发,需要的是快速更新迭代、海量数据分析和强大的算法能力,这恰恰是科技公司的长项。

让德国车企自己从零开始搞一套顶尖的智能系统,不仅要投入难以想象的资金和时间,而且市场瞬息万变,等他们搞出来,可能早就被别人甩在身后了。

这时候,华为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华为从好几年前就开始布局汽车业务,他们不直接造整车,而是明确表示要帮助车企“造好车”,当一个技术供应商。

为了做好这件事,华为可以说是投入了血本。

据说,光是负责智能驾驶研发的团队就有两千多人,他们每天为了测试和优化算法,所需要的高性能计算能力,消耗的资源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正是有了这样的投入,华为才能在去年推出那套号称“全国都能开”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并且在今年迅速升级到更强的版本。

百年豪车遇危机,华为技术成救星,奥迪转型暗藏玄机-有驾

我们具体来看看奥迪的新车是怎么跟华为技术结合的。

就拿新款的燃油车A5L来说,为了让智能系统能看清、看懂周围的环境,车身上密密麻麻地装了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

这么多传感器就像是汽车的眼睛和耳朵,把全方位的信息实时传递给华为提供的智能“大脑”。

这个“大脑”经过海量数据的训练,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判断路况,做出决策,从而实现高速公路、城市拥堵路段,甚至是停车入位等全场景的辅助驾驶。

这就实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叫做“油电同智”。

也就是说,不管你买的是传统的燃油车,还是新潮的电动车,都能享受到同样顶级的智能化体验,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市场的反应是最直接的证明。

奥迪的发布会开完之后,新车的关注度和订单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也很聪明地把“首款搭载华为系统的豪华燃油车”作为宣传重点,这一下就抓住了很多消费者的心。

这些消费者可能既喜欢德系车扎实的驾驶感受,又对前沿的智能科技充满向往,奥迪正好给了他们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相比之下,宝马目前在辅助驾驶方面还在用一些国内知名度不那么高的供应商,在技术上确实已经显现出了差距。

消费者的观念变了,花钱的地方自然也变了。

现在大家买车,特别是电动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车机系统的流畅度、智能驾驶的水平,这些都成了硬性指标。

百年豪车遇危机,华为技术成救星,奥迪转型暗藏玄机-有驾

比如奥迪这次推出的纯电Q6L e-tron,官方数据显示充电十分钟就能增加近三百公里的续航,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的,最长续航能超过七百五十公里。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比任何华丽的广告词都更有说服力。

所以说,奥迪和华为的这次合作,背后其实揭示了整个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

奥迪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负责底盘、转向、刹车这些车辆的机械控制部分,保证车开起来依然有那种纯正的德系高级感。

而华为则提供智能化的“大脑”,负责感知、决策和规划。

一个负责“身体”,一个负责“灵魂”,分工明确,强强联合。

这种模式有点像我们熟悉的手机行业,大家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打造出最好的产品。

那种一家车企什么都想自己做,关起门来造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场变革对于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影响是深远的。

奔驰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变化最快的汽车市场上,转型的步子迈得慢了一些。

而中国市场不仅有蔚来、理想这些已经站稳脚跟的新势力,还有像小米这样带着巨大流量和技术背景的科技公司跨界入局,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奥迪选择与华为合作,可以说是在关键时刻找到了一个强大的盟友,暂时稳住了阵脚。

而华为通过一次次的成功案例,也逐渐在汽车这个百年行业里,找到了自己不可或缺的核心位置。

这场变革中,没有谁可以安稳地坐着看戏,要么主动拥抱变化,要么就只能被时代淘汰。

未来的汽车,比的可能不再是谁的发动机马力更大,而是谁的系统更聪明,谁能给用户带来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