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D19最近全球首秀了,说实话,看完它的几个亮点,我倒是觉得国产新能源市场又热闹了几分。这车的数据给人的感觉挺炸裂,特别是大电池加增程的配置,感觉这个组合终于比较贴近理想里平时纯电,长途有油的用车场景了。
先说续航,D19增程版纯电续航达到500公里,说实话这个数字让我惊了一下。咱们圈里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大电池背小油箱增程车的理想画面就差不多这样了。但我也有点犹豫,这纯电续航数据大,是不是有点理想化?毕竟零跑以前OTA后续航虚标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这次它得用硬数据撑场子。顺带提一句,D19纯电版电池容量115度,720公里的续航表现,在大型SUV里确实少见,不像那种小型车拿大电池堆数字那么简单。
充电速度上,D19增程版用了800V平台,电量从30%充到80%只要15分钟,纯电版更猛,1000V快充平台,15分钟能充350公里,这数据放在国产车里可以称得上是顶流了。让我联想到以前和一个修车师傅聊天时,他吐槽说:现在新能源车充电慢是个大麻烦,特别是长途跑,车主蹲站充电都成惯。但零跑这波升级如果真到位,确实能缓解不少人焦虑。可前几次我本准备说纯电续航这个数字就够顶了,后来发现充电速度这么猛,续航焦虑真的有戏减轻不少,这算我之前想得不够全面。
单说算力,零跑这次直接上了两个8797芯片,合计1280TOPS,吓得我差点没把咖啡洒了。咱们圈里不少车型顶顶100TOPS,算力下来写个应用都费劲,这么大的数字,理论上车机不卡顿,智能辅助驾驶能玩出花儿来。这里有个问题,算力多不代表算法和软件优化到位。我就想问大家,光有硬件,软件跟不上会是啥感受?我插一句老生常谈:零跑智能驾驶这块跟华为那些头部厂商还是得比,能否把算力转化成等比例体验才关键。
底盘用料上,挺亮眼的。发布图里铝合金粗壮的支臂,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架构,再加上闭式双腔空气悬架和CDC减震,看来这车舒适性和操控不是摆设。但说实话,这部分升级成本蛮高,零跑能不能把这个用料和质感做到位(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倒想知道底盘带来的实际驾感会不会真和理想、问界那种大牌靠拢。
加上舒适性配置,可谓冰箱彩电大沙发集合版,零重力座椅、车载制氧机甚至去西藏吸氧都自带了,这些高端配置很少见。有人跟我聊,买新能源车就是图个舒服,长途不累很重要,我正有此感。细节里还有座椅通风按摩加热、静音玻璃、隐私玻璃等一应俱全,可以看出零跑对乘员体验这块下了心思。
好了,说说我这次最大的吐槽点——外观。实话说,我觉得D19的造型挺尴尬,怎么看都有点撞脸感。甚至我同事嘴里说怎么看都有某想或某道的影子,缺少那种零跑味,品牌独特感和高级感不够鲜明。虽然车大,但设计上没啥亮眼记忆点,这让它的吸引力稍微打了折扣。用户开着大SUV,第一眼要有面子感,市面上这种大车造型竞争太激烈了,这点零跑要好好研究。
用车便利性5.2米大车开在老城区或窄路,确实没那么轻松。之前一朋友说开这类车,城里开新手或者女司机可能得三思,堵路、掉头都挺考技术。零跑官方没清楚交代转弯半径和后轮转向配置,我猜这可能是个绊脚石(这也是我对它日常适用性关心的点)。不知道你们碰到过没,真开找车位或者转弯难,那种尴尬心态。
说到续航虚标,零跑以前OTA更新后车主反映续航缩水的案例不少,口碑风险不小。这次D19的电池品牌没公布,我心里也悬着呢:电池源头稳定,才有信心谈真实续航。虽说80度和115度这两个大电池容量看着很靠谱,但兜里的老车主提醒我烧得好不如守得住。你怎么看,这种品牌透明度是不是用户选车时一个重要门槛?
软件优化是另一道坎。零跑智能辅助驾驶和车机系统好坏,直接影响用车体验。没错,硬件算法算力猛是基础,但软件到底能不能流畅、稳定,尤其是辅助驾驶功能,能不能支持复杂场景?这得历时几个月甚至更久的迭代才能得知。朋友跟我说过,那种所谓旗舰配置车,软件没打磨好,就和矮子里拔将军一样,操作流畅才是真的好用。
品牌这一块,零跑目前还不算豪华品牌,更多依赖性价比吸引用户。它的市场定位介于理想L9和问界M9之外,价格如果太高,消费者会有点犹豫,价格太低又难体现车型的豪华数据。所以我估算,增程版24.99万、纯电版26万左右是比较合理的市场区间。说句自嘲的话——我这个资深自媒体作者都得算得这么细,普通消费者咋选?你们觉得呢?
还有一点,车内空间。虽然大SUV多,但第三排差异不少,有些车第三排完全是摆设,坐大人都挤脚。零跑D19能不能把第三排做到真休息空间,我会特别关注。毕竟大车买来不就是图全家出行方便吗?这点官方没详细说,看后续实车体验如何。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特别想提一个细节:零跑这次配置了车载制氧机,同行朋友调侃说这不愧是疫情过后审美,居然还考虑到高原吸氧,打趣不忘实用,也算是给经常自驾的人带来一份实际的用心。
D19对零跑来说是一次重要尝试。想象一下同价位下的理想L9和问界M9,零跑背负着中低端性价比的标签,想跨越这个门槛很难,但凭借科技堆料和续航表现,还是有希望冲击更高市场。只是,这个过程不会是直线,也许途中会遇到造型争议、软件打磨慢、用车便利性等阻碍。
所以我最后想问,你怎么看这波国产新能源大中型SUV的博弈?续航和充电的极限提升,是不是就足够让消费者买账了?还是说细节体验和品牌信任才是决定性因素呢?这还真不好说。
嗯,写着写着我想到了,零跑这个备受期待的增程系统,到底在长途行驶时油耗表现如何?我记得以前看过资料,说增程车油耗在4-5L/100km之间,但这个数值受路况和驾驶惯影响挺大。不知道D19能不能做到更经济一点。等真车下来,我打算偷偷做个流水账,边跑边算百公里成本,看看和对手比到底差在哪。
这不,聊到这,我的咖啡也凉了。就先不多说了,等后续实测数据出来,再一起琢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