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最近这话在饭桌、微信群、甚至是地铁上的小广告里,都快成一句魔法咒语了。
只要有人轻叹一声,话题大概率就会歪到中国造车这事儿:如何,小鹏、蔚来、理想这帮新品牌,动不动就尬吹自己全球领先,恨不得下回儿出个新车发布,直接直播连线德国大众董事会刷脸。
有点像早几年,村口那帮老铁看着广场舞大妈抢了爷爷们的地盘,非得出来标榜一句“咱们也行”。
但这“行”到底行到哪份上,不聊不明白。
今儿就托何小鹏的话,咱一块给这事儿拆开揉碎,看看:爆棚的自信,是实力允许的小步快跑,还是带着滤镜的意气用事?
老何那一番话,其实要不是阵仗大、舞台亮,搁谁嘴里说出来都难免被人当成“泼冷水的”。
可耐不住他是真有点“见过世面”的派头。
弄得原本蠢蠢欲动的自信劲儿,好像戛然而止。
先撂这儿,咱们设个问,大家都在喊中国车快、强、智能,可古早欧美大厂——大众、丰田、福特,每次报业绩,那一串数字、地图横跨五大洲,分分钟碾过无数人的小目标。
中国人造车真能掰手腕吗?
用何小鹏自己的比喻,造车这事儿100分算满分,中国新势力对着自家的侧脸自拍硬说自己拿了60分,真碰上丰田、大众这种带着钢铁滤镜的“考官”,不带感情地一批:“其实你才30分。”
这差距,尴尬吗?
还真不只是尬,是有那么点儿真相浮出水面的味道。
现如今,咱国内造车风生水起,各路媒体给新势力套上“智能化翘楚”、“设计师天堂”、“新能源先锋”的高帽,网友围观热搜,谁家出了新LOGO都能叭叭地分析三天三夜。
自信这玩意,简直像春天一样,发芽的速度超乎想象。
十年前呢?
那会儿中国车企顶多躲在角落,不声不响做着零部件配套,聊起出海,贼眉鼠眼的想法叫“不争气”,根本挤不进世界舆论的中心C位。
可现在反转。
造车新秀们纷纷出圈,热词“超越特斯拉”都敢往自家PPT上写。
还别说,做广告、摆噱头、玩智能座舱,咱就没输过谁。
但玩归玩,真刀真枪下场,还得看底子和积淀。
说句人话,这就像社区球场拿下了五连胜,转头就想和NBA队里波波维奇的弟子拼身体,还真以为体测能碾他一把?
何小鹏看得穿:这些国际老法师并不是落后在软件体验,也不是不会玩智能,而是整条产业链、供应网络、海外布局,才是人家手里的王牌大满贯。
没错,中国造车现在异军突起,推动行业进步,但大佬们的牙根还是牢牢攥在全球市场和技术根基里。
就像你看新势力有的摸爬滚打出了热度,但全球市场规则,和国内盘子完全两回事。
国内环境这几年变天快,追捧新技术、新消费理念,把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也催着他们去挑战边界。
可外面的世界,讲究的却是本事和积累,而不是一时的幸运和打鸡血营销。
简单点说,在国外市场,品牌得靠一辆一辆车慢慢“熬口碑”,没人搭理你微博热搜上的段子梗。
而中国新势力们摸着石头过河,刚迈出几步,就自信爆表,这种气质,说白了,是国内环境和外界气氛大不同的产物。
别的不说,拿研发说事吧。
国际大牌们一口气干个二十年三十年,供应链深入到每家下游企业的肚子里,全球服务体系那叫一个壮。
中国企业真心还得一步步爬。
何小鹏这番话,说得是实在话。
你可以有爆发力、创新点,但长期积累和综合运营,决定了天花板有多高。
网友们对“自信”这词儿挺有感觉,说谁能走出去,争议也是一锅大杂烩。
有夸理想渠道稳扎稳打的,有点赞蔚来靠用户社群活下来的,还有一群盼着小鹏咸鱼翻身的粉丝。
但大家心里也明白,国内秀圈和国际格斗场子,那真不是一回事。
眼下,大伙总爱拿智能体验、自动驾驶、手机远程唤醒、OTA升级这些“新概念”,恨不能一晚上就把最前沿的玩意儿堆到车上炫技。
可真轮到国际市场,售后网络、法律合规、本地化服务,光这三座大山,就能劝退大多数玩票的。
就好比你玩CS能压枪、跳狙无敌,真上战场两手一抖,规则、地形熟不熟、武器顺不顺手,全都得重学。
新势力们目前最强的杀器,在国内也许能刷满好感度,但到海外,水土不服是分分钟的事。
一边是国内市场的用户红利,推着企业ALL IN智能化赛道。
另一边,国际市场的高门槛和老牌企业的冷眼旁观,谁能左右逢源?
说直接点:你是短跑力量型还是马拉松耐力型,真不好说。
中国新造车品牌,虽然再聪明能干,也得学会慢工出细活。
更别提全球竞争,挣钱的路子五花八门,政策门槛、文化壁垒、专利纠纷……分分钟让你脑阔疼。
哪怕国内如日中天,一旦放大格局到全球,这份“自信”,就不是鼓掌或者刷表情包能解决的事儿了。
老何说得明白,你想想,年年拿冠军的学生,换个班级考,全班垫底的也有可能。
何况咱们面对的,是整整一代工业体系的厚重感。
不过,并不是说没希望。
新势力能突破重围,本身就有韧劲和创新性,国外大厂看了当然也会琢磨自家短板。
可想爬上全球食物链顶端,只靠拍拍胸脯还真不够。
就像足球场那句老话——“你有来无回的防守,我有能叫停比分的裁判。”
既得看到自家好,也别忘了老对手的狡猾和深不可测。
未来中国车企能不能用“智能+创新”的组合拳打进欧美老牌车厂的心脏,这事儿,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只要别迷失在自我感动里,一步一步扎实推进,不说世界第一,奋力一搏总归值得期待。
自信当然好,但盲目的自负,迟早得被世界狠狠教做人。
毕竟,历史不止赏英雄,还会戏弄自以为是的天才。
说白了,国际赛道随时有你看不到的绊马索。
希望中国新一代车企,能藏得住自信,也兜得住风雨。
这事你怎么看?
哪家国产车企最有可能正面硬刚那些全球巨头,你押谁一票?
底下评论区等你聊,别怂,说出来大家一起评评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