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高山7上市15天订单破万:28.58万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四驱MPV独此一家,是降维打击还是虚火泡沫?

魏牌高山7上市15天订单破万:28.58万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四驱MPV独此一家,是降维打击还是虚火泡沫?

在某4S店的交车现场,一位刚提到高山7的车主兴奋地给朋友打电话:“你知道吗?我这车的激光雷达单独买要好几万,现在28万多全包了!”旁边等车的大叔撇撇嘴:“又是个被营销忽悠的年轻人。”

这样的分歧几乎每天都在各地的展厅里上演。自10月15日上市以来,高山7在短短15天内订单突破万台,但争议声也从未停歇。支持者认为这是对传统MPV定价体系的革命性冲击,质疑者则觉得这不过是新品牌的价格战噱头。

5050mm车长榨出3468mm座舱,这账怎么算的?

轴距3085mm看起来平平无奇,但61.1%的空间利用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什么概念?就是5米多的车身里,有超过3.4米是真正属于乘客的空间。

去年试驾某款热门MPV时,销售吹嘘空间如何宽敞,结果坐进第三排发现膝盖顶着前排座椅,脚下空间逼仄得要命。高山7的第三排坐垫纵深做到512mm,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不少车型的第二排。

魏牌高山7上市15天订单破万:28.58万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四驱MPV独此一家,是降维打击还是虚火泡沫?-有驾

1.84米的二三排共轨设计更是个巧思。周末带娃出游,可以把第二排推到最前面,给孩子们在后排铺个小床;平时拉货,第三排一折叠,瞬间变身小货车。这种变化,比那些固定式座椅实用多了。

告别“船”的感觉

开过老款GL8的朋友应该都有体会,那种“开船”的感觉真的让人头疼。窄路调头基本靠运气,停车位稍微小一点就得绕道。

高山7把最小转弯半径做到了5.6米,这个数据甚至比很多轿车还小。什么概念?就是在那种老旧小区的窄胡同里,你也能一把调过头来,不用来回折腾。

魏牌高山7上市15天订单破万:28.58万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四驱MPV独此一家,是降维打击还是虚火泡沫?-有驾

这背后其实是34.6°的大转向角在起作用。别小看这几度的差别,关键时刻能救命。特别是在地下车库那种狭窄空间里,多几度转向角就是多一份从容。

337kW+644N·m的MPV,这是要上天?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5.7秒破百这个数据时,还以为是印刷错误。一台七座MPV跑出这种成绩,多少有些反常识。

Hi4性能版四驱系统的账面数据确实够吓人:1.5T发动机配前后双电机,337kW的综合功率比不少跑车都要高。但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的智能分配逻辑。

前两周在川藏线试驾时遇到突发降雨,路面瞬间变得湿滑。当时车上坐了6个人,满载状态下爬坡,四驱系统的毫秒级响应让人印象深刻。某个轮子一旦出现打滑迹象,其他轮子立即接管,整个过程几乎感受不到任何拖拽感。

魏牌高山7上市15天订单破万:28.58万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四驱MPV独此一家,是降维打击还是虚火泡沫?-有驾

这种动力储备在日常使用中或许用不完,但关键时刻的安全感是用钱买不到的。

128线激光雷达是噱头还是必需品?

智驾功能现在确实有些过度包装的嫌疑,各家都在拼硬件数量。高山7标配的27个感知硬件里,光是128线激光雷达就足够吸引眼球了。

但硬件堆料容易,软件调教才是真功夫。上周在北京亦庄试了一圈Coffee Pilot Ultra系统,城市NOA的表现中规中矩,变道时机把握还算合理,但遇到复杂路口时偶尔会出现犹豫。

倒是泊车功能让人印象深刻。200多种车位类型的识别能力,在实际测试中确实展现出不错的适应性。侧方停车、垂直入库、斜列式车位都能应对,95%的识别成功率如果属实,对于新手司机来说确实是个福音。

魏牌高山7上市15天订单破万:28.58万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四驱MPV独此一家,是降维打击还是虚火泡沫?-有驾

当然,这些功能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还需要时间验证。毕竟智驾这事儿,关键不在于能做什么,而在于什么时候不该做。

945公里续航够用,但172公里纯电有些保守

44.28kWh的电池包配172公里纯电续航,坦率说这个组合在当下略显保守。不过考虑到MPV的使用场景,这个策略倒也能理解。

城市通勤基本靠电,周末长途出行切换混动模式,945公里的综合续航基本能覆盖绝大部分使用场景。7.15L/100km的亏电油耗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还算克制,毕竟车重摆在那里。

魏牌高山7上市15天订单破万:28.58万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四驱MPV独此一家,是降维打击还是虚火泡沫?-有驾

26分钟30%-80%的快充速度在高速服务区休息一下就能搞定,倒不算什么大问题。但说实话,如果纯电续航能做到200公里以上,使用体验会更好一些。

12.5L冰箱+23喇叭音响,是刚需还是炫技?

舒适配置这块,高山7确实下了不少本钱。12.5L的双开口冷暖冰箱能在0-50℃之间调节,夏天冰镇饮料,冬天保温热奶,实用性还是有的。

Nappa真皮座椅的手感确实不错,前两排的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在长途驾驶时能缓解不少疲劳。零重力模式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体验就是把座椅调到一个相对舒适的角度。

23扬声器音响系统配合17.3英寸后排娱乐屏,确实能让后排乘客的旅程不那么无聊。不过坦率说,这些配置更多是锦上添花,真正的痛点还是在空间布局和驾驶便利性上。

魏牌高山7上市15天订单破万:28.58万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四驱MPV独此一家,是降维打击还是虚火泡沫?-有驾

“零甲醛”认证这个宣传点挺有意思,虽然各家的检测标准可能不尽相同,但至少说明厂家在环保健康方面有所考虑。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这个认证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2000MPa热成型钢+12吨车顶承压,安全防护够狠

安全配置方面,高山7的用料确实舍得下本钱。81.96%的高强度钢车身,A/B柱采用抗拉强度2000MPa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这个规格放在豪华车上都不算丢人。

车顶12吨的承压能力虽然日常用不到,但关键时刻能救命。3107mm的超长侧气帘覆盖三排乘客,6秒保压时间也算厚道,这些细节体现了对乘客安全的重视。

电池安全通过89项严苛测试,拿到“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满分,这个认证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还是有一定含金量的。毕竟新能源车的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魏牌高山7上市15天订单破万:28.58万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四驱MPV独此一家,是降维打击还是虚火泡沫?-有驾

万台订单背后的市场博弈

高山家族最近的市场表现确实抢眼,从5月到现在订单突破4万台,9月份更是登顶MPV销量榜首。高山7上市首日20小时订单破5000台,15天破万的成绩单看起来很漂亮。

但新车蜜月期的热度和长期市场表现往往是两码事。消费者的新鲜感过去后,真正的考验才开始。MPV市场从来不是纯粹的价格战,品牌影响力、服务网络、保值率这些软实力同样重要。

28.58万的定价确实有杀伤力,特别是在激光雷达和四驱系统的加持下。但市场是否买账,还得看后续的交付能力和用户口碑。毕竟订单容易,交付和售后服务才是真正的硬仗。

魏牌高山7上市15天订单破万:28.58万标配激光雷达,30万内四驱MPV独此一家,是降维打击还是虚火泡沫?-有驾

降维打击还是虚火一场?

高山7的产品力确实有可圈可点的地方,28.58万的价格配上激光雷达和四驱系统,这个性价比在当前市场中确实难得。空间利用率、转弯半径、动力性能这些核心指标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任何产品都有其局限性,关键看这些优势能否击中你的使用痛点。如果你需要一台既能满足家庭需求,又不想在驾驶乐趣上妥协太多的MPV,高山7或许值得考虑。

至于是降维打击还是价格战噱头,市场会给出答案。毕竟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比任何营销话术都来得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