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买回家,到底几年要审?”“2025年听说年审改规矩了,是真的吗?”后台经常收到粉丝这类提问,确实,年审政策年年优化,稍不留意就容易搞错。
尤其是2025年车检新政全面落地后,不管是新车还是老车,年审周期和流程都有大变化。今天就用大白话讲透,不同年份的车该怎么审,新手也能一看就懂。
核心问题:你的车今年要审吗?按注册年份对号入座
很多车主记不住年审时间,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行驶证上的注册日期,对照2025年新政一查就明了。这里按不同注册年份分类,大家直接对号入座:
第一类是“完全不用管”的——2022-2024年、2018年、2016年注册的车。这些车要么还在6年免检期内,要么刚好错过上线检测年份,2025年既不用跑检测站,也不用领电子标志,只要没未处理的违章和重大事故,正常开就行。比如2024年刚提的新车,安心开6年再考虑年审的事。
第二类是“手机点一点就行”的——2021年、2017年、2013年注册的车。这些车处于“非上线检测年份”,2025年不用跑线下,打开“交管12123”APP,3分钟就能领到电子检验标志。以2021年注册的车为例,今年是第4年,属于免检期内的中间年份,线上操作即可完成年审。
第三类是“必须跑检测站”的——2019年、2015年、2010年注册的车。2019年的车满6年、2015年的车满10年,刚好卡在“6-10年需在第6、10年上线检测”的节点;2010年的车满15年,按新政也要上线。这里提醒一句,燃油车提前检查轮胎花纹和刹车,新能源车用厂家APP做个电池诊断,能提高通过率。
新政福利:3大变化太省心,实测20分钟办结
2025年的年审新政真的戳中了车主痛点,尤其是三个变化让年审省了不少事,还有实测数据为证:
最受老车主欢迎的是15年以上老车“一年一检”。以前满15年要“一年两检”,跑检测站跑断腿,现在9座及以下非营运小客车(面包车除外)统一改成“一年一检”。北京车主王先生的2010年的车,2025年满15年,今年去检测全程18分钟办结,比以前省了一半时间和费用。
流程提速也很明显,以前动辄1-2小时,现在20分钟内就能搞定。秘诀在于取消了手刹检测等6个过时项目,新增轮胎花纹和底盘检测,既简化又聚焦安全。而且推行“交钥匙”服务,把车和资料交给工作人员就行,不用车主跟着跑前跑后。
异地通办也升级了,除了大型客车和校车,其他非营运小客车全国随便审,不用开委托书。山东李女士的济南牌照车在上海使用,今年直接在上海检测,25分钟就办完,省了几百公里的奔波。不过西藏、青海、新疆跨省还需委托书,建议提前用“交管12123”确认。
避坑提醒:4个细节别忽视,不然白跑一趟
不少车主兴冲冲去审车,结果因为小问题没过,白跑一趟。结合新规和常见问题,这4点一定要注意:
首先,看清政策适用范围。只有9座及以下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能享受“一年一检”等福利,营运车、面包车,或者发生过人伤事故、非法改装被处罚过的车,15年以上仍要“一年两检”。
其次,提前处理违章和交强险。不管线上领标还是线下检测,必须先清完违章、确保交强险在有效期内,电子保单也能用,检测站会自动核查。有车主忘处理违章,到了检测站才发现办不了,只能折返。
再者,新能源车有专属检测。虽然不用做尾气检测,费用比燃油车低50元左右,但新增了动力电池检测,查充电温度、电压均衡性等,还要上传国家监管平台,建议提前用车企APP做诊断。
最后,电子标志不用贴。全国已全面推行电子标,在“交管12123”APP的“电子证件凭证”里就能出示,和纸质标有同等效力,不用再担心贴错或丢失。
总的来说,2025年的年审新政越来越人性化,记住“看注册年份对号入座,提前清违章备资料”就不会出错。你今年要审车吗?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烦心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关注我,每天学个用车小知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