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这个玩意儿,它呀,总让我怀疑人类的脑子,到底是用来进化还是用来发明新造型的。以兰博基尼为例,这家公司早就把“啥叫不低调”写进基因密码里了。你说它低调,它能气得直接把V12启动,让狗都跟着欢呼。从牛气到车气,这家公司的牛角比车身棱角还锋利,连设计师都恨不得把棱角用到天灵盖上。六边形设计进化了好多年,说实话,你要是不懂六边形,可能被兰博基尼嘲笑为自动挡人类,直接栽进设计盲区。
最近他们出了个大新闻,生怕你不知道自己土鳖。他们为了纪念什么设计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搞出了一个新的设计研究,起了个大名,名字听着还挺像什么政治宣言,其实不过是棱角又加了几刀。“兰博基尼宣言”,听着像车圈版《独立宣言》,但独立的是审美,不是你钱包。设计总监Mitja Borkert在社交媒体上拍着胸脯说,这就是“我们独特设计DNA”的未来潜力。你都怀疑他是不是拿着基因剪刀琢磨车壳子的。
所谓概念车嘛,等于把汽车玩成了艺术展。新车子嘛,还是那副“你认识我,但你驾驭不了我”的调调。鲨鱼鼻子还是那么跋扈,好像兰博基尼要带着你潜入人类智商的深海。而Y形灯带,大抵是设计师用来提醒你:我们与奔驰不同,我们不是玩单杠,我们玩立体灯。挡风玻璃斜得离谱,仿佛设计师的人生也在走下坡路。再看车顶,那是两坨玻璃泡,像极了武侠小说主人公的奇门外罩,乘客从外面看都像被展示窗里的模型,混沌初开,打破了车的局限,顺便把隐私也一并打包送走。
后面还要大作文章。扩散器大到能吹翻你家狗,后挡泥板和轮胎的比例差不多等同于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和短小的梦幻组合。把车屁股一瞧,你就会疑惑,这是不是Hot Wheels玩具大人版?兰博热衷于让成年人的童心死去,然后复活在钞票的骚动里。当然,这一切还只是概念车。“概念车”这词,其实是厂家专门用来嘲笑消费者的智商剩余。“没有车门”,全玻璃车厢,说真的,这设计堆到现实里还不如卖来装火锅。设计是设计,现实是现实,活得还不如盘里肥牛。
可你我别急着骂你钱白花了。概念里的新元素,别着急,等着未来的超级跑车慢慢移植。兰博基尼这家公司,当年在牛棚里敲了敲铁皮,创始人就拍着胸口说:我不造拖拉机了,我要造让人看了腿软的车。从此以后,他们家的车,不管哪年,屁股总是冲着时代,脸蛋子永远对着焦虑。
每次兰博基尼出新车,就像官员发新政,热闹一阵还得靠限量版和一次性车型刷刷存在感。他们的设计中心,21世纪才落地,05年才算把第一台车给憋出来。从此以后,他们家限量款和一次性款堆得像年终奖,普通人买不起只能当新闻看看。新出的那些像Revuelto和Temerario,看车名就明白设计师想的不是怎样方便驾驶,而是怎么让你在买不起的时候还得把“我懂设计”挂在嘴边。
兰博基尼的未来嘛,说实话,就是不断堆新设计,以让人“彻底看不懂”为目标,把自己活成艺术圈马蒂斯,不懂就对了。未来有啥?有更卷的棱角,更大的灯,更小的挡泥板和更大的轮胎,还有通体玻璃,让你和座驾一起丢脸。你要说这布局不科学吧,兰博基尼立马给你一个反问:“你懂车吗?你见过艺术吗?你清楚未来吗?”一通乱拳下来,哪怕物理定律都被他说成“自由定义”;汽车本来走的机械唯物路线,他们硬生生搞成了“玄学超现实主义”。
有人说汽车就是现代社会的马车。从奔跑的马,到咆哮的牛,兰博基尼一路进化,连车标都摆出一副“天道酬勤”的架势。如今他们做的不是让你开车更安全,而是让你看车更不明白。每款新车都是一次哲学辩论,主题是“何为速度,何为格调”,实际就是“如何让富豪们多消费”。转型电动?那是给环保主义者看的面子工程,对于兰博基尼来说,谁能让灯更灵,谁能让气场更炸,谁就是王道。
细想未来的兰博基尼长什么样呐,这场荒唐剧估计还没写完。谁能想到,叠加玻璃,堆放灯饰,把驾驶舱做成透明金鱼缸,把车尾做成风火轮,这些都能成为潮流。设计师要的不是科技,而是让你路过门店时仿佛穿越到未来与童年。他家车每年的新闻稿里,“创新”二字比“实用”多得多。你不懂也不要紧,懂了反而更麻烦。毕竟就算兰博再怎么换灯换棱角,普通人能拥有的还是脚下的步行街。超级跑车设计越前卫,越是提醒你:离拥有越远,离新闻越近。
有时候我怀疑,这几年大家盯着兰博基尼,就是怕错过了新一波“炫富道具”。橱窗里躺着的那些车,像极了博物馆里的濒危物种。每次新设计出来,朋友圈都躁动一阵,好像自己打了一场“看车不买车”的全民运动。我这种靠键盘吃饭的普通人,惟一能坐进兰博基尼的方法,大概率是“梦里开一开,再醒来吃路边摊”。
说到底,未来的兰博基尼就像社会的一个缩影。外表越来越酷炫,里面越来越空洞。设计师说要创造奇迹,其实是用草图嘲笑现实,没有车门又能怎么着?反正你不会买。全玻璃车厢又怎么样?反正你不会坐。每一次设计突破,都是用“我与你的距离”来刷存在感。车标换了又换,牛气依旧,至于马力速度,已经是次要选项。闪亮的大灯,好看的角度,浮夸的气场,一切都是为了把概念车排成长队,让市场相信“只要你够闲,梦想随时驾到”。
有一天也许真有全玻璃兰博基尼开上街头,那肯定得找个顶级富豪亲自解锁。从设计到落地,从概念到炫耀,实在不行,微博发几张图也算拥有了专属兰博。“未来”这词,对兰博基尼而言,就是永远让你猜不到他们下一个造型有多怪,但你永远猜得到你买不起。像我这样的人,只能在键盘上试驾兰博,体会一把“划时代”与“划不着火”的无力感。至于兰博基尼未来是什么样子?牛角更尖,屁股更短,灯更亮,玻璃更多,但钱包越来越瘪,这大概就是他们独特的DNA吧。
说了这么多,等未来兰博基尼出来,不妨一起跟着新闻沾沾自豪:牛人有牛车,普通人有牛新闻——大家都活在棱角和玻璃构建的大梦里。最后给自己加句鸡汤:兰博基尼的未来和我一样,依然遥不可及,但轻轻碰碰键盘,也算摸到了牛角的影子。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