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局下的广汽困局:从转型阵痛到战略觉醒。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智能化技术加速重构市场格局之际,曾被誉为“华南汽车航母”的广汽集团却陷入转型深水区。集团全年销量同比下滑21.9%,净利润跌幅超80%,股价较峰值缩水近60%,旗下广汽埃安更从新能源销量前三跌落,2024年销量同比骤降21.9%至37.5万辆,1月销量同比再挫27.6%。
质疑声中,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履新后提出“番禺行动”,誓言以自主品牌占比超60%、2027年挑战200万辆目标破局。这场关乎存亡的转型战役,埃安既是问题的缩影,亦是破局的希望。
1. 先发制人的电动化布局(2017-2023)
7年前,当多数车企仍在观望电动化趋势时,广汽集团以超前眼光打造埃安品牌,并投资460亿元建设全球首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2018年投产的“灯塔工厂”开启智造新范式,纯电专属平台技术更让AION S以“网约车神器”身份突围,2020年斩获4.6万辆销量,助推埃安跻身新能源前十。
至2023年,埃安以48万辆纯电销量登顶国内新势力,7年复合增长率120%,成为集团转型核心动能。
2. 成也B端,困也B端
埃安的B端基因成就了规模神话——2023年45.7%的销量依赖网约车市场,但过度依赖亦埋隐患。随着全国网约车渗透率超87%、市场饱和度加剧,2023年四季度起出租网约车销量同比转负,埃安销量应声下滑。更严峻的是,B端标签导致C端品牌溢价缺失,“开埃安=网约车司机”的刻板印象,使其高端化尝试屡屡受挫:Hyper昊铂品牌2024年仅售出1.7万辆,周琦怒怼“虚假承诺”、周鸿祎被夹车门等舆情更重创口碑。
3. 智能化反攻:以价格革命重塑智驾赛道
面对增长瓶颈,埃安在2024年下半年发起猛攻:
技术降维打击
:推出16万-19万元价位的霸王龙,搭载激光雷达+Orin-X芯片,ADiGO 5.0算法实现近1000万公里虚拟训练里程,无保护左转、环岛通行等场景覆盖全面;迅猛龙则以27个智驾硬件+第四代感知模型,将高阶智驾价格下探至12万元级,直击“智能驾驶奢侈品”困局。
市场卡位战
:同步上市AION UT,以7.88万元起售价抢占代步市场,2025年初更以“油电同价”策略狙击比亚迪海鸥。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埃安从“销量依赖”向“技术引领”的战略转身。正如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在成都车展所言:“高阶智驾不应是少数人的游戏。”
行业暗战升级:埃安的危与机
1. 智能化军备竞赛白热化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呈现“冰火两重天”:全年销量同比增35.5%至1286.6万辆,但内部分化剧烈。比亚迪凭借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实现427万辆销量,问界、理想以增程路线抢占家庭用户,零跑则靠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突围。反观埃安,纯电路线增速落后大盘(纯电增26% vs 增程增99%),智驾布局亦遭质疑:激光雷达方案成本高企,与特斯拉纯视觉路线、华为无图方案相比差异化不足。
2. 价格战下的生存博弈
当比亚迪全系标配天神之眼、小鹏MONA M03以“12万级帕梅”搅局,埃安的性价比策略面临极限考验。2025年开年,埃安UT、RT等车型被迫加入“油电同价”混战,但品牌力弱势使其陷入“降价难换量”怪圈。与此同时,智能化投入持续高企:2024年埃安研发费用率超8%,高于行业平均5%,但高端车型销量未达预期,导致利润率承压。
3. 资本市场的冷眼旁观
广汽埃安的IPO之路愈发坎坷:2022年千亿估值豪言犹在耳,如今母公司广汽集团市值不足900亿元,昊铂品牌质量风波、销量不及预期更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对比奇瑞汽车2024年前三季度113亿元净利润,埃安124亿元营收却亏损加剧,IPO估值缩水已成定局。
资本寒冬下,埃安不得不收缩战线,剥离巨湾技研等亏损资产以维持财报体面。
集团转型启示录:从“双子星”到“新生态”
1. 埃安困局折射集团深层矛盾
广汽埃安的挣扎,实为广汽集团转型矛盾的集中爆发:
品牌矩阵失衡
:传祺转型迟缓,埃安高端化失利,Hyper昊铂、影酷等新品牌未能形成协同效应;
技术路线摇摆
:增程式风口下仍固守纯电路线,错失插混市场爆发红利;
体制桎梏难破
:国企背景导致决策效率偏低,市场化改革进程滞后于新势力。
2. “番禺行动”的破局猜想
接任董事长仅半月的冯兴亚,以雷厉风行姿态推出“番禺行动”:
产品重塑
:2025年计划推出6款新车,覆盖10万-30万元全价位,重点发力智驾与混动;
生态重构
:整合如祺出行数据资源,打造“车-路-云”一体化智驾网络;
资本破局
:分拆埃安独立融资,探索员工持股等激励机制。
若能借力广州“智车之城”政策红利,联动小鹏、华为等本地科技企业,埃安或可重构竞争力。
未来之战:埃安能否涅槃重生?
1. 智能化的“不可能三角”突破
埃安需在成本、体验、可靠性间寻找平衡:
技术层面
:推进纯电与增程双线布局,借鉴昊铂GT增程版经验,弥补纯电路线短板;
体验层面
:以“车家互联”“全域800V”等场景创新提升用户粘性;
生态层面
:借力大湾区智慧城市项目,构建智驾数据护城河。
2. 从“制造公司”到“科技企业”转型
参照华为HI模式,埃安可探索智驾系统外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利润来源。同时,需加速体制机制改革,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破解国企创新乏力痼疾。
3. 政企协同的决胜战场
广汽集团需借力地方政策,推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落地,将埃安智驾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此外,联合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等合资企业共建生态,或可打开增量空间。
结语:穿越周期者,方见新大陆
广汽埃安的困境,是传统车企转型阵痛的缩影,亦是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跃迁的必经之路。当“价格战”与“技术战”叠加,埃安能否以激光雷达智驾为矛、以全域800V平台为盾,在2025年实现触底反弹?
答案或许藏在三个维度:技术普惠的持续深化、品牌价值的真正重构、集团转型的系统性变革。若能破局,埃安或将证明:传统巨头的转身,虽迟但到。
走进广州广汽埃安参访行程:
方案一
方案二
如果您对标杆商务考察或其他商业领域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智学标杆考察研习社,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点赞、评论您的观点,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关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2025"
即免费获取30份+关于“人力资源及战略、企业管理、产品及商业思维、行业研究报告及医疗大健康”等电子福利学习资料下载链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