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彼得·亨特多布勒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在特斯拉工厂的正常工作,竟会差点要了他的命。
2023年7月22日,在加州佛利蒙的特斯拉工厂里,这位技术员正协助工程师拆卸Model 3生产线上的大型机器人。
他靠近机器人底部,正准备移除电机查看内部组件。
突然之间,毫无任何警告,那条机械臂猛地动了起来。
相当于8000磅配重的巨大力量狠狠撞在亨特多布勒身上。那股力量大得吓人——差不多有3629公斤,能把人像布娃娃一样扔出去。
他当场被击飞倒地,瞬间失去意识。
02 天价医疗费,一辈子都挣不出来
等到亨特多布勒醒来,他的世界已经完全改变了。
身体到处是伤,心理创伤更是深不见底。医生告诉他,光是已经产生的医疗费用,就高达100万美元。
这还只是开始。
后续治疗康复,预计还得再花至少600万美元。加起来700万美元的医疗费,普通人十辈子都攒不下这么多钱。
03 一纸诉状,告了两家大公司
亨特多布勒别无选择,只能把两家公司告上法庭——特斯拉和机器人生产商发那科美国公司。
索赔金额让人咋舌:5100万美元!
这钱怎么算的?工资损失、精神损害、疼痛折磨,还有后半辈子收入能力的下降。具体来说,他要2000万赔偿疼痛痛苦,1000万补偿精神创伤,100万弥补误工损失,还有800万因为以后可能赚不到原来那么多钱了。
04 到底谁的责任?双方互相指责
法庭文件透露,那台惹事的机器人被放在了一个“非指定区域”,根本不符合设备设计要求。
更让人气愤的是,特斯拉之前明明已经针对这台机器人制定了新的吊装和安全规程,结果出事了还是没管用。
亨特多布勒的律师气得直说,特斯拉居然拒绝提供事故发生时的视频证据。
特斯拉被指控在让员工拆机器人前,没确保机器人完全断电、没固定、没处于稳定状态,这简直就是犯了安全程序的大忌。
机器人制造商发那科也跑不掉,被指控设计疏忽,还没给用户提供足够的安全指导。
05 不是第一次了,机器人早就伤过人
这根本不是特斯拉工厂里机器人头一回惹事。
2021年,在特斯拉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工厂,就有个工程师被另一台工业机器人臂的“爪子”抓住背部和手臂,当场就留下了血迹。
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事故风险也跟着猛涨。
截至2025年,美国企业里已经记录了至少41起机器人相关的死亡案例。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人命啊。
06 智能时代,安全不能“掉线”
这起事故虽然只是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故障,跟那些AI自主机器人没关系,但照样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现在智能设备到处都是,餐厅送餐机器人撞伤小孩、智能安检误判、无人快递车剐蹭车辆……事故一桩接一桩。
智能设备行业其实还挺乱的,标准零零碎碎,责任界定模糊。不同企业的安全指标各不相同,缺乏统一技术规范,导致“合格产品”在实际中用起来照样出事。
一出事就更容易乱套——制造商、运营方、使用者之间互相“踢皮球”。机器人伤了人,到底是算法有缺陷的制造商负责,还是操作不当的运营方负责?现在法律条文对此还是太笼统。
07 官司刚开头,安全警钟长鸣
亨特多布勒的案子现在还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正式开庭。
但这场天价索赔官司,不管最后判多少,都已经给所有拥抱自动化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人的安全,永远应该排在效率和生产的前面。
想想看,一个工薪阶层,勤勤恳恳上班,突然之间被机器人打成重伤,还要面对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医疗费。这换了谁,能受得了?
科技进步是为了让人类生活更好,而不是制造新的危险。
您怎么看这起机器人伤人事件?觉得5100万美元索赔合理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