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总经理这个位置,悬了8个月,终于不悬了。
冯长军老师上任了,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一套组合拳,title拉满。
上来先看简历,78年生人,今年47,四大汽车央企里最年轻的总经理。
这事儿本身就很有意思。在汽车圈这个不讲武德、上来就掀桌子的地方,最怕的不是落后,而是“老了”。老了就意味着反应慢,意味着路径依赖,意味着还在用上个版本的打法玩这个版本的游戏,那结局只能是被版本之子们当成经验宝宝刷掉。
所以,让一个“年轻人”上来,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一个“不装了,摊牌了”的信号。
东风急了,是真的急了。
你看东风这几年的状态,突出一个“自由落体”。销量从巅峰的四百多万辆,直接腰斩再打骨折,掉到两百来万。利润更是魔幻,从一百多亿,光速俯冲到亏损几十亿,再到今年上半年辛辛苦-苦卖了500多亿的车,最后兜里一摸,净利润5500万。
5500万,什么概念?在深圳不够买两套好点的房子。一个年营收千亿级别的巨无霸央企,忙活了半年,利润不够互联网大厂一个总监的年终奖。
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这种时候,换帅是必然的。但换一个什么样的帅,就很值得玩味了。
冯长军老师的履历,堪称典中典。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硕士,正高级会计师。一路走来,全是在财务、审计、金融这个圈子里打转。从兵器装备集团到长安,再到东风,他干的都是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金融公司总经理这种“管钱的”活。
说白了,他是一个顶级的“账房先生”,一个精通企业财务风控与合规治理的“雷电法王”。
这就非常有灵性了。
当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造车的企业,在最关键的时刻,没有选择一个产品大神,没有选择一个技术狂人,也没有选择一个营销鬼才,而是选择了一个财务大师来当这个“大管家”,这说明什么?
说明问题已经不在于怎么进攻,而在于怎么活下去。
这不叫战略转型,这叫ICU抢救。首要任务不是治好病,而是先保住命,先把血给我止住。
这几年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这就是一场黑暗森林大逃杀。所有人都在发疯,所有人都在自爆。你卖二十万,我就敢卖十五万;你送冰箱彩电大沙发,我就敢送你一个未来。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后来者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最好的防守不是进攻,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也别吃。
在这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里,比的已经不是谁的车更好,而是谁的血更厚,谁更能扛。
东风的问题恰恰就是失血太快。合资奶牛不产奶了,自主品牌又嗷嗷待哺,烧钱跟烧纸一样。岚图、猛士、奕派、纳米,听着都挺高大上,像不像修仙小说里主角一口气练了四种功法,结果真气乱窜,走火入魔。

每一个都需要海量的资源去灌溉,但问题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所以冯长军老师上任,核心任务可能就一个字:抠。

把每一分钱都算清楚,把每一个不该花的钱都给我掐死。压缩成本,优化结构,整合资源,盘活资产。主打一个“降本增效”,用财务的铁血纪律,给整个东风集团来一次彻底的“刮骨疗毒”。他之前在长安汽车金融干的活,两年内把不良贷款率压降18个百分点,这就是他的“战功”,也是东风现在最需要的“金钟罩铁布衫”。
至于造车?先别谈那么多高大上的。什么“类人感知、决策与交互能力的具身智能体”,什么“太极大模型”,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在“亏损”两个字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最懂一个道理,就是当你开始研究怎么省钱的时候,说明你真的没钱了。
这就像一个家庭,男主人天天在外面跟人吹牛逼,说我们家要搞人工智能管家,要装任意门,要实现星际穿越。结果女主人默默拿出账本说,哥,咱下个月房贷还没着落呢。
冯长军老师,就是那个拿出账本的女主人。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一个央企领导比作账房先生可能有点刻薄,但是,你看看这财报,不请个账房先生过来难道请个道士来画符吗?
当然,把一个财务专家推到前台,也有另一层考量。就是资本运作。
你看岚图去香港介绍上市,东风集团股份私有化退市,这一套“腾笼换鸟”的操作,背后就是冯长军老师在主导。他说这是“小试牛刀”。这就很明白了,未来东风旗下这些自主品牌,可能都要走上这条路,自己找奶吃,自己去资本市场讲故事,别总趴在集团身上吸血。
这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无奈。集团的资源,必须集中起来,办大事。什么是大事?就是活下去。
但是,一个顶级的财务官,就一定能救东风吗?
这里就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

因为造车这件事,有时候它不完全讲逻辑,它甚至有点“玄学”。你看奔驰,内饰异响、漏油烧机油,但它就是奔驰,三叉星辉就是有光环,买它的人不是为了性价比,是为了那个标。再看特斯拉,做工粗糙、公关傲慢,但它就是科技的化身,是马斯克的图腾,买它的人就是一种信仰。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东风缺的,恰恰就是这种“品牌玄学”。它的产品不能说不好,但就是缺点让人“上头”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是财务报表算不出来的。
一个精于计算成本、控制风险的人,可能会觉得给车配个冰箱彩电是极大的浪费。但用户就吃这一套,就问你怕不怕?
一个习惯于合规和流程的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有的创始人天天在网上跟人对线,显得非常不体面。但用户觉得这叫真性情,这叫接地气。
说到财务,我想起了我楼下那个天天算不清账的菜市场大妈,她都比有些车企会过日子。
这是一种微妙的矛盾。东风现在需要冯长军的理性、严谨和冷酷来“止血”,来稳住基本盘。但东风的未来,又恰恰需要一些非理性的、感性的、甚至疯狂的东西来“破局”。
这哪是背水一战,这简直是跳崖的同时还要在空中完成一套托马斯全旋!
所以,冯长军老师面临的挑战是地狱级的。他不仅要当好这个“账房先生”,还得在某个时刻“开窍”、“悟了”,从一个财务数据的掌控者,变成一个能洞察人性的产品定义者。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终,东风的这场仗,打的可能不是技术,也不是产品,而是人性。是冯长军老师和他背后的东风,能不能想明白,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到底想要一辆什么样的车。
所以,这位最年轻的总经理,这位财务大师,能救东风吗?
讲真,这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在他的办公室里,也不在财务报表里,甚至不在生产线上。它可能就藏在某个三线城市拥堵的街头,在一辆老头乐不讲道理的变道里。
谁能搞定老头乐,谁就能搞定自动驾驶。
谁能搞懂中国人的精神需求,谁就能卖好车。
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但能过,就是能过。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